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档案》2006,(5):F0002-F0002
该献形成于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共2600余册,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此献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两种。该档案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史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皮)的珍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相似文献   

2.
清朝被推翻至今已有90年了,但始终没有一部可与二十四史并列的大型清史。加之近几年反映清宫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多采用亦庄亦谐的戏说手法,使清朝的历史面目正在渐渐地“失真”,面对这种现状,专家学者们强烈呼吁,“还清朝本来面目”。对清史,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们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了长达536卷的《清史稿》。但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稿》有不少记载失实之处,颇遭世人诟病,使其终究不能作为正史而流传后世。国民党去台湾后,曾有过编纂清史的念头,但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也终究未能…  相似文献   

3.
满文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599年努尔哈赤命人创制老满文到清朝覆亡300余年的历史中,满族同胞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满文文献.吴元丰将满文文献分为档案、图书、碑刻等三类[1].赵令志认为:"按书写形式分,可分为老满文文献和新满文文献;按时间分,可分为后金文献和清朝文献;从文献形式上分,可分为文书档案、图书和铭刻等;按文献内容划分,则可分为历史文献、语言文献、文学文献、翻译文献、宗教文献、军事文献、地理文献、医药文献和自然科学文献等."[2]下面就满文文献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也是我国专制统治发展的最高峰.在清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发展.本文以清代档案文献编纂为视角,对清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其中的思想精华以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曾景忠 《历史档案》2005,(2):132-132
中央电视台科技·学术频道举办的清朝十二帝系列讲座,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教授主讲。阎教授在讲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简历后,说到清朝历史上有两个历史现象的巧合:一是清(原称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抚顺,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被关押在抚顺;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是叶赫那拉氏,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光绪帝(载)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但细想起来,清朝历史巧合之事尚不止此。最显著的是,清王朝开始和结束的两代均曾经历皇帝为孤儿,靠寡母扶持、摄政王临朝主政的情况。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初,由皇太极的遗孀孝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清朝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清朝,特别是末清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清朝是我国档案事业或档案学形成的关键时期,或者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0,(22):1-1
全球馆长专家共论华文报刊文献数字化10月25日"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球知名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的250余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出席会议,共论"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寻求全球华文报刊资源共享。"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将整合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  相似文献   

8.
清朝八旗整合下的骑射体现满族贵族的尊崇,诸多原因使得骑射为主要方式的古老作战方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分析八旗骑射流变的原因主要有清朝入关后方式的改变,清朝后期军事管理腐败,马政逐渐衰落以及历史事件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清朝时期,直隶总督署作为供直隶总督进行日常事务办公的处所,是我国古代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我国清朝时期的直隶总督署在经过了时代的逐渐变迁以及战争的洗礼之后,其内部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提倡弘扬我国历史文化的今天,其作为我国建筑文化领域的标杆之一,也具有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对我国清朝时期的直隶总督署内部建筑历史发展进行概述,并对直隶总督署内部的建筑分布和功能进行讨论,继而总结出我国清朝时期直隶总督署内部建筑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改革与探索中华书局出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这本学术性较强的历史书如今很流行。可以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历史的新形象”。那些原本以为历史索然无味的人,在读完该书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迷人。《正说清朝十二帝》(2004年9月底上市)在短短  相似文献   

11.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历时26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朝代.总结清朝治世理政的经验,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朝的皇帝比较注重读书学习.本讲从介绍清朝皇帝如何读书学习,解读读书学习对每个皇帝执政带来了哪些影响,分析清朝最后灭亡和清帝读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二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度藏文献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纂修于乾隆年间,被人们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与乾隆三十七年始修,到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历时十几个春秋,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一)清朝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都有过自己堪称盛世的时期。1644年,清朝统治者利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举兵南下,攻占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政权,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13.
阮元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主持纂刻了大量文献,为学术成果的保存和文化遗产的流传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梳理并总结了阮氏在文献纂刻方面的成就、从事纂刻的缘起及其纂刻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恭王府坐落在北京什刹海附近,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府邸曾经是清朝乾隆时期权贵、大贪官和珅、庆郡王永璘及其后人和清朝晚期恭亲王奕訢及其后人的居住地,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于是便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传闻。  相似文献   

15.
张洪钢  胡永强 《图书馆学刊》2010,32(12):98-100,110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导演的故宫文献流散悲剧,给中华民族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论述了故宫珍贵文献的离乱溃散、流失下落以及回归的难题,冀望流失文献的早日回归。  相似文献   

16.
即使在封建吏治最为腐败的清朝中晚期,统治者依然把反腐倡廉作为整顿吏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透视清朝时期直隶督抚任职期间的反腐倡廉举措,为当代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即使在封建吏治最为腐败的清朝中晚期,统治者依然把反腐倡廉作为整顿吏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透视清朝时期直隶督抚任职期间的反腐倡廉举措,为当代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略谈《四库全书》的纂修与庋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庋藏文献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9.
清代玉牒     
正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文献形成年代: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文献数量:2600余册文献保存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封建王朝,同时也是我国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所以,清朝自古是我国律法考究的关键点,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清代律法史工作研究的"边缘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