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陈雁 《新闻知识》2004,(1):44-45
新闻舆论监督是防止党和政府脱离群众的有效措施之一.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但是,一些干部对新闻舆论监督持排斥态度.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我国民主与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对提高干部新闻舆论监督意识的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若干措施。旨在强化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做好新时期下的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杨林 《新闻传播》2018,(15):90-91
新闻舆论监督困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传媒界众所周知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积极创新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利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闻舆论监督运行机制,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本文深入探讨了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创新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新闻官司也随之大量出现。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主气氛的日渐浓厚和公民与组织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舆论监督方面法制建设的相对落后、无法可依。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问题,日益引起新闻界及关心新闻立法的人们关注。一、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利。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在今日我国的治国理论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责任,新闻舆论监督和立…  相似文献   

5.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6.
解雯昕 《新闻世界》2013,(7):303-304
【摘要】“文人论政”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启蒙。本文试从分析“文人论政”的定义及缘何消逝、“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及现状入手,针对现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文人论政”的精华中发现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传播者以新闻的形式将社会舆论在新闻媒介上代言出来,它构成了目前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今天,批评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揭露少数党政机关及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已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在于这种批评,这种揭露吗?就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在于批评和揭露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起落点,起…  相似文献   

8.
郭萍 《新闻传播》2012,(7):165-166
新闻舆论监督不仅代表媒体的社会良知,还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昭示着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对我国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而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制度的发展变迁、变迁中所带来的问题,指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改进,思考并研究其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9.
继续推进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创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深化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体制结构转型的同时,如何重构体制内的组织逻辑,发掘现有新闻舆论监督机制的巨大潜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在最近十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政治变革的历史性语境下,讨论当前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体制内的...  相似文献   

10.
李薇 《声屏世界》2005,(5):13-14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反映舆论,并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监督的一种权力。它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其地位表现形成的新闻舆论监督空间,对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就我国而言,笔者认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特点及其成效与不足.决定了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空间需要多头并举。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明确规定、监督的权限不清、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等导致新闻异化现象出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进和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利用现有法律进行有效合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自律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加强和完善新闻立法是推进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敏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79-180
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职业道德论述了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历史,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和近代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伦理思想道德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提出把新闻职业道德融入新闻工作,人人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在这个历史阶段,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职业道德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化、法制化[2].  相似文献   

13.
刘九洲  陈曦 《新闻界》2007,(5):67-69
本文着重探讨了建设性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并说明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为什么是一种建设性的监督,同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建设性的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采访难"是舆论监督新闻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渠道,强化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技巧,对于提升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舆论监督作用的不断发挥,舆论监督新闻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关注和喜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之际,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滥用行政权力,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限制与打击。如何进一步使舆论监督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是呈现在新闻媒体和国家有关部门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要想还新闻舆论监督一片纯净的天空,我们应当从问题的源头出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的缺失,力求对症下药,探寻一些加强监督舆论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闻舆论监督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形势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树立崭新理念,走出封闭的圈子,跳出旧有模式,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大协作的舆论监督新格局,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战斗力,才能保持新闻舆论监督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面临的形势任务从舆论监督当前的地位来看,舆论监督已成为我国监督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强。第  相似文献   

18.
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权利却得不到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维权的研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我们回顾建国以来我国舆论监督及舆论监督维权的历史,对当前舆论监督及侵害媒体舆论监督权利的现象进行分析,为舆论监督如何维权提出建议,以促进舆论监督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爱珺 《新闻界》2004,(2):30-3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愈正常愈充分,就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普遍存在题材单调、信息不灵、媒体孤军奋战以致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媒体角度出发,对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玮 《新闻爱好者》2010,(1):139-140
对公民概念的界定有许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民社会的研究成为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重点。本文研究中,我们把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公民社会在形成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如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在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中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