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书价结构分析与书价结构合理性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阎京萌图书价格是图书市场的基本要素,书价高低是读者购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价结构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图书出版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书价建国以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88年以前书价基...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定价改革与当前书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图书定价改革与当前书价卿家康书价是图书市场的基本要素。在图书市场上,书价具有传导信息、配置资源、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功能。但是,书价只有在具有足够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上述功用。为了恢复书价弹性以适应培育图书市场的要求,从1984年开始,我国图书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年来中文书价的对比分析,得出1997年的书价涨幅将超过37%.图书馆界只有尽快将应付涨价的注意力转移到塑造未来馆藏的素质上,充分发掘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效用,学会规避预订误区,方能从容应付新一轮书价暴涨.  相似文献   

4.
书价上涨与我馆的采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就是依据图书的内容、形式、题材,给予相应的分类号,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的图书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历史及修订情况以及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书价     
涤尘 《传媒》2003,(5):53-54
早些年,所有商品的零售价格中,最不被消费者埋怨的就是书价,何况那时候也不把图书当商品。书价猛然上扬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其时,其它商品价格陡升的事,已经被消费者议论得乱麻一样。气愤之余,人们才发现图书的价格也上去了。于是,书价便自然而然地走进被声讨的行列,和所有商品一起,忍受着消费者的“鞭挞”。想想吧,在上世纪80年代和更早一些时候,区区一册书,定价才几毛钱,上了元就是高的了,也有十几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1996~2005)来,社会上普遍反映图书价格上涨了.对于书价的上涨,读者的认知与具体数据的反映是否一致?本文对此作了具体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图书分类的国家,图书分类方法对图书性质和特征归纳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书价     
  相似文献   

10.
11.
书价偏高是媒体近年来屡屡提及的话题,甚至于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过对图书定价过高的意见,要求建立合理的图书价格体系. 又一个暑假到来,又是学生购书的高峰,书价过高的话题又被家长何老师再次提及,笔者近日在一个网上看到署名"市井小民"的读者留言:"节节攀升的书价,越来越令人瞠目结舌.书的包装越来越精良,价格跟着越来越高,区区十几万字的书,可以卖到四五十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图书价格的比较,说明了我国图书价格上涨的不合理性,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文章以重要公共图书馆国家政策的文本为基础,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将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国家政策重要思想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时期(1949-1980)、深化时期(1980-2006)、高潮时期(2006-)。在此基础上梳理各时期政策的重要思想,并从内部和外部角度分析引起政策思想变迁的原因,最后从基本性质、主要功能、建设模式、核心价值维度总结我国公共图书馆国家政策思想的演变走向。  相似文献   

14.
据<北京娱乐信报>消息,今年北京纸老虎图书庙会打出"图书10元1斤"旗号,一时间人流如潮.据图书庙会主办方透露,此次庙会共有113家出版社的50万斤图书进场,截至2月10日,共售出20万斤图书.在现场有读者认为,图书论斤销售真正的受益者是读书人,但也有读者表示,用卖菜的方法卖书,是对文化和读书人的亵渎.老实说,我的感觉更接近后者.联系到前一时期,还是娱乐信报报道:城乡贸易中心论斤卖书,5元1斤.真是有点悲哀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书籍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书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书籍本身的演变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深入分析探讨了古代书籍演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近20余年中国书价变动的总体态势和特征包括:从平均印张价格和单册图书平均价格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图书价格处于逐年递增态势,图书价格上涨成为常态,但自1996年之后其增长趋缓;中国图书价格的变化与宏观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基本保持平衡,但图书价格的涨幅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整体价格的涨幅;中国国民对待图书的心理价位和购买预期影响了社会对于图书价格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8.
吴之如 《今传媒》2010,(3):84-84
《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称,出版业诚信缺失。高定价、低折扣图书,三令五申,屡禁不止。有的图书定价几千元,实际上几百元就卖。比如《中国通史》定价1200元,实际售价只100元;《资治通鉴》定价680元,实际售价70元。  相似文献   

19.
1984年至1993年,我国的图书价格有过三次改革,这三次价格改革的原因应该说纯粹是经济的。但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价格问题不单纯,它总能引起一些社会的反响。作为这三次书价改革的参与者之一,时任国家出版管理部门主要领导者的宋木文,对这三次书价改革情况记忆犹新、感悟深刻,故特成此文以示对出版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继晚报、都市报浪潮之后,财经报刊风起云涌,一改软性的大众化、通俗化之风,以深度报道见长,我国的经济深度报道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演变后,逐渐走上成熟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和发展1987年被称为是深度报道的崛起年。正如学者杜峻飞所言,“自报纸出现以来,经济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一年,出现《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鲁布格冲击》(《人民日报》)、《西部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人民日报》)等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深度报道作品,因而这一年也是经济深度报道的崛起年。(一)经济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