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阐述数字城市的含义和"数字苍南"建设目标,提出"数字苍南"对苍南县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温州苍南不同下垫面状况下空气负离子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大气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温州苍南海滨旅游区大气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9035个/cm^3~14081个/cm^3,其中鱼僚海边沙滩和北关岛大气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15000个/cm^3~14081个/cm^3,属我国空气高度清新区之一。空气负离子作为国际共识的“蓝色维他命”和“空气长寿素”对人类具有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等功能。因此,苍南海滨负离子研究对于该地区建设国际性滨海度假区提供了环境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福建省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前提下,县级政府应该怎样建设“数字福建”的三大核心工程之一的“数字政务工程”--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4.
“数字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同时.“数字奥运”是“奥运战略”和“数字北京”的战略结合点.是“数字北京”发展和前进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数字奥运”与“数字北京”的关系,对于科学的制定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奥运”建设任务,更好地推进“数字北京”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字鸿沟”的产生带来人文精神的缺失。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的图书馆在跨越“数字鸿沟”时.重建人文精神时应有所作为。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是跨越“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分析与数字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豪迈  白庆华 《情报杂志》2007,26(3):101-105
论述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及“数字弱势群体”,分析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提出了通过数字援助政策来促进“数字建设”,进而消除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日益成为衡量各经济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争夺数字竞争优势,在国际数字生态发展中抢占有利生态位,中国、美国、欧盟(以下简称“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之间展开了广泛竞争。基于此背景,文章首先介绍了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定义与特征,指出数字贸易关系与数字实力对比是塑造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关键因素,并聚焦中美欧展开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欧在国际数字治理领域中的彼此互动及其对“数字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构建,正在多维场景中塑造全球数字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数字创新创业赋予了共同富裕新动能,正加快经济社会形成共创共富的生动局面。理论分析表明,数字创新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兼具鸿沟效应和红利效应,鸿沟效应在先期强于红利效应、在后期弱于红利效应,数字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之间呈现U形关系;居民收入结构在因果链条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了调节功能。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并且稳健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U形关系在共同富裕的“头部”省份呈“细口尖底”形态,在“腰尾部”省份则呈“宽口平底”形态;南部省份整体上早于北部省份实现了由鸿沟效应向红利效应的转变;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创新创业正是通过影响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比间接地作用于省域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正向调节数字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之间的U形关系。研究结果为厘清数字创新创业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出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包容:发达国家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变革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数字经济产生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分裂,数字包容性发展已进入各国数字治理的视野。[方法/过程]在溯源数字包容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解决数字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结果鸿沟,从数字准备、数字就绪、数字参与3个维度搭建数字包容的分析框架,探索发达国家数字包容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从政府“理念”和“政策”两方面并重、企业“产品”和“战略”两方面入手、社会“教育”和“帮扶”两方面发力3个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数字包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乡镇”一词来源于“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农业”。“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是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对21世纪人类星球的认识”的演讲时提出的。国际上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对数字地球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数字地球”是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革命。“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也引起了我国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1998年6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时提出了发展“数字中国”的战略构想,李岚清副总理、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陆续发表了关于“数字地球“的讲话和论文。  相似文献   

11.
"数字鸿沟"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中国国内的东西部之间。西部大开发应在充分肯定“数字鸿沟”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实现既缩小“数字鸿沟”,更缩小“贫富差距”的“双缩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理念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巨大的系统,“数字城市”涵盖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数字城市”不论从本身的建设架构、建设初衷,还是服务对象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非技术层面上的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是“数字城市”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迹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数字城市”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决定“数字城市”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能否“人和”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的角度分析“数字城市”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潜在要求出发,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数字城市”规划思想,将“以人为本”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3.
“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误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4):13-16,12
本文从“数字城市”概念、特点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出发,辨证地分析了对“数字城市”的一些认识问题,指出“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数字城市”不是城市建设规划高级阶段也不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终极目标,而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所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字内容将是下个科技产业趋势,目前各大相关企业均在这方面付出许多努力,如微软、美国在线、华纳、IBM等……都试图在数字内容上建立一个成功的平台进而产生利润,目前多是在摸索阶段并没有很成功的案例,其重要性及发展性不容置疑。中国市场对数字内容相关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绝佳的机会通过“数字教育”“数字媒体”及“数字游戏”这三方面成功建立起一个能够营利的数字平台。  相似文献   

15.
有别于传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数字创新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有着核心位置,而现有研究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探讨尚处于初级阶段,急需探究其概念内涵、核心特征和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拓展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边界,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演绎法,从“数字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两个概念解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范式,从企业微观、产业中观和国家宏观3个层面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结合数字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两大理论体系,提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六要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赋能者、运营者、研究者和生态环境,并揭示其具有模块性、适应性、多样性、生长性和共生性五大核心特征。运用概念模型法建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其运行机制发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主要依托于异质性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数字化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数字价值实现机制和数字协同治理机制4个方面的有序运行来实现。为保障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应丰富系统内的创新主体类型,并建立面向企业、产业和国家三层次的价值共生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修雯 《现代情报》2006,26(4):91-92,95
数字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字的收集、数字的储藏及虚拟空间的基础建设。拳文从数字馆藏的特征及组建原则入手,寻求数字化环境下突破传统思雏和观念的新方法,利用“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技术来丰富和完善图书馆数字馆藏的组织和建设。着重介绍了在“博客”技术基础上创建数字馆藏的原则、方式和内容,阐明“博客”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娄一艇  林端宜 《情报探索》2006,(12):115-116
“数字鸿沟”问题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文章从介绍“数字鸿沟”概念入手,分析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现状,并对当代图书馆如何缩小“数字鸿沟”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要积极应对"数字鸿沟"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金爱 《情报杂志》2003,22(6):86-87,90
“数字鸿沟”这一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信息时代的贫富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水平的差距,而且体现在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战略,积极应对“数字鸿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数字勘探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全球数字化浪潮面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问题。已经转化为“文化安全”问题。数字资源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用数字技术整合中华民族文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信息类、电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了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交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