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冲击打乱了中国社会既有的发展秩序,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始发生变革。由于文化历史与传统的原因,晚清的文化变革较为缓慢并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晚清文化民族性深刻地影响了晚清高等教育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晚清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实际上评价翻译作品时,仅仅是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静态和孤立的对比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考虑到译文背后的制约因素,以及译文对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影响,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译文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学交流激荡中,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近代.这种变化左右了中国早期敦煌学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是学术眼界都发生了改变.其研究历程在这个大背景中也变得清晰和富有层次。  相似文献   

4.
作为清代主流学术的汉学,其在晚清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较为明显的时段,各时段均展示出不同特色.道光时期,乾嘉汉学的余绪代不乏人,汉学仍是学术界的主流,但汉宋会通的趋势已日渐明显;咸同年间,作为汉学中心的江南地区,其学术事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汉学的地域分布却在全国范围内有所扩展;光宣时期,汉学学风的地域稍有萎缩,但研究群体依然较大,同时随着甲骨文等新材料的发现和西学传播的加速,汉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5.
6.
晚清:儿童文化研究的新地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儿童文学研究界开始自觉进入儿童文化研究的领地,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学术动向。儿童文学本来就是儿童文化之要素,而且对儿童文化之研究有助于立体地认识儿童文学之发生与发展,有助于整体地审视儿童文学的美学世界。晚清至五四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发轫期,也是儿童文化研究的一个新地带。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的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在晚清时期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渡,留学生对此贡献甚大:率先引进西方进化论的学术观念,促成了中国学术观念的更新;积极推动中国传统学科的改造,使史学、文学等学科向现代学术方向转型,大力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新学科,使中国的学科门类大为扩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雕版、石印、铅印三者的不同印刷技术原理、特点的呈现及其在晚清民初的运用状况的描述,历史地展现了以印刷出版为核心的文化再生产怎样得以展开,又何以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产生改变历史的“物质“力量,推进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媒文化在晚清实现了向现代化的飞跃,在读者群体、发行数量、经营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传媒文化的许多特征,其打破了单纯作为栽体文化的功用和范畴,直接参与到清末社会文化活动中,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开启民智,文化的大众化形成,社会风气的营造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封建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此时的文人大致有激进的、保守的和折衷的三种文化心态;而这三种文化心态又往往以互相渗透的形式体现在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中,决定了晚清文学的面貌。翻译文学是这个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而其中尤以林译小说最具代表性,林纾的翻译活动同时表现了晚清文人在变革和保守之间游弋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
守道与救时是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主要学术特色。晚清湖湘理学群体重视守道,但是却绝不满足于此,而是以经世目标为准绳和归依。在“守道”的基础之上,他们把义理经世作为救世的良方加以提倡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救时”的重镇。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开始了在华第四次传播高潮。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传教士大量入华传教。为冲破来自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阻力,博得中国民众的好感和扩充教徒,传教士们大量举办医疗卫生、育婴慈幼、赈灾等慈善公益事业。尽管传教士们举办的慈善事业,主观上抱有实用主义的传教动机,但在客观上帮助了众多需要帮助的中国民众,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偶像"崇拜的历史.孔子作为"偶像"崇拜最顶级的人格化身,对其思想的认知异化致使中国文化发展史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偶像"崇拜个体,形成了一种强势的"偶像"崇拜的文化现象.晚清文化嬗变的基本趋势是打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形成儒学与诸子学、中学与西学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动摇了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传统"偶像"的至尊地位;晚清文化嬗变的特质是坚持民族主义的文化精神,强化了中学在近代文化学术建构中的价值地位,导致新一轮"偶像"崇拜现象的复现.文化嬗变与"偶像"崇拜的矛盾现象是民族国家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精神现象,也是引人反思的魅惑所在.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与晚清西学东渐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清的“西学东渐”催生出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生在取代外国传教士成为西学输入的传播主体后,“西学东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此西方文化的输入纳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推动着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末西藏新政改革是清中央政府在内忧外患、统治基础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为巩固其在西藏的统治和主权、抵制英帝国进一步入侵西藏,而开展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力图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层面对西藏社会进行改革。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改革的内容措施及改革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来对此次新政改革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部晚清思想史,也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闽都文化在晚清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林则徐是晚清“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于晚清思想开放的启动有引领之功;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成了晚清民主思想的源头活水;严复系统地介绍进化论,为晚清的思想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晚清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除林则徐、徐继畲和严复外,还有许多福州人、或虽籍贯不是福州但长期在福州工作(或为官或经商)和生活、深受闽都文化影响的人,也为晚清思想或社会的开放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热潮,这股热潮也自然波及到潮汕地区。当时有众多的潮籍学子留学外洋。他们满怀救国图强的爱国热情,在国外广泛地吸收新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为祖国的近现代化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社会改革,启发民智,在潮汕地区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上海女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流入上海的花鼓戏中的女性演员为近代上海最早的女伶。髦儿戏的出现促进了上海戏园发展,又出现了专门的女班戏园,女伶开始登上城市戏园舞台,并在不久实现男女同台合演。女伶在上海舞台的出现历经艰难,但由于适应了近代上海娱乐商业化趋势、满足了舞台对女性艺人的需求、顺应了妇女解放的潮流,因而女伶队伍日益扩大,社会影响逐步增强,并折射了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清军武器装备样式驳杂、型号各异的弊端开始凸显,并逐步演变为晚清一大顽症。清政府曾多次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进口不能统一、军工技术以及装备建设思想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20.
晚清小说对"戏拟"叙事手法的充分运用,表达出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的转变,其中蕴含着小说在价值观念、美学特质等多方面对传统的消解,对时代话语的文学表达,也是晚清小说家力图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尝试新的叙事方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