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引自埃菲社近日刊发的《美国媒体丧失信誉的一年》专稿指出,美国的新闻媒体多年来信誉下降.2005年又是它们逆境多于顺境的一年.皮尤研究中心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45%的美国人对他们在报纸上读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在广播中听到的事情不大相信或根本不信.而20年前这一数字只有16%.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有过一系列丑闻.如消息提供者根本就不存在.虚假回忆,夸大事实.有的报纸甚至夸大发行量.一份新闻业调查报告指出公众在很长时间内感到新闻是耸人听闻,麻木和粗鲁的,“最近17年公众还感到新闻界不够专业.缺乏道德.经常出错,不关心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社会影响力,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新闻价值的终级目标。坚持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标准,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群众第一的唯物史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高对新闻影响力重要性的认识,以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来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与水平,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陈媛媛 《新闻前哨》2006,(2):101-101
手机短信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近年来,手机短信在我国发展迅猛,广泛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在政治、经济、化等领域产生影响,并给受众和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核心阅读:同质化是新闻媒体内的毒瘤,是新闻传播中的瘟疫,其快速蔓延和扩散会直接导致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模仿、抄袭、克隆之风盛行,新思想、新观点、新创意不见踪影,媒体创新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受众流失、广告下降、人才出走,媒体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影响力和权威性不复存在,于是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魏新俊 《新闻爱好者》2022,(12):112-114
媒体碎片化和极化导致专业和非专业新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国际上碎片化和极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媒体环境往往与非专业新闻提供者的出现、新闻标准的削弱以及受众意识倾向的分化有关。这种环境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和另类新闻媒体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有些试图在其报道中积极削弱传统主流媒体的可信度。通过采用以受众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探讨碎片化和极化较为严重的媒体环境和消费习惯对用户感知新闻媒体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新闻用户的个人媒体选择以及周围新闻媒体环境的构成在新闻媒体绩效评估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炽化的地步。新闻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新闻媒体形象的竞争,是新闻媒体自身的品位、格调、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竞争。要想在这一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媒体就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受众负责的精神,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形象的设计和塑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闻媒体加强自身形象的设计和塑造,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崔娟 《传媒观察》2003,(1):32-33
时下,媒体竞争已经进入到“恐怖时代”,本应体现公正、公开、正义的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益,争卖点,扩发行,竟不断迎合培育泛滥低级趣味,刊登色情淫秽内容(按香港说法就是“洒盐花”),终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刊登被胁迫拍摄的影星裸照而触犯众怒,引起公愤。刘嘉玲裸照风波是媒体恶性竞争的牺牲品,是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丧失伦理道德的必然结果。本文反思媒体的伦理道德,重在香港地区,更是警醒内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卓越新闻研究项目组”在“美国新闻媒体现状”2006年度报告中分析了技术进步和商业成功背景下美国新闻业的困境与变数,提出了美国新闻业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指出:新闻业将朝着采编更透明、更专业,视野更宽阔的方向前进。新、旧媒体之间融合不可避免,但威胁甚小。  相似文献   

10.
新闻时评是新闻媒体对时事发表的评论,以快捷、深刻、尖锐等为特点,帮助受众及时解读新闻背后的意义,有聚焦、“消化”新闻,宣泄公众情绪、调节社会舆论等作用,从而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公信力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媒体的公信力,就是指新闻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能力。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作为“社会公器”,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它们各自在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接受社会公众对自身的评价:例如导向是否正确,新闻是否有偿,信息是否可信,格调是否高尚,广告是否可靠,记者是否诚信等等。年长日久,积以时日。诸多问题答案的融合,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对它的…  相似文献   

12.
13.
李瑛 《新闻爱好者》2004,(10):30-31
2004年7月22日,美国有关美军虐囚事件最新的陆军调查报告出台,这个较为详细的报告告诉人们,自“9·11”事件以来至今年6月,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虐囚事件达到了94起,共有39人在美军监狱中丧生。虽然这个报告强调说:虐囚事件只是美军内部个别人的过失,而不是美军制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球只有170多个广播网站.而今单单在美国已经有5548个电台网站①1150多家电视网站②。在我国.截止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58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它的交互性,非线性,数据库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协新闻调研中心于2002年秋选择东、中、西部地区的3个县级地区——广东省南海市、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对不同行业受众接收新闻媒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法制、体育、卫生、环保等9个方面信息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工作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  相似文献   

16.
着力提高新闻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迪 《记者摇篮》2006,(9):30-30
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与公众的重要使命。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研究探讨构建新闻职业道德体系和媒体公信力问题,是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聂定华  王明智 《新闻导刊》2004,(5):12-14,26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突发事件,不但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传媒业竞争的焦点。研究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规律,处理好其中的敏感问题,满足受众对知情权日益增长的需要,适应信息披露日渐透明和改善政府执政能力的时代趋势,建立社会沟通渠道.是摆在当今新闻界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梁伟 《记者摇篮》2005,(3):24-24
关于媒介经济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觉得其中比较贴近的是“眼球经济”.无论电视还是报纸.所有的努力行为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听了人民大学俞国明教授的一番论解,我对媒介经济有了新的看法。媒介的产品比较特殊,它的价值实现有一个过程,不仅要吸引眼球。更要吸引受众的心灵、思想,最终产生消费行为。确切地说。媒介经济是一种影响力经济。所以,要提升媒介的价值。就是要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就要从影响力发生的各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传播媒体竞争日趋势激烈的今天,报纸、广播、电视都在激烈争夺受众市场,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报纸、广播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广播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郅琳 《新闻采编》2005,(6):14-15
现在的受众再也不比从前,媒体说什么,受众相信什么,进而相互间传播什么,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是一个完全通畅的管道。而今,不是一家新闻媒体说了人家不全信,就是大家都说,受众中也有人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