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理论看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是一个生命的体验、表达、理解的循环过程。体验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将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很好地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出现的“无人的教育”等现象,从生命视野出发,全新地注解语文教育与生活、智慧、生命的关系。生活、智慧、生命分别是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就意味着语文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荟萃,而且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语文教学要依据课程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不再是德育课的专项,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在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责无旁贷地重视生命教育的内容,重视对生命本身的关怀。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呢?以下是本人有关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一、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否则会失去语文的本位。毕竟语文课还是要保留语文的味道的,如过分强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  相似文献   

7.
语文贯穿生命。没有哪个学科像语文那样强烈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生命的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人的终身幸福。生命语文,超越认知的语文、程序的语文、规律的语文、理智的语文、模式的语文、符号的语文。站在生命的高度.将幸福作为至高的教育价值.不仅指向语文知识的增长.更指向儿童生命的生长和发展.指向儿童灵魂的生长和精神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届百年.笔者在一篇纪念文章(《语文:生活生命生态》)中写道,如果不是过多地数落语文的不是.而是站在建设的立场上看待语文,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语文一直是“剑走偏锋”:轻视生活、漠视生命、无视生态。对生活的轻视,使语文与生活隔膜;对生命的漠视,导致语文生命价值丢失;对生态的无视,致使语文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力行的。作为基础之基础的语文教育,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记录着生命的跃动,也极富弹性和张力。语文教育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命语文”是熊芳芳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生命语文”是为生命的和用生命而为的语文。其基本特性是学生、教师、课堂生命三位一体和语文教学的文道合一。实施策略是: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生命语文”对于学生生命的完形和生命的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个性与语文教学 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个性独特特征。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届百年,笔者在一篇纪念文章《语文:生活生命生态》中写道:“如果不是过多地数落语文的不是,而是站在建设的立场上看待语文,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语文一直是‘剑走偏锋’:轻视生活、漠视生命、无视生态。对生活的轻视,使语文与生活隔膜;对生命的漠视,导致语义生命价值丢失;对生态的无视,致使语文陷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并为塑造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用"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生命本身,因此,语文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教育,亦是一种生命的塑造,它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  相似文献   

14.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6):40-4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荟萃,而且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有许多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思考生命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如何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期,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组织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凯  程超平 《文教资料》2006,(20):136-137
从语文本体论来说,语文与思想、语文与情感、语文与生命、语文与文化是分离不开的综合体,即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思想的符号、生命的形式、文化的构成。所以,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提出了诸如“生活语文”“文化语文”“生命语文”等概念,认为情感与思想、生活与生命是语文的根基;也有学者从这个角度对语文作了这样的描述:语文是什么?语文是闪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是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这是一种很文学化的描述,它形象地说明语文并非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具有诗性特质的,即“诗性语文”。如果舍弃了这种“诗性”,也就失去了“语文味”而不成为语文。  相似文献   

18.
简单地讲.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课关注生命教育.这是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各种课文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提供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立足于生命教育,结合小学教学内容,从指向学生生命成长的阅读教学和唤醒学生言语生命的写作教学两个方面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应集中于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启发与素养上的培养。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体验和表达,能够充分地、自由地言说和感受生命。  相似文献   

20.
一、个性与语文教学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个性独特特征。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