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必然会跟千千万万的文化人发生联系.我也一样,《辞海》在我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早年求学时,《辞海》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我视之如宝,爱之如命,读之如渴.  相似文献   

2.
《辞海》是以字带词,融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主要功能于一体,而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已有八十年历史,并经历了五次修订。“辞海精神”是《辞海》工作者的精神支柱,而《辞海》编纂、修订实践中形成的质量保障体系又从制度上保证了《辞海》的高质量。这个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严密的组织工作、精细的总体设计、完善的工作程序和成套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辞海》(第一版)问世之后,在80余年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目前正在进行第6次修订。历次《辞海》的编纂和修订工作,无一例外将创新精神融贯其中。《辞海》的创新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为内容创新阶段;第二阶段,从第五版开始,进入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相辅相成阶段;第三阶段,正在修订的第七版,开启“互联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实际的需要,大部分学子都将我国权威的辞书《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案头的工具书。尤其是《辞海》,它是一部集中体现先进思想,总结和反映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图书。平时用它,的确解决了许多问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然也确如辞书学会某成员所说:“任何一部精品辞书,其出版之日,就是修订工作之始。”近年来,因自己责编了几本园林、建筑方面的图书,在查寻这类辞条时,发现有个别词义解释不确或词语反复,有的词条与建筑界专家学者的提法与论述相悖。遂静下心来,虚心聆听,去信征…  相似文献   

5.
朋友告诉我说,《辞海》每出一版,对原先参加过编写工作的人员名单都有增加。为了解潘光旦当年参加《辞海》工作的情况,我竟然注意起《辞海》末尾的编纂人员名单来。1999年版的新《辞海》又出版了,先是从电视上听到消息,然后在海淀书城中国书店看到了新书,最后在学校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也上了架。仔细看过之后,真像这位朋友所说的那样。《辞海》是1979年正式出版的。我在1979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0,(1):43-43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12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辞海》(第六版)出版总结表彰大会。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切会见参加《辞海》(第六版)编纂出版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出版工作者代表;  相似文献   

7.
《辞海》精神“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这是江泽民为《辞海》1989年版所作的题词。这一题词,以凝炼的语言表达了党和国家对《辞海》的评价和期望。是对《辞海》修订工作所有参加者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8.
《辞海》(1989年版)即将问世之际,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3月15日欣然命笔,为《辞海》题词:“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他把《辞海》编纂工作中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概括为《辞海》精神,予以肯定和提倡,这对《辞海》编纂人员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对整个出版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想三十多年前,1957年9月17日,毛  相似文献   

9.
<正>"《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12月29日上午,上海锦江小礼堂,在"《大辞海》出版暨《辞海》出版80周年"座谈会上,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宣读了  相似文献   

10.
《辞海》在长期的编纂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思想、组织、规范、程序四大方面,每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辞海》的编辑出版工作程序,其实质在于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制度性的工作环节,以集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从而尽量减少错误,保障《辞海》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已有一年多,在众多关于新《红楼梦》的讨论中,笔者选择从电视剧中的文化元素来分析。本文共三节,第一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的"梦幻结构"分析,梦是中国的文化之一,对《红楼梦》中"梦"的改编可看出导演在剧中对文化元素的处理;第二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形象看电视剧拍摄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分析。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能为名著翻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秀丽 《新闻传播》2012,(8):187-188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景展现中国海军缔造历程的长篇小说,《海殇》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忧患之作,小说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文化战略眼光重新审视历史,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来思考先辈们的牺牲和贡献,它在中国人精神的塑造、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29日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习近平在信中指出,《辞海》和《大辞海》是大型综合性词典,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通过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4.
《永乐大典》是极具文物、文献价值的宝贵文献,是辑佚补遗的渊薮,学术界对之重视有加,从中辑录出了数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诗。不过,《永乐大典》载录的宋诗存在重名失考、失题错题、截断全诗、误冠作者、诗歌重出等讹误情形,许多诗歌被误当作佚诗为补遗者辑录,影响了《全宋诗》补遗的质量。究其原因,《永乐大典》编纂的草率、类书的性质、底本不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利用《永乐大典》辑佚补遗的时候,需要辩证地看待其文献价值,既要充分关注,也要仔细考辨、追源溯流,以避免盲目偏信《永乐大典》带来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巢峰 《出版科学》2002,(3):17-20
《辞海》初版于1936年,解放前未曾修订,1958年上海成立专门机构,对《辞海》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于1965年出版了《辞海》(未定稿),以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修订,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和1999年版。由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辞海》的四次修订,每次都给《辞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它不断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辞海》的几种不同版本,展示了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大型辞书《辞海》60多年来修订和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写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出版八十周年,充分肯定《辞海》和《大辞海》"全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系统展现了中华文明丰硕成就,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打造、维护《辞海》品牌的几十年中,参加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出版工作者培养、形成了"辞海精神"。1989年,江泽民同志在为《辞海》题词时,将这一精神概括为"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  相似文献   

18.
罗皎洋 《东南传播》2014,(8):105-107
2006年横空出世的《变形计》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文化品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给当时娱乐盛行的中国电视荧屏注入了一股清泉,获得了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变形计》在节目创意和价值观念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对底层大众与城市民众的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将国外的电视节目形态成功移植到了中国电视荧屏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非凡匠心》是北京卫视的一档主打传统"匠"文化的节目,由张国立作为引领人,讲述两代匠心精神的碰撞与传承.从"匠人"到"匠心",再直击"人心";从"演播室"走向"民间",宣扬的是一种"静与慢".那些老艺术家们带给观众一场文化、艺术的视觉盛宴的享受.本文将以《非凡匠心》中徽州木雕一期为例,从内容与形式论述《非凡匠心》的匠心精神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