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子姐姐: 您好!为什么人们会讲一套做一套?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我觉得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有一个交往5年的好朋友,我们都是对方的知己,无话不说,一起上学放学,感情好到不得了,在别人看来,就像是姐妹一样.  相似文献   

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六年级了。现在,我无奈地面临着分班,四年的友情,就这样面临离别。当看完贴在墙上的分班名单后,有人笑了,有人默默低下了头。想起刚到原先这个班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如今大家就要离别,或许不该说离别,大家以后还会常常碰到呀,可我担心会不会有一天大家形同陌路。新学  相似文献   

3.
痛苦的游戏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正在某个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的朋友提出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他发给每人一张纸片,请大家在上面写下五件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爱情、朋友等。最后他再三强调:大家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相似文献   

4.
山羊是动物界的贫民,它善良而单纯。它虽然地位低微,但是它有自己的追求。它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偶像,把偶像当成了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在山羊看来,没有树立自己偶像的动物是缺乏热情和思想的动物。  相似文献   

5.
自己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这大概也是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事情之一吧。在听《以父之名》被我爸莫名其妙吐槽的时候,觉得他真是讨人厌,并发誓我以后一定不能成为这么讨厌的人。没成想,不经意间还是在我表妹面前做了这样的人。在我的中学时代,周杰伦正红得发紫,每当我用家里电脑的音响放他的《以父之名》,我父亲总会在那段尖叫的前奏响起的时候大声抱怨:"我真不知道有啥好听的,鬼叫一样。"后面想来,我当时的反应比较微妙,是一种夹杂着"你  相似文献   

6.
徐曼 《小学生》2006,(2):50-53
我叫沈涵,还是个学生,可是大家都说我的脾气很坏,因为我常常跟同学吵架,因为我的脾气很不好,所以很多两党都不愿意跟我交朋友。虽然我知道这种坏脾气会让我没朋友,可是我就是没办法控制我的脾气。我很想改一改,但是我该怎么做比较好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的脾气不要那么坏呢?  相似文献   

7.
痛苦是……     
刘燕敏 《良师》2011,(12):11-11
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造物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人生的许多道理,不是靠聪明能够理解的,要靠痛苦后的彻悟。 痛苦是造物主对人类最隐匿的一种恩赐。它的到来,有时是对幸福的提醒,有时是对天才的暗示。被用作提醒的时候,是让你不要偏离幸福的法则;被用作暗示的时候,是告诉你,你正担当着横空出世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祖母的院子里有一棵法国梧桐树,不知何时起,在那棵树根下便有了隐隐的一点绿,之后那股绿就向那棵梧桐树的树冠不断前进。直到有一天,那根藤包围了那棵树。  相似文献   

9.
孟磊 《新读写》2012,(3):35-35
过年了,家人去买了副对联,横批是“一帆风顺”,这或许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愿望,可愿望越是美好,越是宣告了它的难以实现。人的一生难免磕磕绊绊,失望、逆境与痛苦终将伴随人的一生,所以人们必须面对。  相似文献   

10.
痛苦的意义——论痛苦教育与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辉 《高教论坛》2006,(4):137-140
痛苦是生命的必然和本质,它是人在寻求人性的丰满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产品,因而它在审美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有效实现美育本质;(2)成就自由丰富的审美主体;(3)发挥当代美育的人文导向功能的重要手段。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痛苦教育的实施应采用:(1)正确认识悲剧人生观;(2)培养理性审美能力和审美态度;(3)体验和创立痛苦的审美培养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4月9日睛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千百年的轮回,千百年的超脱,千百年的梦中注定。也许,生命的意识就在于发出光亮后的泯灭,在于辉煌后的遗忘。梦里的千回百转,梦里的星光灿烂.都在挥手问化作尘埃。或许每一颗星的命运都短暂,都无法逃脱梦幻的底线,冥冥之中,在轮回里撰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痛苦的情感体验是最持久、最深刻、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内驱力。从文学史上看,从对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中,我们均找到了其存在的真实性。根源在社会,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之中。也正因为此,文学反映的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文学得以与人类永存。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阅读”。周恩来年少时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相似文献   

15.
是多是少     
勇俭 《少年读者》2008,(1):77-77
地点:教室里。 人物:“小数学迷”小明、同学们、王老师。 (幕起)教室里同学们围着黑板吵吵嚷嚷,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6.
真实案例:小豪,中学生。家人发现他最近一年来有些反常:放学后不出家门,很少和同学来往,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而且老是拼命洗澡、洗内裤。父母反复问他原因,小豪诉说他感觉身上有臭味,特别是下半身。  相似文献   

17.
回味痛苦     
照心  歌德 《高中生》2013,(24):15
痛苦留下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就变为甘美。  相似文献   

18.
我们家是很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弟弟永远是家里的焦点。从小到大,弟弟受的宠爱也最多。即使做错事,也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而我为了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关注努力地学习,拼命地拿高分,却终究还是一场徒劳。  相似文献   

19.
常永梅 《初中生》2008,(7):10-14
“因为痛苦,所以幸福!——站在演讲台上,对着礼堂里数千名老师和同学,我开始自己的演讲。其实,就在赛前几分钟里还有同学劝我换个题目。在她们看来,‘痛苦’和‘幸福’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感情,是不可能存在因果联系的,甚至是一种矛盾。她们的分析固然有她们的道理,但我没有接受她们的建议。当然,这并非固执,  相似文献   

20.
李朝霞 《湖北教育》2006,(12):17-19
●片断一:感受“爱是人生的营养”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学生成长录相 (视频播放本班一同学由婴儿到初中时期的成长录相) (学生边观看边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