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识记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 [致误统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确定的一个考点是“能识记文学常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这一考点在2002年之前,被列为必考内容,2002-2004年均被列为“不作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语文》2006,(1):10-15
(一)识记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 [致误统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确定的一个考点是“能识记文学常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这一考点在2002年之前,被列为必考内容,2002-2004年均被列为“不作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3.
[考试标准] 《课程标准》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近年来主要针对以下要点出题: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出处;3.作品中的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背景及作家作品相关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在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初中史料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方法,因此对于史料的选择也应当在可靠的前提下注重可读性。报告文学作品的特点是兼具文学性与真实性,可读性强,且兼具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西行漫记》作为报告文学作品的代表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被用作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由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历史“神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化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徐颍 《天津教育》2023,(10):47-48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短评主要是针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和分析,可归于议论文教学。文学短评写作贯穿于高中语文学习全过程。在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等多个任务群都有关于文学短评写作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写作资源、写作知识与写作情境。同时,文学短评写作也能促进深度阅读,读写相互交融,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6.
刘振琛 《东吴学术》2022,(1):156-160
近年来,《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的作家访谈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价值开始被研究者所注意。其新作《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因舒晋瑜深厚的文学功底、专业性的设问以及被访者思考的深度,无愧于“深度”对话之称。面对当代文学研究史料难求的现状,《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以其“现场性兼具史料性”的特质使此书具有了“口述史”的史料价值。而本书还因涉及作家作品与地域性的关系、“女性主义”、“主旋律作品”等当代文学研究中颇具时代性、争议性的话题,成为透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教学可以依据“文学四要素”架构,从读者与文本、作家、世界以及自我这四个维度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思辨性教学,从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思辨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描述中提出,此任务群研习“旨在大体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后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语文学习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史传文教学,宜在开掘作品文学价值中锤炼学生的“语用素养”,在挖掘作品史学价值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在深味作品的文化价值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的“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而教学目标4则要求“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笔者也对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了探究,现在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百花园     
“名片”——学生的好帮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把一些作者的姓名、朝代(国籍)、作品张冠李戴,有时还会把“诗人”当成“作家”,把当代的作家当成现代的作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为“作家们”制作“名片”,把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主要作家及作品制作成“名片”,分类保存,每到复习时就让学生取出来查阅,十分方便,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下面的“名片”展示给大家,希望它也能成为你教学中的好帮手。正面背面现代作家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原…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所提供的场景,既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作家虚构、想象的产物。作为课堂教学语文课,老师可以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便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如果要一一对应地对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进行“演示”,忽视作品的虚构和作家的想象,乃至作品中有意形成的“空白”,千方百计地找到其“破绽”,则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乃至文学欣赏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千古文章未尽才──海明威创作伦略石家麟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个不容等闲视之的作家。海明威是二十年代美国重要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执牛耳者;他在作品中创造的“硬汉性格”对西方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都有着历久不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的骨干,他的创作可以说与先锋文学的发展同步。他的作品始终呈现出“偏离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表现为对人的存在属性的书写。”也就是说,在余华以前,中国作家对人的困境的关注,只停留在人的社会属性(如“伤痕文学”)和人的文化属性(如“寻根文学”)层面上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乡土化”即:加大地域乡土作家的份量,以其亲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地域性因素,以其差异性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从地域文化角度剖析作家作品,拓宽研读文学的视野。而“立体化”即是强调“博物馆意识”、“大文学史意识”,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单一讲述变为讲述与图像、音像、实物、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6.
“前度刘郎今又来”,2005年,“文学常识”又将重返高考舞台。本能力点的要求有三: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块,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该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记忆。建议广大考生着眼教材,以“本”为本,把文学常识的复习备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意图】比较,是改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前辈学者一再强调:“将不同作家的同一文学样式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特点,也是一个有效的作深入理解的方法。”(萧涤非先生《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可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是很必要的。大概从谢灵运开始,涵咏山水,成了词客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因此,从古今景语嬗变的复杂的历史现象着眼,通过对有一定联系的具体作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古今景语继承与创新的渊源关系,得其三昧。这对于学习语言、加强文学修养,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比较阅读法,将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纵向比较。把不同作家不同作品或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更易于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性,从简单的思维活动走向复杂的思维活动。下面以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同期作品,《赤壁赋》(以下简称“赤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念文”)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将两文作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9.
“迷惘的一代”和“伤痕文学”这两个文学流派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有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动机。“迷惘的一代”作家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一些作品作为经典和名著而留存下来;“伤痕文学”由于思想性上欠深刻和艺术手法的幼稚,很少有作品作为经典留存。  相似文献   

20.
夜班部长     
本期的“精彩全接触”,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幻作家安娜·利诺纳波丽的《夜班部长》。这篇作品是科幻与现实的巧妙合融。传统的文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可以“借古讽今”,此文让我们知道科幻作品可以“借未(未来)讽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