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79):38-39
概念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鉴于以往的概念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和句子层面,本文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界面着眼,对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初步探索。从语篇的层面研究概念隐喻,不但可以揭示概念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从而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语篇层次上,隐喻是一个命题,引导人们按一定的隐喻模式组织语篇,帮助人们自下而上地认知概念和事物的本质。语篇层次上的认知是动态的,系统、连贯的语篇通过概念系统化和语义延伸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3.
在语篇层次上,隐喻是一个命题,引导人们按一定的隐喻模式组织语篇,帮助人们自下而上地认知概念和事物的本质。语篇层次上的认知是动态的,系统、连贯的语篇通过概念系统化和语义延伸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4.
隐喻可体现为词、短语或句子,也可体现为语篇.从语篇的层面去研究隐喻不但可以揭示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连贯性,从而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自从韩礼德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以来,语法隐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语法隐喻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其中,语篇隐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几乎从没有明确地谈论过语篇隐喻,他也没有把语篇隐喻纳入到语法隐喻的系统当中。然而,许多对语篇隐喻感兴趣的语言学家一致认为:除了概念隐喻和情态隐喻之外,语篇隐喻也应该被包含在语法隐喻系统之中。基于韩礼德的一致性理论和意义进化理论,作者建立了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的综合模式,该模式表明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包含两个过程:语篇化过程和隐喻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商务英语中最为常见的三种语篇memo,letter,report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语法隐喻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商务英语语篇中概念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名词化、过程转换、小句降级和逻辑隐喻。其中,名词化是最突出的特征。而名词化本身有四种不同的实现手段。本文丰富了隐喻的研究,并为讨论建立不同体裁的语法隐喻模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电子商务战略》中的概念隐喻实例为佐证,阐明汉语电子商务语篇中概念隐喻常见的五种隐喻模式:战争模式、健康模式、饮食模式、角色模式和液体模式。同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此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特性,从而加深、提高对概念隐喻的理解与认知。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篇隐喻体现形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们通过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使不同概念相互联系的方式或机制。隐喻的本质是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语义特征,因此隐喻研究不能停留在词汇层和句法层,还应该从语篇层面来研究。在语篇层面上,隐喻可以通过其框架功能有效构建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10.
李超 《林区教学》2011,(2):47-49
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即纯理功能。人们在交际时通过这三大纯理功能产生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每种意义都既有其非标记性的表达手段,又有标记性的表达方式。韩理德称前者为"一致式"表达,后者为"非一致式"表达,即语法隐喻表达方式。与三大纯理功能相关联的语法隐喻分别是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11.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名词化是概念隐喻中词汇语法层次上的隐喻,通过名词化,过程、特性、环境、小句等都可以由名词来体现,名词化在书面语中,尤其在科技英语中大量存在,分析了名词化的结构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3.
蔡萍 《海外英语》2012,(14):133-134,148
Metaphor is a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always realizes its value within a certain context.Metaphor uses words to indicate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ir literal meaning-one th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other so as to suggest a likeness or analogy between them.A metaphor can easily be seen as a bridge which links and comprises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the familiar and the unfamiliar.Some people hold that metaphor tends to be seen as a way of coloring the ordinary plain language.Meanwhil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metaphor is regarded as a way of experiencing the world.An analysi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 translation will help to strengthen ou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s well as different cultur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taphor,correspondences and several techniques in metaphor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且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重要工具,它深深的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毫不例外,在新闻媒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将提供一种对新闻中隐喻进行分析的方法,并对新闻中的隐喻对新闻本身的影响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5.
隐喻统领、左右着艺术思维。隐喻思维是艺术的形而上层面的东西;隐喻与意象密不可分。隐喻艺术思维就是艺术家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对象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含另一对象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超常教师的思想素养、能力素养、知识素养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出我国目前超常教师普遍重视创新、关注师生共同成长、逐步重视课题研究等良好现象。但由于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致使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需要从更新专业培养内容,实行超常教师的准入、考核认证、退出机制等方面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超常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隐喻在人类语言与认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联想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概念语法隐喻作为隐喻的一个部分,对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在德育过程中,不同的"话语模式"作为"隐喻"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不同的德育范式。德育学有三大基本范式:一是崇尚道德绝对主义的"规范德育论","听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进行"价值灌输",教会学生"服从";二是崇尚道德相对主义的"理性德育论","说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秉持"价值中立",教会学生"选择";三是崇尚道德"重叠共识"的"交往德育论","对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进行"价值介入",教会学生"协商"。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股市交易被“网络游戏化”以后,为了更准确把握抽象的交易现象,人们使用了大量的隐喻表达。本文试对股市语言中的隐喻实例进行收集分析,并初步归纳股市语言中隐喻现象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