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2.
江燕 《百科知识》2002,(6):9-11
2002年3月25日,我国“神舟”3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道上运行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4月1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着“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现有三种载人航天器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相似文献   

3.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4.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以百分之百的测控成功率,给世界一个精彩的亮相。中国已经成功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并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飞控中心。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测控通信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北京航天指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5,(11):21-22
10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一林 《百科知识》2003,(4):23-23
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轨道上运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 08圈,完成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后返回,于2003年1月5日傍晚,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船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经过“863”的论证,于1992年由中央批准正式立项。立项时中央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建立空间实验室,解决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神舟六号”是载人航天第二步的揭幕之战。目前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关键技术攻关已经接近尾声,正全面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在未来若干年,我们将陆续发射具备出舱活动能力的载人飞船,进行出舱活动飞行试验;发射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并进行空间站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9,(10):45-46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安然飞回祖国怀抱.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23-324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任务,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凯旋.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卓越创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截至到10月17日。神舟六号已在我国内蒙古大草原顺利着陆。所有设备均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12.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中国载人飞船技术从无到有,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七号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18-I0019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订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各类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大型综合试验已全面展开。据王兆耀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14.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3,(11):22-23
经过"神八"和"神九"的一次无人、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已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现在,举世瞩目的"神舟"十号也要飞天了。概括起来,"神十"的四大主要任务是: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13,(7):23-23
6月20日上午,以王亚平为主讲的3位中国航天员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外的太空,向"地球观众"讲授了一堂奇幻的物理课。鲜为人知的是,45分钟的课,背后是一个团队足足半年多的准备。科技日报记者从"太空授课"组织单位之一的中国科协了解到,这堂课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协共同主办。授课被列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纲后,主办方成立了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3,(22):89-91
今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组成神十飞行乘组进入太空,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好的愿景     
《科学中国人》2022,(23):49-49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这次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两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5-I0005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根据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将于11月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相似文献   

19.
数据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曾成功与神舟八号、九号飞船进行4次交会对接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进入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在轨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静候神舟十号的到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是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距离航天员杨利伟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此研制了载人飞船和可靠性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