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士博 《大观周刊》2011,(31):121-121
近十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民众意愿表达方式一“网络民意”。本文从其概念、特征和对我国司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回想十年前网民的网上写作,不过是荒郊野外的独自,不过是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在不至于引发任何后果的角落,说几句悄悄话而已。那时何尝想到,原本那么边缘那么冷僻的网上言论,竟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厦门PX工业项目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包括短信在内的新媒体所起的作用。普通民众通过它来表达和汇聚民意,公共管理者也有意识地利用它来疏导和化解民众情绪。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新现象。如何理性、建设性地应对这一新现象所提出的挑战.考验着各级公共管理者的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国网民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其中初中生占37.9%,高中、中专和技校生占25.5%,且有逐年向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比如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存在着一种发泄和游戏的心态,以“愤青”的面目出现,激情澎湃、口无遮拦、全无理性可言.而真正的民意则是一种理性的、严肃的民意,它兼顾了国家策略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等因素.因此,网络民意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如果让网络民意支配一切,就意味着主流群体意见的缺失,就意味着真正民意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钱超 《大观周刊》2012,(48):58-58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保障人民的表达权。近来年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与民意表达密切相关。科学认识与正确对待民意表达的政治功能.是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Web2.0通过上述革命性的传播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搭建了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开放动态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以及以自组织的弱联结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从而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理性和集中有序.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网络不仅表达了主流民意,而且也是社会转型多元时代多元表达的平台。网络表达的这两个特点集中反映了公众对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的参与和各种价值判断、思想动态。 网络言论已日益成为社会民意的寒暑表,这是公众社会主体意识提升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吴丹 《新闻世界》2011,(5):115-117
随着"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网络热词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国各大媒体。"我爸是李刚"也成为继"躲猫猫"、"欺实马"之后又一个年度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兴起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有着庞大的网民基础,他们通过对抗性解码和创造性编码,将官方话语解构,形成自己的话语,并集结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进而对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昊  任猛 《新闻世界》2010,(2):77-78
本文以“瓮安事件”为例,分析该事件中流言产生的社会根源、流言中所表达的民意诉求以及流言失控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流言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一) 近年来,网络民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彭水诗案”、“西丰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到“瓮安事件”,还有拉萨打砸抢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被藏独分子抢夺,等等,中国网民集中、强烈、突出地表达了对这些事件的爱憎。网民们密集的评说、议论,被认为是“网络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陈淼 《新闻世界》2012,(5):123-124
网络民意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表达、实现的社会公众思想、舆论的趋向和导向。本文以杭州I飙车案为例,分析网络民意对公共事件的影响,并就如何看待网络民意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几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不仅网民数量突破2.5亿,成为世界第一,而且互联网功能不断创新,为社会成功地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民意自由表达平台。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DV武装起来的年轻主力网民,在博客、播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讯和短信等虚拟网络平台上积极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话题的看法,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位记者、都是一位评论员。每个论坛都是一份杂志,每个博客都是一份个人出版物。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新的舆论空间和思想阵地,网络民意近年来颇受关注,但其易变性、跟风性、随意性和非理性等特点极易使其形成所谓的"民意审判",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民意审判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对网络民意审判进行理性反思,旨在为建立全新的网络民意应对机制和避免其负面影响提出一点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仲夏 《新闻天地》2008,(11):22-23
“限电”新规中的民意 10月9日,老曹一大早就推出了电动车,按部就班地往他那稍显年月的电动车上搬运桶装水,只一溜烟的功夫,他连人带车已经消失在秋日湿润清冷的晨雾中了。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与舆论引导——以杭州“70码”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4日晚,在杭州市第一条爱心斑马线附近,一辆保时捷车主酒后驾车撞死一名17岁少女,这一交通肇事案让杭州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肇事车主的身份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月7日的70码——胡斌闹事飙车案,因为8.4案几乎就是70码的翻版。富二代、名车、无辜的生命、斑马线这些敏感字眼儿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两起交通事故,让全国都谈杭色变,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觉得杭州的交通状况很差,到杭州没有安全感,给杭州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意体现的是大众普通理性,而司法裁判体现的是法律人的精英理性,近年来这二者存在着紧张的对峙关系。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通讯手段的便捷化,社会典型案例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民众表达的心情和愿望对司法裁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沈某某集资诈骗一案来探讨民意对具体的司法程序及司法裁判的影响,分析了民意能够对司法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进一步阐述如何来平衡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除继续使用图文直播、音视频新闻等网络手段外,加上博客的应用、六种外文专题、RSS技术和手机无线业务,人民网几乎把互联网的“十八般武艺”全都用到了“两会”报道上。  相似文献   

19.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尚杰 《网络传播》2009,(10):95-95
我们处于一个人人都在拼命做事,却绝少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那样做的时代,因为没有什么可想的,目的明确而简单。我们处于一个谁也不拿思想当回事儿的时代。结果呢?凭着生命的本能做了很多事情,幸福了身体,贫瘠了精神,因为我们几乎从来不思考那样做的意义,或者我们认为那样的意义很简单,再没有什么可以想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