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黄利萍 《广东教育》2007,(12):148-14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依据这些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活动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促进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成长。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身智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兴趣,正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对其自学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知识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社会将是学习型的社会,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认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会学习,会自己学习,那么学习的能力就凸现出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一部优美的生活画卷:突出生活主题提炼,以话题展开,取代理论铺陈;在行文过程中力求体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注重人文陶冶和思想启迪,可读性很强。但在教学中特别在公开课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有的老师不用或少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包括案例、相关链接及思考题等),一味追求自己编制的情境或素材,忽视了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导致学生对教材充满了陌生感,平时也不读、不看,从而对基础知识一知半解;思考缺乏了基础,必然没有深度。因此,回归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课阅读能力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新形势下,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再加上我市开卷考试,分值不高,因而多数家长不重视,不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也不感兴趣。近年来,无论城镇教师还是农村教师都感叹思想品德课越来越难上了,学生似乎越来越难教了,班级里后进生似乎越来越多了,造成了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普遍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学生能力已被摆在重要位置.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在教学中心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对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芳 《江西教育》2006,(11):22-2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情,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上有所作为。本文结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特点:“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它不能仅仅通过做练习、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还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的有关内容之后,在实践中面对真实的境遇和冲突所做出的自主选择和自觉行为,这种选择和行为的优化,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0.
要想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挥语言魅力;搞好课堂设计,培养思维;在活动课教学中动手动脑.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作业是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巩固、深化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业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学记》中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惯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明确提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9月秋学期始,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模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闭卷考试变为开放性考试.学生可以带教材进入考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科学的答题方法,及时应对课改的新思路。开卷考试以阅读材料形式出现的题目较多.学生必须读懂材料才能准确答题.这一改变要求学生必须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阅读方法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仅止于“知”,没能把“知”转化成为“信”和“行”,从而不能完整地达成课程目标。这是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培养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角度,对如何有效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是完全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使得大多数学生形成了一种定势——政治课枯燥、乏味。于是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随着课改的出现,素质教育的提倡,要求把“填鸭式”教学改成“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是否感兴趣。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我就从如下几点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如何从刻板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笔者就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些粗浅探讨,谨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李宏 《教育革新》2010,(1):37-38
听说读写能力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仍然大有作为。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多的是手段。教学的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的焦点就是内容,而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就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