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对教学艺术的认识,大约始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初期,真可谓“古老孕育”;但“教学艺术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至今还得从零起步,因而它又长期“难产”。究其原因,从客观看,教学艺术论理应属于教育学在应用领域内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教育学与艺术论等学科结合的产物;从主观看,由于人们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长期以来主要偏重教学的“科学性”(即“技术科学性”)研究,而对其“艺术性”则重视不够。因而决定了“教学艺术论”的必然长期“难产”。但“难产”并不意味着注定“天亡”,一旦具备主、客观的条件,其诞生又成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教学艺术论发展的水平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晴雨表”。在教学秩序恢复初的低水平状态中,人们不会产生教学艺术意识,教学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教学实践的跨越性提高为教学艺术论的初步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教学艺术论进入教学论体系是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必然。素质教育将会使教学论实现科学—艺术一体两面的统一,教学艺术前景灿烂。大面积教学艺术实践是教学论发展的主要养分。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较高程度的实践化会大大增强它们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代保明 《读写月报》2023,(33):19-23
<正>当下,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语文教学中的“大”现象变得异常火热。大单元教学、任务群教学、项目式学习、群文阅读、深度学习等,不一而足。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占据各种专业期刊的黄金版面,汹汹而来,有关“大”教学的文章也颇受编辑老师青睐。笔者经常翻看的几本专业期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文章是在围绕“大”教学说事,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到整本书阅读和课堂评价,几乎都是围绕“大”行文。各种类型的线上线下教学培训,主题多是“大”教学。  相似文献   

4.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已成为近几年来小语界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山东省小语专业研究会,紧紧把握这一主题,在反复探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训练组”教学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和落实将对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康德艺术论中的“天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康德艺术论中的“天才”徐晓庚,李勤志关键词文艺美学,康德,艺术论在“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中,康德具体地阐释了有关艺术的一些问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康德艺术论。这里,康德花了许多笔墨表述了关于“天才”的理解,康德的这一“天才”是指艺术家的创作才能,从其...  相似文献   

6.
从大的角度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运用到建模的思想,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建立起来的特殊的模型。建立模型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今天我仅从小学科学教育、从五年级教材,从小学生建模启蒙出发,小议“建立模型”,一来整理自己多年来的思考心得,二来总结自己建模的实践心得,以期有补于老师给我们学生上好“建立模型”的启蒙课。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把握,历来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又为之伤脑筋的问题。从语言的本质属性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都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因而,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王开东,“深度语文”研究核心成员,全国“名师育名师”首届骨干班成员。其在语文教育和教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不菲成绩,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同时,他也得到了许多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敬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工作者开始真正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在这一背景下"说语文"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说语文"体现了我国教育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说语文"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意义重大,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语文"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者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由武汉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的《语文教学艺术论》最近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均是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如徐振维、钱梦龙、张必锟、魏书生、汪赛群、骆道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文字、语言构建的宏伟辉煌、蕴含深刻的文化殿堂。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应该把语文课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因为从它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时间跨度、地域范围等方面看,可以说语文是人类智慧,特别是人文科学的浓缩和结晶。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文字、语言不行;再扩大看作是文字、语言、文学也不够。应有大语文观,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站在社会文化的高度认识语文课,才能看清语文这座大殿堂的辉煌与深厚,才会感到在语文殿堂面前知识的匮乏,从而拼命地吸收,努力充实自…  相似文献   

12.
13.
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素养,其核心要素是语文能力;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维度,其知识是基础,而能力则是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又提出了能力为重的教育思想。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应考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改革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大变革,也促进了语文学科评价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及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相关综合能力做出更全面、科学的评价,并将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及相关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智力优势的迁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协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随着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逐步实现,师生将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沟通,达到互识共识,显得更加重要。"[1]人们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平等对话"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落实"平等对话"教学理念。一、"平等对话"的思想认识(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平凡普通的,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这一职业中的角色,拿捏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平等对话的同伴,让自己行为的改变影响到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遇到了很多读上面的困惑:1.教师要不要读;2.学生怎么读;3.教师在读的技巧上应不应该给学生以指导。本文试图去解决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时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哇,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老师,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身为老师听到这样的感叹会有不愧为师的自喜,可自喜后也有困惑甚至抱怨:类似的题目我已讲过多次,为何学生遇到变换情境后的问题,还是不能准确、快速地做出判断,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呢?"老师,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似乎让教师不止一次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反思我们的现状:教者架桥铺路,运筹帷幄,问题一蹴而就,解题步骤和盘托出而不暴露其思维过程(特别是思维受挫  相似文献   

19.
教学艺术论     
只要我们深入观察和思考教学过程,就会发现,教学活动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在机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综合流体。而教师和学生就处于这个综合流体的中心。许多关于教学论的文章和著作已经勾画了这张关系网的脉胳和轮廓,由此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教学观点和理论体系。但是,许多教学论者在揭示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时,往往停留在理性的思辨,致使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变得隐约、模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人格培养是当今教育主题之一,“留守生”的人格教育尤其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语文课因其“文以载道”特性,对于“留守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个优势.注重“留守生”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