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天翼,湖南湘乡人。1927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抗战期间在长沙、上海等地参加救亡运动,1949年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洋泾浜奇侠》、《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宝葫芦的秘密》等,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给孩子们》等。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10,(3):F0002-F0002
郭大刀,原名郭新修。河南开封市人。1941年8月出生。1959年入河南省话剧院工作,1963年至1964年上海戏剧学院进修,2001年退休。历年来参加剧团《龙马精神》、《水上吉普赛》等多部话剧制作。在电影《周恩来》、《邓小平》等担任道具设计,在电视连续剧《农民的儿子》、《海瑞》等担任美术设计。  相似文献   

3.
《古炉》是在《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13部长篇小说。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新长篇《古炉》的创作。在长达4年的写作过程中,他于2010年5月完成了64万字的新作,并且修改三遍,这部作品在规模上让贾平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5.
叶辛     
《出版参考》2011,(12):M0002-M0002
叶辛,1969年赴贵州山乡插队10年,后在贵州省作协工作近11年,期间担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1990年回到上海。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华都》、  相似文献   

6.
《新宋》这部小说首先在网络连载,创下近两千万的点击率后,2005年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2007年,改编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再度出版,并在《文学报》等连载。2008年9月,《新宋》系列《新宋·十字》、《新宋·权柄》和《新宋·燕云》已全部面世。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11,(7):78-79
江苏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刘存宽在《广播电视学刊》撰文指出:上世纪90年代,省级卫视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重点,目前的卫视新闻是怎样的状态呢?1997年,湖南卫视有《湖南新闻》《午间新闻》《新闻汇报》《新闻观察》《晚间新闻》等五档自办新闻。2000年后,又开播了新闻栏目《今日谈》和《封面》。到2010年,湖南卫视频道的新闻仅剩《湖南新闻联播》和《播报多看点》。  相似文献   

8.
叶辛     
叶辛,1969年赴贵州山乡插队10年,后在贵州省作协工作近11年,期间担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1990年回到上海。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三年五载》、《华都》、  相似文献   

9.
正王丹凤(1924-2018)。1941年从影,第一部电影是《灵与肉》,之后主演了《新渔光曲》《丹凤朝阳》《教师万岁》等影片。抗战胜利后,在《青青河边草》《肠断天涯》《无语问苍天》等影片中担任主角。1948年赴香港,主演了《琼楼恨》《方帽子》等片。1951年返沪,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在《护士日记》《家》《春满人间》《女理发师》《桃花扇》《玉色蝴蝶》等影片中饰主演或者是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晋书.潘岳传》在记载潘岳的事迹时有两处叙事之误,一为题《阁道谣》之事,一为《闲居赋》作年,二者关涉到潘岳的生平仕历及作品系年。文章认为潘岳被出为河阳令,是致使他题《阁道谣》的直接因素,而《晋书》本传系此谣作于河阳时,其行文在逻辑关系上明显有误。《闲居赋》作年,从该赋的序中可推知当在元康六年(296年),而其迁给事黄门侍郎,当在元康九年(299年),故而《晋书》本传中把《闲居赋》作年系于迁给事黄门侍郎之后,此处叙事亦是有误的。  相似文献   

11.
张升 《图书馆杂志》2011,(12):74-78
《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始编修的,稍后四库馆正式开馆(约在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底);前四部《四库》修成时间是在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随后四库馆正式闭馆(约在乾隆五十年正月)。四库馆是为前四部《四库》而设的,前四部《四库》修成即撤馆。因此,我们不能将续办三部《四库》、重校《四库》与前四部《四库》之编修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何立波 《兰台世界》2016,(10):17-20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陈云撰写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简称《提纲》)。1935年8月,陈云赴共产国际汇报。陈云以《提纲》为基础,形成《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简称《报告》)向共产国际进行了汇报。《报告》经简化整理后以《英勇的西征》为题,以"施平"的名义,于1936年春在《共产国际》杂志发表。1936年3月,陈云以"廉臣"为名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简称《见闻录》)在巴黎《全民月刊》杂志发表,成为最早以亲历亲闻角度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献。陈云在莫斯科遗存的三份讲述长征的文献《见闻录》《报告》《提纲》以及整理简化版的《英勇的西征》,成为最早宣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读书     
《新闻天地》2009,(6):59-59
《山楂树之恋》 作者简介 艾米,女,2005年开始在文学城连载纪实性长篇故事,著有《致使的温柔》(与人合著)、《十年忽悠》、《不懂说将来》、《三人行》、《同林鸟》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以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重新包装出版的《沉思录》在图书市场上悄然走红,截至8月累计销量已接近20万。其实,在中央编译社版《沉思录》上市之前,至少还有五个中译版本,均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于1988年翻译,分别是:《沉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感悟》,海南出版社2002年1月版;《马上沉思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马上沉思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沉思录》,三联书店2002年1月初版,2008年1月第二版。  相似文献   

15.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文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在学校读书时,方志敏就十分喜爱文学,从1919年秋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到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年多的时间,方志敏创作了一系列抨击黑暗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如话剧《私塾的怪现象》、《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小说《私塾》、《谋事》;诗歌《哭声》、《呕血》、《血肉》、《快乐之神》、《我的心》、《同情心》等。在方志敏的诗词中,对仗工整的古体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16.
《太平广记》传入韩国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闵宽东先生推测《太平广记》传入高丽的时间在1100年至1200年之间,其把《太平御览》1100年传入高丽的时间作为《太平广记》传入高丽的时间上限,文献依据不足。本文依据《渑水燕谈录》所载高丽使者引用《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一《邻夫》篇“青唇”典故,并且考证相关资料,认为《太平广记》传入韩国的时间当在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三年(1080)之间。  相似文献   

17.
王德成  范国平 《中国广播》2010,(7):F0002-F0002
1950年的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正式播出。第二年,即1951年5月1日,《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也隆重登场。这两个新闻节目即是后来享誉中国新闻界的著名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以下简称《报摘》《联播》)。在纪念人民广播70年之际。中国广播杂志特请来曾经在《报摘》《联播》工作过的同志。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人物档案:李仁臣,1941年生于山东烟台,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78年5月起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1983年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1986年3月任副总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我在现场》、《春天的气息》、《三连冠》等书,还出版《李仁臣摄影作品》、《李仁臣风光摄影作品》、《灵性南极》、《如诗如画》、《山水情怀》等多种摄影集。记者印象:他是一位“老总”——在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七年。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韩雪莉 《传媒》2019,(13):36-38
1964年创刊的《红旗文稿》曾用《红旗未定稿》《理论交流》《内部文稿》等刊名。2003年更为现名《红旗文稿》。2009年第1期,《红旗文稿》全新改版。2015年《红旗文稿》主动适应融媒体要求,推出了期刊“全新官方网站页面”,构建了新的传播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红旗文稿》严格把控品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和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