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凯 《新闻世界》2013,(7):200-202
【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微博是其母媒体的延伸,面对灾难性事件,传统媒体微博应当扮演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和心理抚慰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杨欣  张雯 《传媒》2010,(5):61-63
正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  相似文献   

3.
刘金晶 《新闻世界》2014,(8):385-386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不断革新,拍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拍客在灾难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以雅安地震中的拍客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在灾难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深度转型,反映民众利益诉求的社会情绪极易在开放性、公共性、匿名性的微博平台上发酵,形成影响全社会的微博公共事件.涉及公共安全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几乎是每年舆论的爆点之一.本文梳理了2013—2016年发生的事故灾难类事件,基于新浪微博平台,选择并分析舆情热度较高的事故灾难公共事件传播与社会情绪共振及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5.
从舟曲灾后三小时到雅安的53秒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6.
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逐渐显现出在各种突发事件当中的传播优势,在芦山地震事件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博以其独特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组织机制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平台,表现出精准化、零时性、纠偏性和分享性等特征,在芦山地震传播中起到了对生命存在的救助、构建信息的全图景、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及重构灾后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8.
庄园 《新闻窗》2013,(5):57-58
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类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把自己融入到灾害现场和灾民生活里,实现从外围的旁观者到现场的亲历者的转变,从激动的目击者到清醒的审视者的转变,在对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中,完成对灾民记忆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许媛媛 《新闻世界》2013,(7):352-353
【摘要】每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迅速出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为例,分析各类新闻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杜黎 《青年记者》2013,(26):19-20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讲师、法学博士张效羽整理的"震后三小时微博上各方反应时间表",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6分钟后震区第一条个人微博发出,比最早报道地震的媒体——新华社还早两分钟。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训练有素的传统媒体。但也因为微博传播迅速、易于转发等特点,它同时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其即时性、碎片化、裂变传播、低门槛进入的特征更为谣言的快速、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2):145-146
四川卫视的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本文通过对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在自然灾害报道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王娣 《新闻世界》2014,(8):399-401
北京时间2013年4月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新浪、百度、搜狐等各大网站第一时间发布地震的相关信息并制作专题报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纷纷加入,它们通过现场播报、开辟寻人和爱心通道等方式,保证救灾信息的公开透明,成为信息整合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杜敏 《新闻世界》2010,(7):163-164
灾难事件由于其特殊的负面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应更加重视审美价值的表现,以使灾难事件报道正效应的最大化。本文从灾难事件的概念及特征着手,提出灾难事件报道因其固有的悲剧特征,在报道过程中应体现真善美的价值,以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撤,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  相似文献   

15.
栾轶玫 《视听界》2013,(3):125-125
栾说一畦POINT 你的所见所知永远不可能超过用户们——每一个自媒体作者与亲历者的集合。 我亲历现场参加过1998年东北抗洪报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报道、2009年云南姚安大地震报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长久以来我一直有个理念,新闻发生时,一定要“在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亲历”来实践媒体人的使命。而且,一直坚信,只有“在场”才能将工作做好。因此,每一次大灾难发生时,都有一种“一定要去前线”的冲动。但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以及多次参加大型灾难报道的亲身经历,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我国的传媒报道为分析重点,从满足受众合理的知情权需要、人丈关怀需要、合理的心理需要三个角度,对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满足受众需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刘琼 《新闻世界》2012,(2):138-139
灾难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实践活动。报道的专业性,要求其必须遵循审美原则,而注意力经济时代则推动着其审美发展。它的美学属性集中展现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和内容上。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形式上要把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版式设计的明晰感以及标题制作的"意境美"。在内容上,则需要让事实说话、确保平衡以及以人为本,从而真正达到新闻报道的真实美、和谐美以及人性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表现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对非政府组织,则赞弹不一。事实上,汶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参与能力第一次整体浮出水面,怀着公益热情与理想的NGO(非政府组织)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新闻传播能力。本文以四川地区相关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例,探讨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9.
邬芬 《新闻窗》2012,(2):83-84
7·23动车事故中,微博成为最早发布事故现场状况的信息源,相关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事故发生后,微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乃至成为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2013,(6):20-2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创。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强烈地震。雅安受创更甚,芦山、宝兴、天全、荥经、雨城、名山、石棉、汉源六县二区无一幸免。2008年—2013年,五年,雅安,两次地震之殇。作为当地主流媒体,雅安日报传媒集团见证了雅安这五年的起起落落,从受灾到重建,从重建到再度受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