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又称运动密度)指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它受教材、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学生的体能技能储备、体育课堂教学纪律、教师驾驭体育课堂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钱明星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武术:手型、手法和步型动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练习密度是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没有足够的练习密度,体育教学就难以达成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目标。不少中小学的体育课看上去非常精彩,但因缺少了对课堂密度与练习密度的测定与分析,也就缺失了对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监控。一、测定1.课前准备。根据体育课练习密度测试与评价相关的内容,绘制相关数据的记录表;准备测量用具:计时秒表、文件夹、  相似文献   

4.
<正>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评价中对1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妥,意在提高1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以确保体育课的实效性,而"少讲多练"意在保障学生的练习时间。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落实合理的练习时间和练习密度密不可分,在体育课中如何做到"少讲多练",还能确保达成教学目标,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皇甫屹春 《精武》2013,(21):45-45,4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体育课首先是要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尤其是要增加学生参与较为剧烈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不少高等学校从二、三年级开始开设专项提高课。顾名思义,专项提高课当然要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然而,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从理论上来说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不矛盾的,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如果处理不好,在练习内容、练习密度和练习时间的安排上,都会产生许多矛盾,因而,不仅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且也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中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遵循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学生发展身心特点和现有水平,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特点,组织体现小学趣味化的练习方式,合理把握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教会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把握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结合不同项目、不同班额等合理把握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充分拓展课内外练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体育系普修足球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统计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课中增加有球练习密度为实验手段,结果发现,增加有球练习密度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触球次数增加对技能形成的加速。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与实施以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通过sofit课堂系统观察发现,学生身体活动走和跑(或剧烈的) MVPA运动参与时间占比未达到国内外相关建议和要求;体能活动占比最高,技能练习占比较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占比也较多,游戏活动和其他所占比很少;教师干预行为方面,促进课内或课外的身体活动、体能占比相对较好,对身体活动、体能无促进的也有一定比例。体育课堂平均运动密度和平均心率不达标,学生整体练习密度需提高。教师要围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把握好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充分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练、赛”课堂模式,课堂增加学生学习结构化运动技能、比赛展示的时长,减少、提炼学生体能练习的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组织,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等,增加学生课堂练习的密度和运动的强度,达到健康课的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要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比赛因其趣味性强、竞争激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如果运用合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运动技术、技能的运用和形成,增加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课的效率;如果运用不当,把握不好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会导致学生为比赛而比赛,忽视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 ,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运用技术与技能是主要任务。但是 ,目前人们只注重主科的学习 ,副科几乎无人去想。学生上体育课 ,如果是球类 ,还能玩一会 ;如果一上跑或一些基本技术内容 ,学生兴致全无 ,课堂学习枯燥无味 ,练习密度、强度更无法保证。一堂课只有 45分钟 ,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 ,只有加大练习密度和负荷强度 ,才能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果。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怎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何合理调整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强度 ,提高课的练习效果 ,是我们当今研究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一直在…  相似文献   

12.
邹旭铝 《体育教学》2013,(10):18-19
练习密度预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体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合理地预计课时的练习密度,能有效地保证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本文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的部分教案为案例,分析练习密度预计不当的现象并提高改进方略。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明确指出:“体育课应以实践为主,重视实际的锻练。”为此一堂体育课中,学生操练的时间,即练习密度(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大课中的练习密度问题,就我个人平时教学的体会,试谈下列几方面,以作商讨。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一堂课要充分利用时间,必须周密考虑课中各个环节的安排,合理运用时间,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田径仍然是高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它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基本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学生反映,由于田径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较小,他们并没有真正达到提高素质、掌握技能的目的。练习密度是检验和衡量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是以复习学过的教材内容为主的课。这种课的内容一般是动作较复杂或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多课时完成。相对新授课而言 ,其特点 :一是在相同时间里复习的内容多 ,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加突出 ;二是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提高 ,要求教学方法更有新意 ,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三点体会 :一、注意精讲多练复习课要抓住运动技术技能的关键点 ,进行归类整理、理性分析、重点提示 ,并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 ,增加练习次数的练习密度 ,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更好地改进动作 ,掌握技术 ,解决难点。精讲时应该讲重点、讲难点、讲要…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增强离不开大密度的练习和适宜强度的锻炼,"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运能技能掌握和体能增强的问题。自该理论提出以来,部分地区开展了先行先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体育课练习密度的认识与思考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其受教材、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学生的体能技能储备、课堂教学纪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统一。当然,练习密度过低,肯定说明课的设计有问题。金钦昌老师编写的《学校体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合理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在30%50%之间;美国的SPARK课程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立定跳远”考核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的运动负荷量和运动密度上不去,课的内容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验内容,又能提高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使学生觉得考核课上得有意义且丰富多彩。经过实践,设计了一种考核课的组织方法。一、考核课的基本部分内容安排1)测立定跳远。2)抱球接力跑。采用集体进行不分组的形式。课前先在操场上画好测验线:男、女生的测验标准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标准来划定优、良、中、差的。标准线的长短,要根据班里人数多少来定,见附图。二、组织方法以三…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纯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它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加强课堂练习才能提高技能、发展素质、增强体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予计课的练习密度是在课前进行的,是教师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气候条件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的。估计得越接近实际,其科学性越大,就越能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0.
影响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秀香 《体育学刊》2003,10(2):89-91
针对目前高师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效果出现滑坡的现象,分析与探讨影响田径课运动技能教学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学生自我练习能力差,身体素质差和课余自主练习时间不够,练习条件不保证,学时少等因素程度不同地影响着田径课教学效果,提出有关提高高师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