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它提出了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而解放的前提就是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开口交流.我们平时都说学习英语主要掌握四个技能就好了,那就是听、说、读、写.现如今很多学生都把写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听、说、读这三个方面习惯的培养,即笔者认为的"四缺三"现象.我认为这三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用他"战斗"的一生和火热的社会实践,诠释并演绎了"教育即解放"的伟大思想,完成了解放教育"三部曲":《被压迫者教育学:意识的解放》《希望教育学:教学的解放》《自由教育学:人性的解放》。三部专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阐释了"解放"的深刻内涵:一是意识的解放。教育旨在让人从对自然与社会的神秘意识、幼稚意识中解脱出来,具有批判意识。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与儿童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儿童的教育,但首先是儿童的教育;现代的儿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解放,但首先是为了儿童的解放。现代教育对儿童的解放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让没有受教育的儿童受教育,把儿童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二是让受教育的儿童自由发展,把儿童从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两种解放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儿童没有获得前一种解放,就不存在后一种解放的问题;儿童获得了前一种解放,却未必能获得后一种解放。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对现代教育与儿童解放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解放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特别强调自由和解放 ,解放教育在这一点上与人文主义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大体上以马克思思想为基础 ,提出了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解放的要求。德国教育家们又以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为依据 ,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用来研究教育问题 ,提出了解放教育主张 ,强调为师生营造一个解放的学习环境 ,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 ,把解放作为目标和手段 ,使青少年的智能和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这些思想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发扬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等等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5.
女性自我解放意识觉醒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真正的解放不在于外部形式的解放,而在于妇女内部的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完整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应 当包括两个向度:其—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解放;其二是以内在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祈向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论班级文化的解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剑梅 《教育探索》2001,(11):28-29
“教育即解放”这一命题宣告了学校文化建设只能以文化的解放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存在的根基,它的自立与解放,是学校文化迈向自由与独立的前提。当前,我国的班级文化仍处于知识权威与教育权力的束缚中,同时还处于与文化主体的分裂异化中。它的苍白与脆弱,使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自己的实践基础,也使学校的教育思想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教育行为,学校文化的解放也就仅止步于空洞的口号与流于形式的教育改革。因而,探讨班级文化的解放既是为学校文化建设寻求生长的根基,也是为教育的解放寻求现实的途径。一…  相似文献   

7.
汤亚琴 《成才之路》2012,(36):10-10
解放教育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把解放作为教育目标和手段,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力等潜力得到充分解放。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本文以陶行知提出的"六个解放"为指导,阐述了"六个解放"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为民族教育价值的"事物化"、民族教育价值的"去乡土化"。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事物"转向人,人的解放是民族教育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保证民族教育内容的共享性、民族教育方法的实践性、民族教育研究的生成性。而"位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彭丽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0):41-45
批判教育学,作为一种对教育的政治学研究,将学校日常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问题化",并对这种作为"政治的实践"的知识传授过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展示了学校教育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在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教育学主张在学校实施一种解放的教育学,即是说,把以往作为"统治的实践"的教育改造成为一种作为"自由的实践"和"解放的实践"的教育,并倡导通过教育变革来实现社会变革,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民主性的"公民",从而以个人的解放来实现社会的解放. 论文旨在对批判教育学纷繁芜杂的文献进行一次梳理工作.论文着重从意义分析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以"公民"和"解放"为核心类属的意义分析模型.然后,论文以"公民"和"解放"的意义分析为基础,对"公民"和"解放"两个主题进行了意义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双减”是我国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大政策创新,旨在以人民为中心打造高质量和无束缚的育人环境,与陶行知所提出的教育解放思想存在基本逻辑的契合。教育解放思想以人为中心,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多维度解放,根治束缚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沉疴宿疾。深探教育解放与“双减”的耦合性,前者能够为后者作理论引导,推动后者主体指涉迈向多元、理念目标回归育人、实施策略趋于完善。在教育解放审视和作用下,着眼于效果浅层化、评价应试化、主体简单化的政策实施困境,建构以活知识为核心的贯穿式教育模式,打造以育人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创设由多主体作牵引的整合型联动机制,应成为“双减”有效落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教育何以可能是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前提性问题,也是深刻理解他的教育思想的关键."否定性"为解放教育奠定了可能,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意识的否定性是解放教育的人学起点,历史的否定性是解放教育的本体论基础,否定之否定是解放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职业学校的课堂观察为什么要以学习力的解放为基本视角?二、如何建构以学习力的解放为基本视角的职业学校课堂观察?前者是价值的追溯,后者是路径的研究。一、价值的追溯:为什么要回答第一个问题,自然又牵出以下两个问题:一、何为学习力?对于职业学校教育而言,为何要强调学习力的解放?二、何为课堂观察?对  相似文献   

17.
自卢梭“发现儿童”以来,人类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旨在解放儿童的重要转向。对儿童的解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没有受教育的儿童接受教育,把儿童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各国政府先后立法,以保障儿童受教育的年限;二是让受教育的儿童自由发展,把儿童从“成法”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世界各地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以期改变“静听”式教育,促进儿童主动、自由、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种思想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相吻合.回顾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灌输与强制服从的教育是一种"压迫教育"或"奴化教育",这种教育扼杀了人的创造性思维,逐步把人引向思维定势,无法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未来社会发展。为此,以弗莱雷为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念倡导者开始倡导教育的革命与人的解放,形成了以反对灌输为主的知识传递方式和提倡以对话为主旨的教育形式为核心的基本理论。以此为启发,提出通过实现人性化追求人的解放与超越的教育变革选择,认清受教育者的解放与教育者的解放的和谐统一,去追求基于批判性思维重建的自我实现,可以导向对教育的真正解放和人类创造能力喷发与幸福感激增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后勤管理同样也是一门科学,它是高校整个管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管理与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因此,后勤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以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而教育目标的达到需要以后勤管理目标为前提。所以,重视后勤目标管理,对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