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47年6月29日,蒋介石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名义发出通缉令,通缉“共匪匪首”毛泽东,要求全国国民协力捉拿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共讨之共诛之。对蒋介石这种既无理又无耻,既使人惊讶又令人愤慨的举动,毛泽东非常泰然,只是在第三天(7月2日)由新华社写了一篇时评,题目定为《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大家知道,18个月前,蒋介石连续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谈判时两人握手碰杯,签署协定,虽不融洽,但也没有以“匪”相称(一个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与匪握手碰杯岂不成了笑话)。以后,他撕毁“停战协定”,破坏“政协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到达重庆的当天晚上,蒋介石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宴会。毛泽东与蒋介石见面了。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广州,那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统帅,毛泽东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一年后,随着国共两党的决裂,两个人从此成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对手,他们率领各自的武装力量所进行的较量,每一刻都关乎各自的生死存亡。因此,即使毛泽东来到蒋介石面前,国共双方的高级官员们还是感到他们握手的那一瞬间有点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解决“两广事变”的方针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广“六·一”事变(以下简称“两广事变”),是1936年6月1日发生的两广当局以逼请国民党中央领导抗日为名的反蒋事变。蒋介石解决两广事变的方针和策略,可从1936年上半年国内形势、事变的发生和经过以及事变解决后蒋介石的“剿共”军事布置加以剖析。 (一)1936年上半年的国内形势 “九·一八”以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无睹于民族危机的深重,悍然厉行了一条“匪未肃清绝对不言抗日”的总方针。以“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为理论,对日妥  相似文献   

4.
历史散页     
朱鸿召 《出版参考》2010,(12):27-27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后,白崇禧看后深表赞同,并将此文浓缩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拿去给蒋介石看,蒋大为赞赏,即以此语令发全军,作为抗日战争的最高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5.
孙果达 《湖北档案》2005,(11):37-39
“四渡赤水”是1935年1月至5月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直接指挥各自部队在黔、川、滇交界地带进行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较量以毛泽东指挥红军成功地突出重围而告终,蒋介石千方百计要在赤水河两岸围歼红军的意图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6.
启明 《湖北档案》2007,(5):46-46
1937年1月4日,张学良被国民党南京政府最高军事法庭,以“率部劫持领袖强迫承认改组政府”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又以“仁义”之词呈请国民政府予以赦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这样,实际上就把10年有期徒刑,改为终身监禁了。  相似文献   

7.
1949年北平谈判,决定着中国"战""、和"的走向。毛泽东把谈判作为斗争策略,以挫败国民党的和平攻势。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以争得喘息之机。李宗仁利用和谈,争取美援,实现与共产党"两分天下""、划江而治"。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时期:据《空军军事学术》载文介绍,20世纪50年代,台军以“反攻大陆”为基本方针,进行军事上的各种准备。但是1958年的金门炮战,以及后来大陆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使蒋介石的“反攻”战略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9.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胡宗南乘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大肆叫嚷“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疯狂地准备发动军事进犯。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于7月8日决定发动宣传反击,指示速将“七七”宣言等分发各报馆和各界人士,以“造成压倒反动气焰之热潮”。可是重庆国民党新闻检查所却将它扣留,不准新华日报刊登。11日,毛泽东抓住这件事为新华社写作了消息:《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  相似文献   

10.
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就积极策划反共反人民内战,实行法西斯独裁暴政。从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中经政治协商会议、和谈破裂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几个大战役,《大公报》的领导层始终把自己绑在蒋介石的战车上,一直追随着蒋家王朝,为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帮腔。它一面侈谈“和平”,装着为民请命的样子;一面却又公然袒护蒋介石发动内战,把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说成是理所当然的事,颠倒是非,硬将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1945年8月,日军宣告投降之际,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加紧作战努力”,却独命令第十八集团军“…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同商讨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  相似文献   

12.
卜息 《湖北档案》2007,(1):85-87
“九一八”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形成了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军事,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主持行政、外交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美国前国防部长菲利普·戴维逊曾称“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英国军事科学家迈克尔·爱略特·巴特曼则称颂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其实,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尤其是在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不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且撰写了大量军事论著,还特地以记者述评方式为报刊撰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军事述评。这些军事述评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14.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世界民主舆论和举国同声的反独裁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偕同周恩来和王若飞,于8月28日飞抵重庆。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与重庆的各方面人士广泛接触。在和柳亚子的交往中,毛泽东把旧作《沁园春·雪》抄送给了他。毛泽东离开重庆以后,这首词辗转传到吴祖光手中。遗憾的是,抄件有遗漏。于是吴祖光又走访了几位朋友,一共找来三个传抄件。三下里一凑,终于得到了完整的“咏雪”词。本想在“西方夜谭”上尽快发表。但是,阻力太大。这阻力,来自毛泽东。原来,毛泽东在离开重庆时,留下了“公开发表著作(包括诗词)要向延安请示,在没得到同意前不得发表”的话。柳亚子得到“咏雪”词后,和  相似文献   

16.
张敏卿 《历史档案》2007,(2):103-109
众所周知,浙江是江浙财阀的巢穴,是蒋介石政权的根基所在。不仅统治中国20多年的四大家族中的蒋、陈两家都在浙江,而且蒋介石政权中的众多骨干及其依赖的“江浙财阀”的重要代表也多来自浙江,由此也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谓的“江浙系”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早在1933年时毛泽东就称浙江为“敌之根本重地”。也有人形象地把南京比作国民党统治的“首脑地区”,而把浙江比作是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知者也甚少。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结果,没有见到毛泽东,而有林蒋会谈。  相似文献   

18.
推理的格式是古板的,反映的内容是抽象的,然而,在毛泽东的笔下,格式古板、内容抽象、乏味的推理却是栩栩如生、耐人寻味的,给人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例如,解放战争时,毛泽东对蒋介石诬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公敌”的驳斥,其中使用的推理就具有这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195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仍然亮着灯。毛泽东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陷入了沉思。国民党蒋介石逃到台湾以后,频频进犯我海边防,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民海军自组建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未击沉或击伤台湾海军的大型舰只,更未主动出击给台湾海军以重创。毛泽东看着手中总参送来的敌情通报,心想一定要寻机敲打一下蒋介石,给台湾海军一点厉害瞧瞧,以证明人民海军的实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解密的一份档案,揭开了一个可能使蒋介石死后也不知道的秘密,他的德籍军事顾问瓦尔特·斯滕内斯竟然是一名苏联间谍,一直在卖命地为苏联提供情报。蒋介石的这位军事和政治顾问,当时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一直领导着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可他背着蒋介石,用代号“朋友”,同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取得联系,利用在中国担任军事顾问的身份,为苏联大量地搜集有关“日德”的重要军事秘密,名符其实地成为苏联的高级间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