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 片断描述一: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学生4人一组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围桌坐好) 师:请每组坐在1号位的同学把玩具“哆啦A梦”拿出来,面朝自己放在桌子中间。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在你现在的位置上,你会看到“哆啦A梦”的什么样子?(学生先仔细观察,再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在一次有关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剥开花生并描述果实的结构。结果是,能够正确描述种皮、胚、子叶的人不到10%。几次听著名教授讲这样一个事例:在国外的高校中进行理论知识考查,获第一名的肯定是中国学生;而进行实验操作时,只要有一名中国学生,那么动手能力最差的肯定是他。我没有考证这个事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对教师依赖性很大,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有他们自己的参与,在体验中学习,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数学的美是"冰冷的美丽",因为数学教学的内容都是经过抽象以后的形式化的材料.而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时候,才有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数学知识本身所负载的探索过程、丰富背景、理性精神、方法策略等,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与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理解,在辨析中内化。可见,实践和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的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杂志中看到:新加坡中学数学教材中,结合课本的具体内容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活动(In—Class Activing).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对此我们感触颇多.数学不仅是科学知识,而是一项技术——数学技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这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结合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以及讨厌单调说教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  相似文献   

7.
抓住学生内心感受 ,引导学生乐于表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他们与同伴交往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中 ,在家庭中 ,总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心灵体验的一种类型。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并体悟这种变化的种种感受 ,让学生从说到写 ,真情流露 ,这是写作文最真实的好材料。于是 ,我给学生出了个题目 :老师 ,我很———(伤心、烦恼、幸福、委屈、苦恼、快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选词补充题目 ,并鼓励大家 :“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老师说 ,就借此作文机会 ,尽量表达出来 ,实话实说 ,把老师…  相似文献   

8.
常听学生抱怨:“我最怕写作文了,没什么东西可写。”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因此写作文时只能胡编乱造。这样,就不可能写得具体,也不可能表达出真实感情。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即所谓体验性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感悟到数学的精彩,享受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需  相似文献   

10.
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关于体验学习我有以下三点认识。一、学习材料的生活化是体验学习的前提好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使数学贴近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的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这里的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感  相似文献   

12.
曾辉  申祖英 《教师》2008,(13):100-101
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关于体验学习我有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李宗玲 《广西教育》2012,(22):22+24-22,24
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主张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从而达到获取数学知识的目的。为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笔者在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数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也不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就能学会的,只有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去感受才能真正获得这种有价值的经验和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相似文献   

16.
【案例片段与评析】 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  相似文献   

17.
【案例片段与评析】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谈话引入,观察照片。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生:喜欢。师: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哪儿的吗?(课件出示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数学研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课,两位教师的创意设计、机智调控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撷取两位教师教学中的精彩片断,与大家共赏。教学片断一:在"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现在你们能将信封中的学具(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与1个圆)和同桌平均分一分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分学  相似文献   

19.
俞正强老师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关注"种种不同"的学生意识、教与学"双赢"的对话意识以及"自身高度"的引领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列举部分片断与大家共享。【片断一】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统计经验,让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有依托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师: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生:7月、8月温度最高。生:1月、2月温度是不变的。师:除了最高、最低、不变之外,你还看出什么?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自主质疑、探索求解中得到主动发展?我设计执教了第十一册“工程问题”一课,效果良好。现将教学片断摘录如下。一开始,教师由某服装有限公司加工西服的话题引入,出示:某公司要加工2 400套西服,(1)平均每天完成300套,需要几天完成?(2)如果由甲分厂加工需要8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批服装的几分之几?(3)如果由乙分厂加工需要12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