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唐西域记》里有关印度婆罗门教记载的注意,揭示了一个中土高僧眼中的当时在天竺诸国印度教盛于佛教的形势,并且显示出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差别也是其与印度民间风俗结合上的差别。这说明玄奘到达印度时,佛学在印度已经过了高峰期。《大唐西域记》里如实记载这些情况,是符合唐太宗经营西域宏愿之参考需要,所以不能站在纯粹的佛教立场上臧否详略。此不仅预示这二教日后在印度的彼此势力消长,还使中土的该书读者,尤其是僧人容易产生一种危机感。自唐宋以降,佛教中国化的速度遽然加快,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僧徒们惧怕佛教重蹈在诸天竺被异教所消亡的这种末世感,亦当是推动力之一。不过玄奘也看到当时婆罗门教在理论上还没有升华,无疑增强了玄奘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兴教信心,以及在中土发展佛学理论的意念。  相似文献   

2.
精进度类39.虔阇尼婆王闻法身燃千灯.虔阇尼婆梨王乐好正法,宣令国内,谁能与说,姿其所愿.婆罗门劳度叉声言有大法,但需王剜己身肉点燃千灯,方能说法,王就让劳度叉剜身燃灯.画面有的作虔阇尼婆梨王双手合十立于火中,足踩之字形布状物.有的在王前绘一手执脂柱燃灯的婆罗门,有的除在王左右各绘一燃灯的婆罗门外,还绘有供炼取身油用的三足鬲(图三十九).40.修楼婆王闻法舍妻儿.修楼婆王恒思妙法,遣使募求,毗沙门天化作夜叉试之,告王若能将自己最宠爱的妻儿与食,乃可宣说,王即令食.夜叉食后,为说一偈,王闻  相似文献   

3.
印度教(Hinduism)是今日印度拥有最多信徒的宗教。因为它继承了婆罗门教所崇拜的神祗和基本教义,所以又被称为“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内容甚为复杂,它不仅吸收了婆罗门教和佛教中的某些因素,又糅合了一些原始宗教信仰。另外,由于崇拜的主神或修行的方法的不同,又分成许多支派,呈现五光十色,有的教派之间甚至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  相似文献   

4.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是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而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此教教义的主要成分。二者都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特色理论,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芳 《家教指南》2016,(6):58-70
敦煌地区的莫高窟和榆林窟盛唐至五代洞窟壁画,以及藏经洞出土绢画、版画、纸本画中,出现一些携抱童子的男性图像。通过比较犍陀罗、龟兹相关图像,认为这种特异图像为旷野鬼夜叉。继而检阅有关佛教文献,得知原本啖食童子的旷野鬼夜叉,被释迦佛降伏后皈依佛教。敦煌地区的旷野鬼夜叉图像表明,在当地夜叉已转变成庇护童子的善神。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是在西域龟兹、于阗等地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在敦煌发展过程中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1,(11):13-13
“夜叉”原本是佛教词语,传入中土后被汉语词汇吸收,引申出新的意义,并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7.
佛教的创立意味着印度自公元前7世纪以来纷乱的思想混乱状态的结束。佛陀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等巫术观念,并批判了体现在形形色色的“沙门”思潮中的虚无主义,从而确立了道德因果律与自由意志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为当时的印度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信仰-价值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佛教的兴起看作是伦理革命,本论述了古婆罗门教与道德律的缺失和沙门思潮中的虚无主义,并对佛教教义作了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宗教语境下,达摩的涵义为"事物存在、运行的法则",对于婆罗门教(印度教)而言就是种姓伦理规范,对于佛教而言就是"法";而对于泰国国王而言达摩就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普密蓬国王无论是在宗教信仰方面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始终如一地践行自己的达摩,赢得了泰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既被民众当作慈祥的父亲,也被当作神圣的佛陀。  相似文献   

9.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梵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或梵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护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并称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从天而降,侍卫于释迦牟尼佛之左右,称为左右胁侍。从《摩奴法典》所载及有关图像看,行迹不定的被婆罗门教奉为宇宙至高神的梵天,多作四面四臂,形象颇怪诞。那么,佛化以后,梵天仍是保持原来形象,还是按照佛教要求重新塑造,这虽在佛经和佛教艺术中有迹可寻,但都比较朦胧,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我们可一睹其形貌。克孜尔石窟第13、17、38、69、100、114、175、186窟,各绘一幅昙摩钳太子求法焚身的本生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佛前生为昙摩钳太子时,深乐正法,遣使求索。为试  相似文献   

10.
在孙悟空原型诸说中,“外来说”(亦即“印度影响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假说。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已经注意到猴行者与哈奴曼有许多相似之处,还由于《罗摩衍那》中有一位法力广大的“大梵天”,《取经诗话》中也有一位有求必应的“毗沙门大梵天王”,两者虽并非同一回事,但也未必毫无联系——大梵天本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中介于正邪之间的神祗,在《罗摩衍那》中就扮演了一个反派角色。佛教产生后,大梵天被吸收为佛教护法神,为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在印度佛教中较有影响,但在中国佛教中  相似文献   

11.
印度神话中梵天的形象与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其演变轨迹反映了印度宗教的发展变化与古印度人的宗教和哲学思索。创造神梵天在早期婆罗门教中成为至尊的主神,反映了婆罗门教时期印度人对宇宙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哲学思考。梵天创世神话演变为摩奴参与创世的神话是北印度神化婆罗门的历史反映。梵天的虚化与其固有的神性有关,也是列国时代英雄崇拜取代婆罗门祭祀崇拜的反映。随着偶像崇拜的印度教取代祭祀崇拜的婆罗门教,祭祀神的代表梵天失去了其主神的地位,神性被虚化了。  相似文献   

12.
印度早期佛教如何对待种姓制度是印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著作里,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所论很少,而且也未能作出深入、明确的分析。就英国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代表著作来看,V.A.斯密司的《早期印度史》对佛教几乎无所论述;《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关于早期佛教时代的两个专章也未论及佛教政治思想。再就印度本国资产阶级学者的代表著作来看,《印度人民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卷有一节专论佛教教义,组织与早期发展史,而关于佛教对待种姓制的态度,则只是简单地说“婆罗门之对优越种姓地位的要求遭到了反对,但是种姓制却因刹帝利是高于婆罗门的种姓的教条而暗暗地被认可了”;R.C.马占达在《古代印度》一书中也只是说佛教“反对婆罗门所僭占的优越地位”。他们也说明了一些历史事实,但是由于没有联系到当时历史条件与阶级矛盾特点来进行分析,所以没有能充分阐明佛教种姓制度观的真相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哈拉帕文化;等级制度的内容;佛教的兴趣;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2.要求学生认识: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达罗毗荼人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开创者;等级制度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也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突出特点,佛教以反对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而兴起,但其教义是消极的,因此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印度劳动人民创造的古代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佛教传入中国,其诸神鬼的形象也必然受到中国本土化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本主要分析了“夜叉”在《太平广记》中的形象。并对“夜叉”形象的流变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吴哥之魅     
王颖 《中文自修》2004,(2):31-31
记得前年大红大紫的《花样年华》,梁朝伟在吴哥窟诉说着心事;《古墓丽影》里的安吉莉娜·朱莉也曾在吴哥窟前一展身手。由此可见吴哥窟的魅力了。吴哥窟亦称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落。它兼有佛教和婆罗门教的意义,是吴哥王朝帝王的纪念碑。要进入这座“东方的所罗门神庙”,首先要经过甬道,跨过壕沟。气派的甬道可同时容纳20人并肩行走。进入了寺内  相似文献   

16.
因缘主要是原始佛教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原始佛教的教义中。而且与婆罗门教和其它沙门思潮的因果关系是相对的。原始佛教的因果关系与西方的本体论有截然的差别,但它又体现出本体论的倾向。原始佛教的本体和非本体因素是以因果关乐为依托,以必然性和偶然性为辅助。以解脱为目标的精致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在与婆罗门教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二的共同源头都是奥义书,佛教原本是反本体的,但是,由于其理论体系的需要,又不得已使用本体论的方式,佛教本体论可以直接上溯到奥义书的本体论思想,奥义书关于“梵”的哲学,对于从部派佛教“心性”的讨论到大乘佛教关于“如来藏”、“佛性”和“阿赖耶识”等的讨论,有着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古印度哲学包括大量丰富多彩的思想,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婆罗门教哲学、佛教哲学、耆那教哲学、顺世论哲学等是这一哲学体系中的主要理论形态。这些哲学理论在古代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思想融合,加快了东方特色的哲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五体投地"是古印度的一种表示虔诚的行礼方式,后被佛教所沿用。"五体",指两膝、两手掌和头顶。其具体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很多佛教信徒在前往寺庙礼佛时,都行五体投地的大礼。现在,五体投地也用来比喻佩服到极点。  相似文献   

20.
外道形象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题材,广泛见于印度、中亚、西域、汉地艺术当中,其外貌特征是传统的婆罗门人物形象。我们注意到,佛教艺术中的外道形象多为男性婆罗门形象,相对而言女性外道在佛教艺术中出现较少,故长期乏人关注。但通过仔细梳理敦煌壁画,可以看到在降魔成道图、劳度叉斗圣变、报恩经变等绘画中有特定的外道女性形象。颇为有趣的是,敦煌壁画中女性外道的形象前后有变化,早期是中亚西域式青年美女和婆罗门老年丑妇人形象;至唐代则基本以汉地贵妇人形象表现,同时在壁画中也有将外道婆罗门女性画成胡人女子的形象;西夏降魔成道图壁画中则是西夏贵夫人和魔女形象。总体观察,画家在处理外道女性形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是主要的线索。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实是受汉文化和传统社会中对女性女德标准规范的左右,同时汉人社会对外来女性的文化偏见,导致汉地包括佛教艺术在内的历史形象资料中对外来女性艺术表达的歧视现象。透过敦煌画中外道形象的表现手法,不仅能看到汉文化中外来艺术转变的轨迹,也可以看到受偏见文化影响下的歧视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