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交际策略的界定Selinker提出 ,中介语的形成和发展受到 5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它们分别是词语迁移、目标语(targetlanguage)规则的泛化、训练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Corder给交际策略下的定义是 :说话者在遇到(交际 )困难时运用的一套呈系统的技巧 ,即交际策略有一定的系统性 ,并非杂乱无章 ;交际策略是在说话者语言知识不足而引起表达上的困难时所采用的 ;交际策略乃是一套技巧 ,技巧运用的熟练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Faerch和Kasper认为 :交际策略是个人在特定交际中解决某问题时可意识到的潜在计划。Tarone在界定交际策略时将互动 …  相似文献   

2.
3.
彭晖 《教育》2007,(9S):58-59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需要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这不但要求学习者能够通过学习获得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要培养文化习得能力。文化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日常交际环境中通过自然地、逐步地、下意识地获得英语文化背景。大量的英语文化信息输入,浸润在英语文化之中,是英语学习者提高文化习得能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克拉申(S.Krashen)博士认为语言习得过程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入手,首先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分析了髟咿习得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适合英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灵活化。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课堂教学有效转型的推动力。本文将具体阐述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基于第二习得理论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能力以及小学生应怎样做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9.
试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看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指导,强调认为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以及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很难完全掌握,因为它不同于母语,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像母语一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经常会受到来自母语的干扰,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语言僵化现象。使用交际教学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提供言语输入与输出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去练习口语,从而促进这门外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应用的普及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输入材料,以其生动,形象,具体等特点营造了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为语言的习得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简析了多媒体在优化有利于的“习得”的英语教学环境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优势的同时也应注重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回顾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进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并着重阐述了它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1.二语理论使研究英语教学的角度发生了转换。2.二语理论促进了研究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3.二语理论使英语教学界对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4、二语理论促使中国英语教学真正落实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想。5.二语理论改变了英语教师对学生语言错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十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介绍,对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评论和预测。同时本文还对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作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并对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推动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张咏 《考试周刊》2009,(49):81-82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很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虽然习得母语与学习外语在环境、方法、年龄等方面有很大差别,但也存在着共同之处,即人是语言的学习者。如何运用语言习得规律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外语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英语交际障碍的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正在逐步引入到英语教学领域,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最广泛的学习资源、方便的学习工具、灵活的学习策略。借助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虚拟平台——网络英语聊天室在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方面的优越性来研究二语习得,这对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输出意识和输出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对基于功能主义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的解读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常略作SLA)是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习得环境和习得规律以发展第二语言或英语能力的过程,期望由此得出的成果能有助于语言教学(J.Richardset al:1985)。由于作为表意工具的语言具有双重属性,即内在属性(指语言所具有的规则体系的形式结构)和外在属性(指以人际交流与沟通为目的的语言功能),所以出现了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的不同取向(目前,对第二语言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学习者所学语言的本体特征、学习者外部因素、学习者内部机制和语言学习者自身…  相似文献   

18.
潘炎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6):119-119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Arnold & Brown,2000)。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19.
黄羽 《华章》2011,(22)
任何一门语言都不是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它是植根于某种特定文化之中,本文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克服文化负迁移现象带来的第二语言习得障碍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论认为,人主要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接触或语言的输入,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语言。20世纪50年代,N.Chomskey提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应于语言学习的"语言习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