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筱玥 《新闻世界》2013,(10):287-288
本文选取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一周《华西都市报》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文本,采取内容分析法,并结合对两次地震稿件报道内容、来源、新闻配图情况的量化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报道到芦山地震灾后报道,无论是宏观上对整个报道的策划还是细节上该报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报道责任意识与挖掘自媒体能量上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
庄园 《新闻窗》2013,(5):57-58
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类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把自己融入到灾害现场和灾民生活里,实现从外围的旁观者到现场的亲历者的转变,从激动的目击者到清醒的审视者的转变,在对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中,完成对灾民记忆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张泉 《新闻前哨》2021,(3):10-11
2021年的湖北省两会用"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概括和总结了湖北的2020年. 2020年,面对抗"疫"大考,湖北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人类抗"疫"史上的奇迹,锻造了伟大抗"疫"精神.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有自己的感悟. 作为党媒记者,如何借助重大政治报道的契机,讲好过去这一年的湖北故事?是一个值...  相似文献   

4.
《湖北日报》是湖北省的省级主流媒体,对传承传播文化遗产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湖北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报道特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引导性强、报道原创度较高、报道以正面为主,同时也存在报道深度有待增强、引用观点来源亟待拓展、报道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马凯 《新闻世界》2013,(7):200-202
【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微博是其母媒体的延伸,面对灾难性事件,传统媒体微博应当扮演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和心理抚慰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震撼,巨大的灾难对于媒体同样是一场考验。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媒体获得空前报道自由度的同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就灾难报道而言,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当媒体突然面对灾难中大量的、公开的、新鲜的甚至是真假莫辨的消息时,能否把握住报道的平衡,检验着报人的思辨能力、媒体的认知高度、新闻操作手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吴迁 《传媒》2021,(17):41-42
省级党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媒体的领头羊.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省级党报纷纷创新报道方式.本文以《湖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以2015年至2020年两会期间的优秀报道为基础,介绍了《湖北日报》在探索省级党报跨省联动以及两会报道的经验做法,并总结其在"跨省联动"报道上的创新模式,以期为省级党报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0.
灾难性事件一般都具有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强大的破坏性及深远的危害性等特点,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给人们带来恐慌和紧张情绪,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新闻媒介按其社会分工应具备四大职能,  相似文献   

11.
杨明  王二龙 《新闻前哨》2012,(10):40-42
从7月26日至8月14日.湖北日报推出的伦敦奥运会报道特刊《英伦奥战》,以精美大气的版面、深度及时的报道、准确到位的呈现,将伦敦奥运赛场各国各地区健儿的高超竞技尤其是中国选手的拼搏精神完整地奉献给广大读者。20天的《英伦奥战》,无论是栏目设置、标题制作、图片选择,还是报道搭配,都体现了报纸的人文精神、服务受众理念和精品办报意识,实现了内容与形式创新的完美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湖北日报以人为本、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大报风范.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一、何谓大报风范“大报风范”不只具有业务建设的意义,也具有文化建设的价值,其内涵包括主流、权威、公信、亲和四大主题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呈现在内地媒体新闻文本中的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框架及框架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国际新闻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地媒体关于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客观、人道主义、中国角度和媒体实力的新闻框架,论文认为事实性质、媒体所在国因素和媒体实力是形成这一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曹菲 《青年记者》2014,(2):43-44
如果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于多年未曾经历巨灾报道的新闻媒体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那么2013年的芦山地震则是对新闻媒体灾难报道能力的检验。五年间信息传播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等以其及时、快捷、图文并茂等特性,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发挥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优势?本文结合《南方日报》的报道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湖北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是年,荆楚儿女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交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英雄答卷. 2021年1月,在湖北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时间节点,省两会在武汉如期顺利召开.对湖北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省两会.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会期相对以往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相比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支持。此外,新闻媒体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专业化,更加成熟,在采访与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暴露出依然存在虚假新闻、不尊重采访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与以往灾难、灾情报道不同的是.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为国家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信息发布非常及时.信息的透明度很高,内容丰富和全面。本文主要从信息公开的角度,分析央视这次灾难报道的特点与效果,以及汶川地震报道对今后灾难新闻报道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流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频频被国人质疑只会转发、煽情,而无实质上的信息,与国外媒体的逼问马来西亚政府获取重要信息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一个月内的中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在搜集信息的专业程度、访问专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社交媒体信息利用及新闻真实性把关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距离。  相似文献   

18.
19.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代表的中国对外传播媒体,为赢取文化话语权和良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重视对外传播中的价值观导向策略,这些成功策略体现在:报道及时、真实、客观、全面;呈现异质声音,开放舆论环境;主题渗透人文关怀;坚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宏观叙事和微观写照;审美化手段编码新闻图片。同时也有些许不足,如未能完全做到客观全面的报道;塑造官员能指符号的刻板印象;缺少反面的对比参照物等。  相似文献   

20.
办报纸,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记者要注重在大局中抓选题,在特色上找角度,以精品意识采写稿件。一个品牌栏目最显著的特征也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即用独家的特色、独家的角度、独家的风格和独家的思考,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