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试图由考察<喻世明言>中三类不同的僧尼形象入手,兼及冯梦龙的其他诗文,探讨冯梦龙对佛教的真正态度,以及形成此种态度的原因.该文认为,冯梦龙本人反对佛教的态度并不激烈他在反佛教禁欲主义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当时的社会与个人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喻世明言》情节特色之优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世明言》中情节的传奇性和真实性是其情节特色的优点,生动性和典型性是其情节特色的弱点。这是由其通俗学的客观规律性和编纂的学理论观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喻世明言》的入话类型可以分为四种:诗词、诗词+闲话、诗词+故事、诗词+闲话+故事。《喻世明言》作为“三言”最早问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继承了唐宋元话本小说的入话而又有所发展,在话本小说入话的发展中具有过渡性:较之《清平山堂话本》的入话形式更完备,入话和正话关系更紧密,强调了教化功能。与“二拍”相比,“二拍”的入话形式更规范,入话的篇幅更长,承担着更大的劝善惩恶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从微观视角审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人物塑造上、写作上及对本事的再创作方面均显示出独特、丰富的内涵。在《三言》中堪称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5.
柳永在《雨霖铃》中宣称自己是“多情”之人,还说自己有“千种风情”,如此暖昧的字眼多少会令人浮想联翩,柳永虽仕途受阻,但他那出众洒脱的风姿,那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才情,赢得众生追慕。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写道:“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时代思潮和社会发展状况,作家思想面貌和生活经历,作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多视角地剖析了冯梦龙的“三言”中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同市民意识的冲突与融合;考察了这种冲突与融合产生的原因;剖析了这种冲突与融合在“三言”内容上的具体反映;分析了这种冲突与融合对“三言”艺术形式的制约。文章认为,如何客观、准确地描述和评价这种冲突和融合以及二者给“三言”带来 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对全面揭示“三言”的本来面目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学中,男性以理性、秩序和明晰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力,而民间女子在私情歌谣中重新获得这种权力。《山歌》中的私情歌谣从女性的视角来消解了男性建构的神话,改变了其在男性为本位的传统作品中被书写的命运,使其由被言说的他者向自我言说的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8.
1.40卷本《古今小说》的版本为人周知的内阁文库本和前田尊经阁文库本以外还有法政大学图书馆所藏本。2.如上三本中最早出版的前田尊经阁文库本是与内阁文库本和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同系统的版本。3.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是完本(存34卷)而比内阁文库本早印的本子,但版木不同。24卷本《喻世明言》是用法政大学图书馆本版木后印的本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三言”是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著名白话短篇小说集,内容极其丰富,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作品对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江南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进行了全方位反映,体现出全新的时代风貌。但作为浸淫极深的封建社会文人,传统的封建思想仍以强大惯性在深刻地影响着作者冯梦龙及当时的人们,使得作品思想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马国云 《文教资料》2009,(16):15-16
冯梦龙的<智囊>作为一部有关智慧的笔记小品,辟出专门章节"闺智部"讲述女子的智慧,在"贤哲卷"和"雄略卷"中,冯梦龙充分肯定了女子的智慧,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12.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此后《白》的发展。其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增减,吸收了前朝蛇妻故事的一些因子,同时对前朝蛇妻故事的情节作了重大更改,运用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三叠式"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二是主题思想的转折性变化,前代蛇妻故事主要突出了"美色害人"和男子应该抗拒"色诱"的思想,冯文虽然也点明了教化主题,但正文中却体现了白娘子对许宣并非出于"情欲"而是饱含"爱情"的思想感情。正是冯梦龙本人的文学思想与情感倾向促使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巩固了冯文在《白蛇传》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三言”申有许多作品涉及释道,该文认为某些鬼神崇拜、因果报应思想属于中国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范畴,而非宗教观念从释道主题作品入手,分析其僧道形象和故事情节,可看出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并试从其个人经历、思想体系中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4.
"贞节"作为理学家所鼓吹的一种专属于女性的美德,简言之就是要求女性保持两性的纯洁与单一。在《情史·情贞》中冯梦龙试图以"情"为中介,批评"贞节"理念对于人性的束缚。但冯梦龙自身对儒家伦理美德的默认,注定他构建"情"与"贞"的蓝图时,往往陷入理学糟粕而不自觉。  相似文献   

15.
米祈 《成长》2006,(1):73-73
米祈: 我对印度的印象,来自于自小所看的印度影片,其中印度人追求爱情的热烈奔放的生活方式,也能清晰地反映出他们圣洁的性观念。我因为好奇,进而了解到鳊的宗教传统主要有印度教和佛教,从总体上说,佛教一般比印度教更强调禁欲主义。然而,在一个佛教曾经盛行的国度里,印度的民间也广泛流传着一本内容包罗万象的《性典》。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作中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佛教不同宗派思想入手,探讨《聊斋》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清平山堂话本》中宋元话本文体形态的口头文学属性,民间性和明前期拟话本体小说文体形态案头化,文人化的分析,可以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发展和初步独立过程;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过程中创作主旨的案头化以及《清平山堂话本》的丛集形式对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和定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前的关于《儒林外史》思想的研究多关注儒家思想,而很少有学者对小说中的佛教思想做过多的关注。本文从对人世间苦难的展示和对佛家慈悲为怀的赞许两个方面对《儒林外史》中隐含的佛教思想进行挖掘,以其对《儒林外史》佛教思想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根据明宋懋澄《九龠别集》卷二《珠衫》篇敷演而成。小说对因果报应主旨的表现,对巧合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对陈商所持的批判态度得到了不少评论者的肯定。但本文认为,我们在看到该小说诸多可取之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辩证的看待它。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明时期一部重要的文言笔记小说集,《情史》之所以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并评辑刊行,既与冯梦龙对宋明以来情、理关系的哲学思考密切相关,也与其无情化有,私情化公的情之规正目的紧密相连。简而言之,《情史》二十四卷作品中,既有对情本体地位的演绎,也有对情为理之维认识论的阐释,复有对情之内在品性的呈现及以之对情的规正。这二十四卷作品的合力,即是对冯梦龙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创作目的的共同承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