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先后实行国有国营,国有企管和国有法人经营的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沿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寻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过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政府干预导致产权转让的非经济性目的较强,产权制度扭曲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中介组织不健全导致对转让资产的评估不规范,资本市场不健全限制了产权转让的速率,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产权转让不规范,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导致产权转让顾虑重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资产的有效配置。为此,我们要明晰产权,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奠定基础;优化政府经济行为,为产权转让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企业产权转让的法制环境,促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规范化;促进资本市场建设,推进企业产权转让进程;培育和拓展中介市场和有形产权交易市场,为产权转让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解除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有三大障碍,即思想认识障碍、企业原生障碍、社会基础条件障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以产权变革为核心,实行政企分开,卸掉历史包袱。同时,必须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必须精简政府机构,加强法制建设,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基本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共同治理是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国有企业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必然条件,是激励经营者有效行使其生产经营决策权、管理权的根本保证,是确立劳动者的企业主人地位、激发其献身精神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本总结,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产权制度在出资人,法人治理结构,资产责任、职业经营等方面不到位,批驳了“明晰产权就是搞私有化”的观点。论述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产权制度与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必须从改革产权制度入手 ,构建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产权涵义分析出发,对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国有产权有益分解与有机统一的看法及思路,并对实现产权分解操作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构建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9.
关于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的 ,只有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在采取公司制经营国有资产、重构国有资本所有权的基础上,构建以国有资本法人交叉持股形式占主导地位、大力吸收和发展社会资本为重要组成部分、内部职工少量持股再造职工主权机制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框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虚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坚持三个效益并重,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破解制约集体林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解决集体森林和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林权制度改革中要处理好与林权制度稳定的关系、与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院校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观照下,应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式(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程式),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论证,从而直接服务于该校管理决策的一种研究范式。分析院校研究的实质和我国高校中高教研究所的功能,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有效开展院校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即以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有企业是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而设立和存在的。公有制的性质和目标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和一般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社会责任外,还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社会责任。正确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理性回归我国国有企业应履行的双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大学发展与大学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大学发展,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大学发展是自主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大学确定自己行动路线的自由和自主办学权力,但要把这种自由和权力转换为促进大学发展的机制,还必须有赖于一整套制度创新。鉴于我国长期来的外控制度传统,从外控制度向自主制度转换,对于促进我国大学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创新:风险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性风险社会背景下,对制度创新进行风险研究,对更加自觉、合理推进制度创新意义重大。在制度创新与风险的关系中,一方面,制度创新是对风险的应对、规避、化解,风险是激发人们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因;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本身又存在风险,可能使风险放大、总体化。在制度创新与风险的辩证互动中,发展是制度创新的目的,生存是制度创新的底线,整体存在、整体能力的可持续是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术期刊界当前不仅面临数字化转型,也需寻找实施体制改革的具体途径。实践探索表明,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实施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推动顶层政策创新。底层制度创新和政府制度设计相结合是优化我国期刊体制改革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消费正经历着消费水平、消费体制上的双重转变,消费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形态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启动市场,刺激消费需求。扩张消费需求关键是对传统的消费制度安排进行创新,在消费领域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三方面的制度创新已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必须用制度协调生产和解决生产之间的冲突。客观分析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社会公共组织,危机已经成为高校一种存在的常态,所以危机决策成为高校亟待研究的前沿课题。高校常规决策中存在着如纵向的机构权利划分、横向的部门职能配置、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制度和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性因素,而这些因素却不能适应危机环境,给高校造成重大隐性危机。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中心、改进行政职能的配置制度、强化监督制度和完善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改善目前面对危机的制度缺失状况。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危机中的大学制度创新--"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9世纪德国大学和20世纪美国大学的兴起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是指在国家危机中催生的、一种比既往模式更能有效运作的知识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因此是大学组织在制度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