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结30年来的办刊经验,作为地震类科技期刊,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围绕期刊定位,提高论文的时效性,严把学术质量关,积极组织约稿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地震类科技期刊在防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等方面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编辑要有新闻意识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出发,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条件.通过论证认为,科技期刊编辑不仅需要新闻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和育成新闻意识,还可把这种新闻意识很好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余炳晨 《编辑学报》2022,(5):581-585
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能力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背景一般有2类,一类是期刊所属学科专业方向,一类是新闻出版相关专业方向。文章分析了2类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从业现状,讨论了他们在编辑业务能力方面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并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业务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提出参考性建议。不论专业背景属于期刊所属学科专业方向还是新闻出版相关专业方向,针对科技期刊编辑业务素养和能力提升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不同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都需要扬长补短,努力成为文理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理念融会贯通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期刊的新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刊载科技论文,传播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桥梁作用,把最新的科技信息及时传递给从事生产的人,促进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中介作用。科技期刊既可普及知识以提高受众文化水平,也能传递应用性知识,以改善受众的劳动技能,还会释放启发性信息以激发受众的创造热情,所以科技期刊又具有教育功能。同时,科技期刊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一样,应具有它的新闻价值。但科技期刊的新闻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编辑注重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编排质量,却往往忽略了科技期刊的新闻性,忽略了如何去实现它的新闻价值。从新闻学的角度看,科技成果新闻报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信息类的消息报道,多见于科技报纸、科技电台、科技电视台等,报道者只要把科技成果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反映出来就行了。另一种是论文报道形式,主要见诸于科技期刊等,要求对科技成果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结果等详细报道出来。本文讨论的则是这类科技期刊。作为新闻出版工作者,如何去发掘、实现科技期刊的新闻价值,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提高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搞好新闻出版工作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科技期...  相似文献   

5.
孙晓春  杜杰 《档案与建设》2007,(1):27-27,37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地震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震工作者承前启后,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短视频作为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因其简洁、直观、快速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短视频类新闻编辑作为这一媒介的重要一环,其能力提升对于提高新闻质量、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短视频类新闻及其特点,基于此分析了短视频类新闻编辑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了提升短视频类新闻编辑能力的策略与方法,旨在为短视频类新闻编辑能力提升提供一定参考,以辅助其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满足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撰写编辑学论文是科技期刊编辑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提升学术水平的途径之一.检索2017-2019年3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一、二等奖获奖编辑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编辑学论文,统计分析高频关键词,发现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关注的热点选题包括:出版传播变革、媒体融合发展、期刊质量、期刊评价、运营管理建设、人才培养等.针对目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编辑学论文选题存在的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空白点较多、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付之阙如以及问卷调查类研究稍显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青年编辑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甘可建  庄爱华 《编辑学报》2008,20(4):308-309
介绍新闻编辑中的集纳专栏、配评论、配资料等稿件配置方法,通过案例说明在科技期刊中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专业报道,同时提高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刊发论文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肖超 《出版与印刷》2019,(1):32-37, 38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编辑学报》等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5种期刊,刊发高被引论文较多的年份均在2000年后,高被引论文作者多为科技期刊编辑。发表在期刊第1—6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且呈递减趋势,而发表在期刊第7—12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少。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最关注科技期刊、期刊编辑、数字出版三大研究主题,不同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的4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常思敏 《编辑学报》2009,21(4):295-296
根据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科技期刊对编辑的知识要求,把科技期刊编辑分为规范型编辑、基本型编辑、学者型编辑和跨行型编辑等4种类型,认为科技期刊编辑都应努力成为学者型编辑。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给各行业的防灾系统建设鸣响了警报,尤其是收藏有大量珍贵历史文献的图书馆、档案馆。本文探讨了图书馆、档案馆的灾备建设,希望对其先进化的管理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玉祥 《档案学研究》2017,31(2):111-119
巴里坤地处新疆天山北路东部地区,被誉为“新疆咽喉”。巴里坤是清代新疆地震多发区。其中,清代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三至初五巴里坤爆发了7.5级大地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宫中朱批奏折档、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宫中朱批奏折档、道光朝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等至少14份清宫藏地震档案极为翔实地记载了此次大地震的相关事宜。这在清代新疆地震史乃至清代全国地震史上堪称罕见。笔者据以上档案等概述了新疆巴里坤大地震的情况,论述了清廷采取的抚恤灾民、官员捐廉、借贷银两、捐款修城、派拨兵遣、起用废员、提拔官员等赈灾对策,进而剖析这些对策的利弊,从而使我们借鉴其合理对策且警惕其不妥对策,这对当今的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档案是四川受灾地区抗震救灾活动的重要记录.本文主要阐述目前的抗震救灾档案的内容与建立.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给我国陕、甘、川三省部分图书馆造成了灾难,同时对国内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早些年由于受意识、机制、经费、技术、经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许多图书馆的灾难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足,业界对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够细致、深入。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及实践工作在质和量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和实践中普遍关注制度方面的问题,比较重视操作层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更加注重新技术运用和新业务领域中的灾难管理,这些使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图书馆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和灾区个体馆应对灾难的具体举措,借鉴国外图书馆界和我国其他行业灾难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建立我国图书馆灾难联盟。图书馆灾难联盟的管理内容包括:危机控制管理、风险评估、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反应与灾后恢复。灾难联盟管理中需特别注意危机预案的完整性与可获取性、预案中人事分工的明确性、相关部门横向和纵向的借鉴与协调以及灾后员工的心理干预和关键业务的恢复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重创了灾区社会经济系统,灾后重建最急需的是智力援助,灾区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应该并能够有所作为:创新办馆模式,贴近灾区,为灾区社会经济系统重构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务,同时,广集灾区信息,构建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献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brought numerous issues to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of seismic mitigation in Chinese museums.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tructural design team of Chengdu Museum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search projects on seismic mitiga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design of buildings. These project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opics: optimization of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base isolation structure, in-depth studies on structural vibrations caused by the nearby subway, and proposals for reducing structural vibrations. In 2015, after the superstructure of Chengdu Museum was completed, conservators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permanent exhibitions under earthquake conditions. Seismic protection devices were installed on the show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for museum collections. Reinforced measures were used for museum coll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suggested in the document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protection of museum collection’ (WW/T 0069-2015). The conservators also built a systematic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for museum collections.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studies on seismic protec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in Chengdu Museum are summarized and forecasted.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灾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高校图书馆造成的重大损失,提出了在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过程中引进灾难管理的构想,并以四川高校图书馆界的灾难管理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联盟灾难管理的运作内容。  相似文献   

19.
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涉及地震行业的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工程应用,利用GPS 和北斗卫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日趋成熟,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航定位卫星可以辅助开展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文章论述GNSS 技术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GNSS 技术的地震应急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卫星导航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GNSS 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晓敏 《图书馆》2011,(6):76-80
本文描述了国内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研究进程,总结了图书馆灾难管理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图书馆防范地震和火灾的专题性研究成果,指出现阶段灾难管理研究重理论、轻案例、轻实践等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