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要构思一堂好课,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众所周知,体育课是技能课,学生在练习中要掌握技术、运用技术。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迥然的。笔者就一节评比课从准备活动、主教材的练习手段、主教材与辅教材间的相互联系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听课后的感悟(表1)。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观摩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之后,感触颇深,特别是对如何提高器械体操课的练习密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一、内部挖掘内部挖掘是指在主教材的教学中想办法提高课的练习密度。(一)精讲精练"精讲精练"是指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和记忆,提高讲解  相似文献   

3.
车轮跑教学要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必须考虑到体育课主教材的内容其一,结合主教材设计一般性练习,使参与工作的有关身体部位普遍活动开,进入状态。其二,结合主教材设计专项性练习。例如,在进行技巧类练习时,应安排头、颈、腰、腹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篮、排球练习时,应安排手指、手腕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武术套路练习时,应安排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肩、臂、腿的柔韧性练习等。其三,结合主教材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安排准备活动,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其四,依据主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运动负荷。准备活动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注…  相似文献   

4.
<正>一、根据主要教材,选择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补偿性体能练习作为直指学生体能发展的辅助性教学内容,其内容选择的先决条件是主要教材教学所能达成的学生体能发展量度。然而,如果教师忽视了对主教材负荷特征和技术特性的综合考虑,那么这样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将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体育>实验教材中,将队形和队列练习根据学生水平目标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分别归属于基本队形(水平一)和基本体操(水平二、三)的教学内容中.尽管如此,新教材中却未对队形和队列练习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做定义或阐述,致使一些新上岗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其术语认识模糊、理解不透,导致教学中常出现含糊口令或错误口令.为了能在教学中正确使用队列和队形的正确口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一些教学中常见的模糊甚至是错误口令做进一步的明晰或矫正.  相似文献   

6.
<正> “一主多副”教学组织与方法中的“一主”是指在一节体育课里只有一个主教材,主教材是依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确定。“多副”是指在每节课中尽可能的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的若干个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是从学校和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或是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体育游戏、乡土教材等。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任课教师:吴兴德水平五(高一年级)羽毛球班第10~16次课一、本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战术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时令,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间互动、交流、探究式地练习,领悟主教材的内涵,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复习正手扣杀及挑球,学习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我校根据水平五目标设置的选项模块内容,是广大学生喜爱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设计思路有人扶持手倒立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练习手倒立的各种辅助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不同场地特点锻炼身体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本单元用四次课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和辅助游戏达到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重点:直臂支撑、收腹顶肩提臀;难点:控制身体平衡。三、学习目标(一)初步学习掌握有人扶持手倒立  相似文献   

9.
<正>一、准备活动要以主教材为依托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主教材安排什么内容,相应的准备活动要对后面教材的实施起到辐射作用。在教学中,应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以及为主教材服务的辅助练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但要有所侧重。如,快速跑教学要有针对性的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等练习;滚翻类教材要充分活动头部、颈部、踝关节等,以提高与主教材相关的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准备活动为学习主教材技术做铺垫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包含了一般性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在任何一种主教材的体育课中都可以运用,起到热身的基本作用,而专项性准备活动采用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既能达到对身体预热的目的,还可体现主教材。热身活动时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了技能教学,为专项技术教学做好铺垫。有经验的教师在课中,会突出专项性  相似文献   

11.
室内体育课教学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做为室内体育课教材,丰富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游戏教学   利用雨天上室内课的机会进行游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体可设计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注意力的练习,要求这些游戏要简单易学、生动活泼,趣味性强,通过教学可以使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另外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严格控制课堂纪律,防止干扰邻班教学。   二、身体素质练习   1.利用室内的场地和课桌、椅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力量和柔韧性等,这类练习应当简单、实效、易操作。如利…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学情分析主教材行进间运球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球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小学生体育学习》中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该内容非常重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性、协调性也较差。而五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原地运球技术基础,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运球和活动形式。因此,本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引出传统游戏与运球练习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达到一定的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一、巧用游戏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准备部分应根据主教材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游戏(体能练习),运用情境化的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运动技能的掌握提供辅助性帮助。如,《左右滑步+传接球的练习方法》一课,准备活动中设计了"捕鱼"游戏(捕鱼者追赶"小鱼",被拍到肩膀即加入捕鱼行列),追赶的过程中迅速、敏捷地移动恰恰是左右移动步法的关键,将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体育名师课堂"的水平五(高二年级)《足球:胸部停球》一课,较好地呈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其主教材是挺胸式停球,开始导入简单直接,突出动作力度"挺",确定触球部位"胸",为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奠定了基础;在热身部分球性练习中,渗透穿插了"抛球"、生生合作"胸夹球";在基本学习阶段,有旧知复习,也有新技术的教授。整体而言,本节课以主教材教授为中心,以体能练习为落脚点,将体能练习与主教材有效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42-43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一堂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是"学练三个一",即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比赛)等,它们通常就是课的教学内容,即动作(技术)方法、练习方法、运用方法。笔者以2019年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联盟小学组第十届教学研讨活动上《双杠:多种形式支撑的活动方法》的单元设计为例,从单元呈现的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游戏和比赛3个方面分析阐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于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室外体育课经常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所以上好室内体育实践课十分重要。那么,室内体育实践课究竟应该如何组织呢?我认为: 1.要了解室内体育实践课的组织结构。室内体育实践课与室外体育课在课的部分的划分和时间安排上基本相同,但在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室内体育实践课的过程一般是:课堂常规——基本体操——一项主教材——一组素质练习——放松活动——小结——整理教室——结束。所以教师要安排好室内  相似文献   

17.
<正>一、2018年第4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8年2月23日)1.为师之道:一节懊恼的体育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会有些自认为不完美的地方,总会有些遗憾在心头徜徉,时常会有悔意。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在不断地遗憾中已经在无限地接近完美。2.教学有招:因为天气和场地等多种因素,学校越来越重视室内体育课教学,各地区一批优秀小学中年级室内体育课单元计划、教学内容(含体育与健康常识、室内操、室内体育游戏和室外教材的辅助性练习  相似文献   

18.
施飞 《体育教学》2001,(4):31-32
一、对“一主自选”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一主自选”教学是在教学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活动结合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为:准备——主教材活动——自由选择项目活动——素质练习——结束。  相似文献   

19.
<正>一、解读教材内涵,巧构体能练习内容1."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内容一堂合格的体育课堂需要一定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是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强度来选择体能练习,即教学内容强度大,那么体能练习可以选择小强度,反之亦然。例如,在教学跑类教材时,整体练习强度很大,那么体能练习可以选择小强度的内容。如,在教学"弯道跑"时,就可以选择小强度的有氧练习:左右换脚  相似文献   

20.
点点新意: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之六:爬行)“爬行”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属于生活实用技能的范畴。经常练习爬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的能力。“爬行”教学中,主要是教会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依次向前移动重心的方法,培养身体控制力与空间立体感觉,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情景”化处理教材小学生对单一枯燥的练习,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教学中,通过模仿小动物的爬行的情景,进行各种爬行的练习,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观看动物爬行的图片,体会动作环节和方法,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