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汉带领课题组开始自适应光学研究时,有关领导告诫他们说这项工作短期内看不到成果,而且可能应用面也不广,因此希望大家能坐得住冷板凳。姜文汉带领课题组历经艰辛,不断取得自适应光学研究的突破。在863计划实施中,有多个主题都对自适应光学提出需求,充分显示了自适应光学在大型光学工程、先进医疗设备方面巨大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2006年视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时说:“光电所的自适应光学,从一个很小的研究小组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应用到许多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光电所如果没有自适应光学的基础,就没有今天的优势,这类工作正是科学院应该做的,也是坚持要做的。”路院长这段话很好地总结了自适应光学创新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姜文汉本人来说,这是很大的褒奖与肯定。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但在许多人印象里,数学却好像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则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于是,数学一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公元五世纪前后,西哥特王阿拉里克历经近15年屡败屡战终见胜利曙光,当他手下的将军问"不知走哪条路去罗马"时,阿拉里克仰天大笑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浩瀚宇宙中,也一直有一个"罗马城"不断牵引着人类探索的步伐。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太空"罗马城"已就在前方,但路在何方?哪条道路是最佳途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于丽辰,女,研究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同年分配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工作,从事林、果害虫治理及其天敌研究、苹果安全优质生产技术研究。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植保研究室主任,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农科院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正>公元前,古埃及和正处战国时期的中国便开始制造玻璃。最初,这种从天然晶体中衍生出的新材料并没有被赋予过多的使命,直到13世纪人们也不过是将其制作成眼镜或镜子,“点缀”在日常生活里。但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却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项发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当时最卓越的发明之一”。事实证明,这一评价实至名归。玻璃材料的革新在光学技术的迭代与迅猛发展之下,实绩尤为突出——从16世纪开始玻璃就已成为制造光学零件的主要材料,二者相辅相成,为工业、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千万万个默默无闻奋战在国防科技第一线上的军工人的代表,二十余年的坚守,他曾在艰难的岁月里啃下"硬骨头",也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面临一次次机遇和抉择。每一点的进步和每个阶段的跨越,都充满了无人能料想到的艰辛。而他,只微微一笑,把难言隐藏,将价值感和成就感洒播——26年前,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组织部工作的郑万国,第一次通过前辈了解到鼎鼎大名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立刻被这一计划里所展现的先进武器和激光技术强烈吸引。在组织岗位上工作还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蓬勃兴旺的光电领域里,驰骋着这样一支队伍: 他们团结合作,攻无不克;他们传承辟新,频传佳音;他们志存高远,世人称赞。 这支队伍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研究,刻苦攻关高速空间激光通信、光电检测等前沿课题,努力探索空间信息网络的层层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