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雅明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并非是片段、零星的,在其晦涩的语言观阐释中包含着对现代性进程的独特体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批判的思维方式融入到对语言的思考中,看到了语言背后的现代性问题。或者说,他是在借语言问题,展示了一幅现代性语境下人类语言堕落的图画。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堕落,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的堕落。对于本雅明来说,正是翻译摧毁了现在堆砌在堕落的人类语言上的废墟,使纯语言的光芒在翻译这个“深海采珠”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瓦尔特·本雅明自称为"文学批评家",纳入他批评视域的"文本"是整个"自然之书"。注目于巴黎拱廊街这一意象,本雅明审视了现代社会的"真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技术的控制下演变成人与物的关系,个体的痕迹消隐于大众。因此,他反对将历史理解为线性发展的过程,反对将技术进步理解为社会进步,意图在对技术的反思中将现实解构为废墟,而后在瓦砾与碎石上重建人类获救的天国。本雅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思考、对知识与真理的质疑为我们提供了智者的启迪,他的提问与设想为我们的思索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活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他的神学阐释方式和思想中的神学因素,使其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形象晦暗不明,本文尝试着眼于本雅明的思想转型的关键节点对这一问题给予回答。从本雅明接触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到对其做出新的阐释中间经历了一段理论成长期,经验概念在这段时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他在早期围绕经验概念所做的相关论述更是其与历史唯物主义最早产生思想交集的关键证据。通过早期关于经验问题的两个文本群可以分析出本雅明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关联的思想契机和神学语言观中潜存的历史唯物主义感知模式,找到本雅明理解和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来源,从而进一步澄明本雅明的思想形象,理解本雅明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本雅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语言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谁言说:语言在西方的很长历史时期是为神学目的服务的,而在中国,语言就是为现实人生服务。二、谁在言说:在西方宗教背景中,言说的主体是上帝,是"道"(Word)。而在中国,就是人自己在言说。三、怎样言说:在西方是以"能指—所指"二分结构来表达意义,而在中国则是以"言—象—意"三分结构来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宇宙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宇宙论表明,宇宙并非静态,而是正在膨胀,宇宙开端问题由此进入了科学领域。怀特海哲学宇宙论表明,宇宙唯一的实在是一个合生的过程,上帝成为形而上学原则的主要样板。莫尔特曼神学宇宙论表明,一切都统一在上帝的创造过程之中,宇宙的未来是一个永恒安息的具像世界。这样三种宇宙论,为生态时代的人类生存模式建构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即人类必须在生成着的宇宙共同体中确定自身存在的地位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上帝既是基督教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西方文学、哲学永远无法摆脱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杰作《荒原》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杰作《嚎叫》中上帝角色的"在场"与"缺席",揭示上帝观的演化,考察上帝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的关涉,力图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方现代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弗·洛斯基的一生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证明东正教真理。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任何神学都是神秘的,而否定神学是通向与上帝的神秘结合的道路。在他看来,否定神学不是抽象的神学,而是直觉的神学。“直觉神学”自身包含着矛盾,改变我们的理性,以使我们能够达到对神启的现实的直觉,从而上升到上帝那里,是我们理解教会教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2):34-39
本雅明认为,"收藏"是一种不可遏制的热情与冲动。收藏家对物施展"相面术",是物的命运的阐释者。"摘引"则劫掠历史语言世界,通过碎片化的语言拼接,营造辩证蒙太奇的效果。"收藏"与"摘引"都重视历史的断续性,将物和语言本身从习惯与传统中解放出来,使藏品与引文在收藏家和摘引者本身的记忆中复活。"收藏"与"摘引"是历史的中断与破坏,也是一种反抗。回忆与经验让物像和语言在混乱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知识观角度研究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学院,认为南北战争前美国主导知识观——“真理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制于当时美国知识发展水平,也决定于美国社会自身的特质。“真理统一性”知识观中知识服务于上帝,知识具有道德导向,所有知识都是统一的的基本命题完美地体现在学院的宗教性、学以进德和知识一体化的课程中。南北战争后,“真理统一性”知识观虽然丧失了其主导地位,但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仍然留在当今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和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追忆"作为美学概念是本雅明的首创,其在本雅明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汉语世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略显苍白的现状,着力挖掘这一概念。首先,将在西方思想史和本雅明作品中阐明"追忆"概念的重要性;然后,从以小说为代表的个体追忆和以历史为代表的集体追忆两个维度对"追忆"概念进行文本分析;最后,审视本雅明通过"追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救赎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罗瑶 《教育评论》2020,(1):162-168
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是其思想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卢梭从历史之维探讨自然状态,将其视为人类的"原初状态",提出人在自然状态中拥有的是自然的自爱以及由此种自爱而产生的对受难者的同情、生理层面的爱。这种理想的自然状态因为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而偶然地转入社会状态,人的自然的自爱发展成卷入他人关系的自爱,也成为人类罪恶的根源。因此,卢梭希望通过消极教育将儿童控制在自然的自爱的激情之下,以使儿童尽可能模仿他所设想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哲学和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它从关注中国到关注世界、从为世界所表达到表达世界、从过程到结果等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完成了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自我定位,从世界层面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总结了"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秩序和谐、力量和谐、价值和谐,认为只有塑造世界整体观、人类共赢观、国际共生观等三维和谐观,世界才能是稳定的、安全的、和平的.  相似文献   

13.
西欧中世纪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浸没在神学中的西欧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宣扬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宣传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基督教史学通过改造西方古典史学使之在许多方面的思想都具有创始性.它所开创的世界整体史观,历史进步史观以及历史时间观等史学新观念,对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基督教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中应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认为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应重返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原初思境。由此,他对此在(人类)的生存进行了论述,将传统的存在论推进至生存的存在论,开辟了“共在”的哲学视域。他不仅对主体性形而上学进行了解构,而且为论述人类与技术的共在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技术以“上手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其整体性和向世界开放的“因缘”被此在所寻视,并促成此在在世界之中建构自己的生存结构。技术的本质,乃是通过解蔽的方式,将持存物连同人类带入到一种无蔽的状态,即进入到真理的发生领域。教育场域中的技术要充分展现解蔽的本质,应在共在视域中反思和重建技术的形而上学根基,即通过探讨和揭示技术的存在与本质来反思人类的生存,实现人类与技术在教育场域中的整体性和谐,进而使人类在通达真理的同时实现本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且深刻的思想家,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有关于上帝的三个问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如何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真理是否与上帝同在。无神论者曾以"为何上帝的世界充满恶和苦难"来质疑上帝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他较早时候对上帝存在产生怀疑。但他倾其一生去思考、探究,寻找答案来反驳无神论者的质疑,最终他找到了。即是人类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求构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并且陀思妥耶夫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帝与真理同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初和谐到对立与紧张,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峻考验,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关于人与自然和解的阐述,对于我们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从各民族和国家单一的历史向统一世界史的转变。使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整体论的复兴"即因于此。由于处境和视角不同,整体论表现出构成论、先验论和生成论的不同类型。这既是其不同构型,又是其历史上的展开形态。作为人类总体命运思考方式之一的全球伦理,即以一种构成论思路展示其"伦理之伦理"的特征。全球伦理的最大优长是真实、开放和突出全球价值,其难处则在扩展、具体推动者、宗教基础和终极目的方面。与之相对的天下体系选择了先验论的思路。它试图以中国原初时代的天下范畴来取代全球或世界概念,并通过"以天下观天下"的方式超越西方从民族国家看天下的思维,因而具有很强的形而上学建构力。只是这一思路既无法协调先验的天下公理与经验的帝国模型的边界对接问题,更无法保证"天下"不再成为霸权,因而最后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种"天下神学"。全球伦理和天下体系的共同困境在于它们囿于还原论的限制。生成论不同于这二种思维而把人类的自我理解由宗教和国家批判引向文明的反思。从文明发展的"大逻辑"看,人类文明史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暴力逻辑合法性的普遍化时期、资本的全球化时期和文明或自由价值的普遍化时期。这大体对应着整体论思维发展的三种形态:先验论——构成论——生成论。文明复兴的基本任务是重新修复已被阻断了的文化自调机制,以共筑的姿态生成和塑造一个新文明。而目前最紧要的,是在生成论的框架内把人们已有的共识组织起来,确立类思维、建构非同一性哲学和推动互美伦理等,以形成一个思考未来、引导实践的初步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对翻译思想独特的阐述在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本雅明的语言观入手,对文中语言与意义、原作与译文的关系以及可译性问题进行解读,从而探讨本雅明对翻译终极目的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艾萨克·辛格的短篇小说以描绘人与上帝的关系为中心,从笃信上帝到背弃上帝,再到重塑上帝.反映出犹太民族的信仰伴随着分裂性与不稳定性。通过梳理人类与上帝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出犹太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宗教的重新认识,表现了辛格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20.
约翰·巴勒斯是美国跨世纪的自然文学作家,他以鲜明的态度反对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受到战争、科学和启蒙主义、经验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他从多方面批判基督教的上帝。但他认为人类必然都有宗教式的情感体验,因此建构了自然神理论来满足人类的信仰需要。"自然神"作为自然与科学合一、感性与理性合一的思考方式,对于当今西方环境美学中科学认知主义和参与美学的调和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