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将隐蔽心理战视为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先后出台了NSC4/A、NSC10/2、NSC59/1、NSC10/5等文件,确立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基本框架.艾森豪威尔执政后,又出台了NSC5412/1和NSC5412/2号系列文件,扩大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范围,强调了对外隐蔽心理战在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由近年解密的美国政府文件材料可管窥冷战初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考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实施过程和效果,揭示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的阴险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和越南战争结束这两件事,影响了美国战后近30年的整个亚洲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对越政策是继续实行遏制政策。  相似文献   

3.
NSC5405、NSC5612/1、NSC5809和NSC6012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指导纲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政策的目标核心是"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防止共产主义势力扩展的重要防御阵地"。这个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向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扶植和培养当地的反共势力,避免与共产党国家发生正面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4.
纷纭复杂的外交政策问题以国家利益为焦点便可以变得有条有理,只有用国家利益的概念才能解释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界定,分析美国国家利益确定的依据,最后阐述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后期,美国不仅完成了地缘的确定,而且一举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第一工业大国。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期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与联邦政府重视农业生产,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实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引进和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劳动力有着多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974年葡萄牙政变后的非殖民化政策使其殖民地安哥拉出现了统治权力弱化并爆发内战,美国高层将安哥拉内战中的人运视为苏联在安哥拉的代表,极力扶植人运的对手解阵与安盟,防止苏联在这一地区内势力的扩张。本文依据近期解密的美国档案文献和相关史料,对美国介入安哥拉内战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考察,并将这一过程放在全球冷战格局的背景下以展示多种力量互动的"国际史"特征。  相似文献   

7.
纵观美国外交政策史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之间的争论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本文通过评析四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揭示美国国内政治思潮与外交政策的互动性 ,为把握未来美国外交政策提供宏观上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1960年日本"安保危机"之后的困局促使美国对日政策从"占领者"心态向"平等伙伴关系"心态转变。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日关系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美国对日政策仍带有很强的"占领者"色彩。肯尼迪时期,美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着手调整对日政策,采取了"单边"贸易自由化、美日事前协商框架等政策,开始向"平等伙伴关系"转变,试图重构美日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肇始于杜鲁门政府,成熟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从战后初期美国中东政策形成过程来看,它的目标具有多重性.首先,“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扩张,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的蔓延,这是美国在中东最直接、最突出的目标;其次,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这是美国中东政策中应有的既定目标,是其中较为隐蔽的一项内容;第三,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6 0年代末期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美国的攻势战略不得不适时加以调整。尼克松主义就是这种调整的直接产物 ,它是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一种全新的手段 ,是美国对外政策由攻转守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观点,阐明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冷战战略的不断演变,演变在何处,这种演变在实践中运用如何,以及是否达到了演变的预期效果,从而揭示国家实力对国家战略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手段的正确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战后初期,美国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的状态,美国对南斯拉夫根本不信任。苏南冲突的出现,美国认为有了可乘之机,逐步地改变了对南斯拉夫的态度,加大了对南斯拉夫的援助。美国此举有其自身的考虑,他试图利用此次机会,在苏南关系中打入楔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以在冷战中取得优势。同时这种政策对苏联集团和南斯拉夫的内政外交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是美国政治市场进入均衡的产物, 决定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仍旧是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形成的过程中, 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其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的走向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利益集团有着各自不同的集团利益和相异的组织结构、交易费用及经济实力, 他们在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中也就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由于政治市场上存在着一般选民的理性无知和特殊利益集团的理性, 美国政治市场上的政治均衡往往出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其净收益最大化水平时, 这种􀀂 供给过度 反映在对华贸易政策上, 就是政治因素超越商业考虑, 从而决定了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不会是一种帕累托最优 。  相似文献   

14.
一国的对外政策是决策者根据国家利益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决策者制定外交政策又是处在一个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从而使得国内政治影响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从美国来看,其国内政治中的宪政民主、治理机构、利益集团等因素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从一个值得援助的“战友” ,到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 ,从阻止中共取胜 ,到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 ,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 ,不断地调整对中共的政策。这种调整与新中国第一个外交战略的制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49年通过的NSC48/1等一系列文件反映了杜鲁门政府对日占领政策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对美国的对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开始从朝鲜半岛进行战略收缩,对朝鲜的援助也开始以经济援助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一战后美国的欧洲战略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对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以解决德国赔偿问题为核心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战略。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日益受到美国的重视。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是确立和维持意大利的亲美反共,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参与政府而落入苏联控制。为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在1951年确立一项对意大利的全面心理战略计划——"消磁"计划,通过各种隐蔽加公开的心理战手段,消除意大利共产党对民众的吸引力,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参与政府。由于意大利政府的不合作,该计划当时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杜鲁门之后历届政府实际贯彻了该计划的大部分行动建议,最终帮助美国政府实现对意大利的目标,意大利共产党始终未能参与政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地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上确立了地方本位课程政策取向。该取向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政策制定模式、课程决策模式、课程开发机制三个方面。地方本位的课程政策有其本身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反复强调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国家统一的教育意志,体现出美国课程权力的渐进上移即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