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加爵索让本人吃惊之余,也在反思.处于转型时期的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攻击性心理障碍.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内涵、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成因,对大学生暴发出攻击性行为背后所潜伏的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教育界重视,以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经常打骂同学,摔东西,爱发脾气,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小事,也会让他大发雷霆,常伴有一种挑衅性冲动。在班级里他们多半是些不受学生欢迎的人。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我们把它叫做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并引起他人痛苦、厌恶反应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成长时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不良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分为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探究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档案分析法,对云南省某高校治安问题材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校方处理的学生间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外显的、影响较大、后果较严重的打人事件;酗酒是导致学生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有必要对学生,尤其是男生进行过度饮酒会引发不良事端的教育;大学生间攻击性行为易发生在23点后的宿舍;大学生倾向于采用易引发更多问题的应对攻击的行为,如找帮手、用言语或行为反攻击等,但校方严密、有效的保卫措施也可提高学生对校方的信赖程度,从而在遇到攻击时寻求校方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推人、咬人、拽人)和言语攻击(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幼教工作者要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认真查找原因并想办法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语言或暴力的方式对他人身体、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用拳头、棍棒打人;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侮辱他人人格或间接损伤他人心理等。笔者近年对五年制高职新生开学第一个月的行为进行观察,发生攻击行为的约占6%(基本为男生),起因常常是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然后人打出手,甚至打群架。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攻击性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的公民权利,损害其身心健康,而且毒化了攻击者的心灵。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通常还有品行障碍的其他表现,如逃学、逃夜等,对教师教学、学校正常秩序造成干扰,对其他同学带来消极影响。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的暴力环境,是影响学  相似文献   

7.
江芸佳 《考试周刊》2013,(41):193-194
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文章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师资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必将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观点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接纳,其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早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与矫正,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预防和矫正的应对性策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易 《甘肃教育》2013,(20):28-28
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是最常见的不良行为,攻击性强的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易波动,我行我素,在同伴间受排斥,长此以往会阻碍其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了班级正常秩序,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攻击性行为是指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敌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本文在对300多名幼儿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旨在为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心理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五种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此种行为的儿童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的关系,以致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也被称为侵犯性行为。根据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无意性、表现性、工具性和敌意性这四种类型。学前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来自个人的生理学因素和理解歪曲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度程度和强化方式以及社会影响等。有效解决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教给儿童正确解决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模仿榜样,强化儿童亲近社会的行为以及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观看动画片内容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攻击性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随着人生理心理的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本次调查侧重于小学生对社会有害的攻击性。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害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希望这样的结果能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事件、年级分布、发生频度的时间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讨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婴儿期是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时期,婴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受到身心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婴儿的攻击性行为,通过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赏和关注、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情感宣泄、加强语言运用等方法引导成长中的儿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谢静 《考试周刊》2014,(76):189-190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们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致使孩子们尝不到被拒绝、被阻止的滋味,这样的一群孩子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时就会产生不适应。当自己不顺心时,某些幼儿会采用攻击性行为达到目的或宣泄自己的不满,攻击性行为在小班幼儿中间普遍存在,给幼儿园的生活及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先天的原因,但更多的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有关。创造有利的教育及社会环境,是帮助攻击性幼儿进行矫治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张丽芳 《辽宁教育》2005,(12):22-23
案例:(1)丁丁虽然是班中个头最小的男生,但经常欺负女同学。有时同桌把手伸到他的桌上,他就用拳打,甚至用脚踢,有时同学不小心碰翻了他的东西,他甚至动手打人。(2)冬冬是班中一位漂亮的女生,但她会用力拧男同桌的胳膊。班中另一位女同学比她漂亮,学习成绩也比她好,冬冬就背地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