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闻界》2019,(2):39-45
本文将羞耻感视为公共舆论中的核心情感,认为公众不但为自身缺陷的暴露而羞耻,也会为他者缺陷的暴露而羞耻。公众为他人而感到的替代性羞耻很容易转向充满道德正当性的集体义愤,这既是公共舆论的情感基础,也是媒介建构公共舆论的情感机制。以揭露羞耻、激发义愤为业的新闻报道和媒介呈现,很可能会加剧这些情感的极端化,使正当化的羞耻、羞愤和义愤日益走向超越正当性的群情激愤。因此,现代社会的公众和媒体都游走在羞耻与羞愤、义愤与激愤、理性与感性、正当性与危险性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运用自身规律来平复混乱的现状,帮助政府缓解以至化解公共危机事件,引导社会走向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辰 《记者摇篮》2008,(11):39-4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事件。近年来,我们屡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禽流感、“马加爵”事件、重大矿难等等,或引起社会恐慌,或引起高度关注。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宫玉婷 《新闻世界》2011,(11):222-223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只有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5.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没有出现重大公共事件中常有的舆论“打架”现象,形成了舆论的空前统一。不仅传统媒体舆论统一,新兴媒体舆论也统一,不仅国内舆论统一,国际舆论也统一,众多西方媒体在新闻发布上跟着国内主流媒体走。这种现象值得我们主流媒体进行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规律,提高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类新闻的特点是媒体往往以大众代言人的身份,或以大众一分子的角色,介入或报道新闻,从题材到叙述风格,都绝对地走平民化道路。“百姓生活无小事”,一段时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新闻节目将民生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4月16日,2009年度广东网络问政排行榜揭晓,惠州荣获首个最受网民关注的“广东网络问政年度城市”称号,广东网络问政“惠州样本”再次凸显于公众视野。此前,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均先后报道过惠州网络问政的成效和经验。在关注“惠州样本”的同时,我们发现,除了网络问政的主体是惠州市党政领导和网民以外,其载体今日惠州网也功不可没。今日惠州网及其搭建的网络问政平台所发挥的作用“正在由以往单纯的传播工具逐渐转变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中介,政府和公众都越来越通过媒体,进行或者参与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强调,包含等级制和驭民术思想的中文传统语境下的舆人之论,与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人倡导的立宪民主思想下的舆论概念,有着根本差异。文章简要回顾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诸多思想家对舆论概念的颠覆与再颠覆过程,以阐明舆论研究有着很长的政治思辨传统。文章其次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舆论本质的五种基本看法及其研究取向,并最后以实例证明,实证研究应成为现代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传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与传播平台。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与地域限制,在传播模式方面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在网络及移动传媒空前活跃的大背景下,公共事件传播也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使得传播渠道更加广阔、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方式更加便捷。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的新特点,公共事件传播呈现出明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过分追求收视率,加之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使得民生新闻走向"后民生时代"。从民生新闻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发展应当是朝着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的方向,将民生新闻逐渐发展成为公共新闻。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当前地面频道新闻的一大趋向。各地本土新闻基本上以民生新闻为主打,从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到安徽台《第一时间》;从成都台《成都全接触》到济南台《民情直通车》等,都在民生新闻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矛盾凸显,涌现出多个网络热点话题,由此而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网络热点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转化机制,从影响舆论变化的主体、舆论转化的条件和舆论转化过程进行阐述.最后对网民、媒体、政府提出策略参考意见,尽量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廖芸 《声屏世界》2012,(3):27-28
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所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情绪。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重大的考验。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电视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应正确引导公共事件舆论。  相似文献   

14.
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的网络舆论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公共性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主角,在这些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多元的意见领袖和理性的意见表达.在网民的意见交流中,理性的声音成为主导力量,网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更加理性化.同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又为网络舆论的公正性和理性提供了保障.总体看来,2007年的网络舆论强大的影响力显示了民意的胜利,从这场胜利中,人们看到网络舆论正朝着一个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歌 《青年记者》2014,(2):27-28
微博作为新型的舆论场,在技术层面,微博界面友好;在政策层面,微博并未实行强制的实名认证,都使微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以节点为单位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微博用户按照现实的熟人和想象认同的关系,通过关注/粉丝构建的关系网进行关系传播。这两方面原因既使微博具有意见自由市场的特征,意见表达个体多样,打破舆论一律,又  相似文献   

16.
微博舆论即公众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媒介表达出的对于身边社会话题的公共意见。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在温州动车事故、药家鑫案、北京暴雨等各类公共事件上,微博在其身后3亿用户的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场域。网民通过微博得以高效地介入公共事件传播,拥有了发声权,也找到了参与感。  相似文献   

17.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听祥 《视听界》2009,(4):40-42
对于媒体来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既是责任,也是机遇。经过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历练,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逐渐成熟。结合江苏广电总台近年来的经验,新闻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遵循“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承担起媒体的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舆论监督者三种角色。在实践中深化媒体角色内涵,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微博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