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社会中,社科期刊的编排规范化是使其承载的信息更快,更好,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的基础。在执行编排规范化的过程中,社科期刊编辑应该创造性地运用相关规定,编排规范化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注重文科实验室建设,促进人文社科发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了实验室功能不能正常实现及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滞后,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注重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促进人文社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五大不足。柔性管理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因此,在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应建立柔性管理模式。文章最后探讨了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柔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已成为当今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也是一个对发展我国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研究成果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在如何有效地利用社科研究成果,推动人们思想解放,创造有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存在重大的缺陷。社科研究成果转化是一个动态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科研机构和社会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研完成果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微观机制,又要求政府通过转换职能建立起研究成果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宏观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多少和优劣是对一个人或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科学水平高低的反映 ,而正确评价和奖励科研成果 ,是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性 ,多出成果 ,出好成果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社科成果评价中存在的利益扭曲、非科学因素的干扰 ,应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CSSCI合著论文看我省人文社科研究的科研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合作研究是人文社科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合著论文是合作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年收录的责州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合著论文的数据资料,从合作程度、合作规模、合作形式、合作地位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省人文社科研究中科研合作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科研合作提高我省人文社科研究水平及对合作研究成果中“署名不实”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出版界参考文献著录虽然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社科学术期刊界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却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国家标准忽视了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自身的特点,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从有利于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角度来看,社科学术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应当规范化。在社科期刊引证文献著录形式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社科期刊界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参考文献的不同体例,正确认识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与文献检索、利用与评价的关系,促进相关规范或标准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宇 《巢湖学院学报》2001,3(4):107-108
社科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数字用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其原因1、传统数字用法体例的影响;2、新旧规范之间不一致;3、编辑编校的失误.为提高数字用法的规范化,应采取以下对策1、进一步增强数字规范化意识;2、阅读和正确使用国家现行的标准原文;3、强化编辑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4、建议强化对<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实施管理与培训.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真理和发现规律的职能,更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指向。社科研究成果多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思想、策略被成果使用者所应用。这种特殊的应用方式增加了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难度,也给地方高校的社科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地方高校要破解社科研究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瓶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所决定,其成果转化的途径与机制与自然科学成果有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本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进一步论证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并在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提出转化的建议方式,以期对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的转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是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但目前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和解决的问题。院系在执行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发挥院系组织规模小、管理纵深短、组织管理灵活等的优势,主动创新,制定本院系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与学校有效衔接。这既是实现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活动,也能实现高校、院系、教师三方最大合成效能,从总体上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工作水平和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12.
胡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3):126-128
社科论文摘要是一次文献作者撰写的,用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简明而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社科论文摘要具有导向、索引、基础作用,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客观性、简明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社科论文摘要撰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深刻把握论文摘要的特性,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作过多的解释评论等。通过探讨社科论文摘要的作用,特性以及列举范例,提出了社科论文摘要的撰写应突出独立性和自含性;重点反映作者论文的创新之处;采用第三人称写作;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等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校科研(社科)管理规范化内容的几点思考杨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系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组织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规范化既有利于高校集中科研力量,也有利于培养新的研究力量,还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组成以学科为主线的...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天津电大学报》2009,13(1):73-73
《天津电大学报》为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包括:“远教探索”、“调查研究”、“教学园地”、“管理空间”、“社科平台”等。为提高办刊质量,实行规范化管理,我刊对来稿作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籍管理是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怎样实现学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人性化,成为摆在学籍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文章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学籍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人性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宇 《巢湖师专学报》2001,3(4):107-108,112
社科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数字用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其原因:1.传统数字用法体例的影响;2.新旧规范之间不一致,3.编辑编校的失误。为提高数字用法的规范化,应采取以下对策:1.进一步增强数字规范化意识。2.阅读和正确使用国家现行的标准原文;3.强化编辑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4.建议强化对《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实施管理与培训。  相似文献   

1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2-0318 CN 44-1572/Z)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从2009年起,本刊已改为双月刊,其中2(3月)、4(7月)、6(11月)各期主要刊发人文社科和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人文社科栏目主要刊登经济、管理、文、史、哲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既重视基础理论,又强调理论研究为决策和管理服务,突出应用性特色,主要的栏目有如: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研究、经济研究、管理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外语研究等;教育·教学栏目则主要报导教育、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主要有出版管理部门各级各类评奖,教育主管部门的“名刊”、“名栏”工程,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以及基于核心期刊研究的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但当前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泛化、期刊评价研究方法亟须改进、评价研究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完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对期刊的负面影响等。应构建包含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信息供给和期刊评价功能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信息平台,平台的构建应坚持正确的评价方向,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并完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术月刊》2011,(8):F0004-F0004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有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期刊和报纸上精选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专题期刊。在信息冗余时代,《复印报刊资料》客观上已经兼具资料与评价功能,成为评价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和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水平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文自学指导》2011,(5):F0003-F000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有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余种期刊和报纸上精选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并按学科门类进行分类、编辑、出版的二次文献专题期刊。在信息冗余时代,《复印报刊资料》客观上已经兼具资料与评价功能,成为评价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和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水平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