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以我的感觉,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现象,当了"官"的记者可能就不写稿子了。我真的观察过,一些报社原本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活跃的记者一旦被提拔了,有了一个挺像模样的职务,从此便是看别人写稿多,自己动手少。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是没有了激情,还是失去了冲动,或者是干脆从此就  相似文献   

2.
摆摊的滋味     
世间有百业,百业有百味.摆摊是个啥滋味,只有耳闻,没有体会,据说美国一作家,要揭开高墙内幕,主动申请去坐监.我没那斗胆,不能妄想.报载国内一记者,为了状写乞丐景况,亲自在乞丐"王国"生活.我受不了那罪,不敢乱为.  相似文献   

3.
我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爸爸是个记者,听妈妈说还是个"大记者",得了不少奖呢. 一开始我不服气:从四岁开始练美术、书法,我得的奖杯比老爸还多呢,那我不是比他还"大"?直到妈妈讲起一次经历,才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为方便工作,很多报社对记者进行分线。跑线记者当长了,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对本行业的情况越来越熟悉,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经常觉得新鲜事越来越少,没啥新闻好写,写时也摆脱不了老套套。这些都是跑线记者经常遇到的困惑,也是需要克服的心理误区。一、自察障碍与新闻敏感以跑线记者为例,刚刚接手某一行业时,往往很新鲜,觉得有很多新闻可以写,但时间一长,嗅觉反而不灵了,老是觉得"无米下锅",没什么新闻,这就是"自察障碍效应"在作怪。如何避免"自察障碍效应"呢?新闻敏感并不是凭空产生或一时心血来潮发现的,它离不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大量的新闻线索、广泛的调查研究、众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1990年7、8月份开始新闻写作(?)至今己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20多篇,其中省级13篇。在近一年的写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抓准“新闻眼”,选择最佳角度。我开始写新闻时,凭着满腔热情,见啥写啥,有时一坐一个通宵,写完就往报纸、电台投,结果很多稿子都如召沉大海。过了一段冷静下来,细细思索,拿自己的稿子与报纸电台上发过的同类稿子相对照,发现自己写的新闻事件不是新闻价值不大,就是没有什么新意。向老同志请教,他们告诉  相似文献   

7.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1.让你的语言更有文采作家汪曾祺先生概括作小说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其实,写新闻何尝不是写语言?近读新书《1901年》,见到一位英国记者这样描写到英国议会旁听辩论的大清国重臣李鸿章:"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他看的每一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  相似文献   

9.
我专门吃新闻这碗饭,只不过五六年时间。当记者初期,写稿总是两眼盯住大报,瞧人家发啥,自己写啥。老跟在别人后面比葫芦画瓢,尽放些“马后炮”。那时我想,当一名记者,连一条消息都写不好,有愧于这个神圣的称号。于是,决心在一定时期,主攻一个方向,首先突破消息关。我把功夫放在深入调查,掌握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上,意在养成钻研问题的习惯。我是跑工业战线的记者.1984年下半年,根据当  相似文献   

10.
陈尚忠 《军事记者》2006,(12):54-54
做记者切忌“朝南坐”,这是著名老记者陆诒对青年记者的谆谆告诫。所谓“朝南坐”,是借用姜太公面朝南坐着钓鱼的特殊姿态和心态,形象地比喻有些记者就像姜太公等鱼上钩那样等稿上门。这里说的“坐”是借喻,不能机械地理解为记者一点未动地坐着等稿,是说他们对待写稿的心态类似小学生完成作业那样被动应付,不是积极主动、精心策划,扑下身子深入到生活中去,到大风大浪中去找稿子写,到生活底层去挖掘稿子写,不是从纷繁的新闻资源中淘出含金量上乘的新闻来写,而是碰上什么就写什么。记者怎样做才不是“朝南坐”了呢?具体地说:驻站记者不是仅在…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置身于社会的大熔炉中,经常会遇到"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新闻题材"博弈"。那么此时记者是要写一篇"哗众取宠"的文章、做"一鸣惊人"的"大"记者呢,还是要认真分析情况,写出一篇"阳光温暖"的文章、做"正能量"的传递者?笔者以为,应做一名"担当社会责任"的记者,打开一扇"真、善、美"的"阳光之窗"。新闻记者为什么应打开一扇"阳光之窗"笔者曾听过一段小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趴在了窗台上,看到了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  相似文献   

13.
我是从1980年开始业余写稿的。刚开始时,我认为报纸天天看,广播天天听,写稿子没啥难的。当时单凭着一股子热情,见啥写啥,结果写了近一年,一篇稿子也没有见报。周围有的同志说:“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这时我也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政治处主任知道我在写稿中遇到了困难,鼓励我要知难而进,还送给我一木《新闻写作常识》。我从这本书中受到很大启发,懂得了要采写有价值的新闻,而不是有闻必录。打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位通讯员来信,诉说写批评稿的苦衷:“面对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不是不想写批评稿,而是写了批评稿说情者太多,难以通过,所以我干脆不写!”’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当编辑、记者的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些地方报纸的新闻编辑被戏称为“稿件搬运工”,这是何故?原来,此类新闻编辑安坐电脑旁,每日轻敲键盘,把记者库的稿件,直接调取、搬运到组版库中,记者写的文章是啥样,版面大样上就复制成啥样。编辑业务这项本该是技术性很强的脑力活,演变成搬运稿件的轻松体力活,成了“稿件搬运工”。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我还在一个小站当检车员,因为发表了几篇小散文,段党办就给了我一个去学新闻写作的机会。在那次学习会上,我问上课的老师,记者和特约记者谁大?老师笑了笑,讲了一个故事:“某报一位特约记者去采访人大会议,被工作人员拦住。这位特约记者拿出证件,工作人员犯难道‘特约记者是个啥东西?’,随后又认为特约记者一定比记者大,因为有一个‘特’字。其实呀!……”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成为一名记者,那怕是特约记者也好!十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被某报聘为特约记者,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其实,从十年前我开始给党报党刊写新闻开始,就以记者自居了。不…  相似文献   

17.
"跟会",即会议采访,是每个记者都要执行的例行任务.很多记者乐此不疲,原因是会议一般都有材料,甚至有统发新闻稿,记者不须动多大脑子,不愁完不成任务,而且有吃有喝可能还发纪念品,何乐而不为?也有相当一部分记者对"跟会"不胜其烦,认为那是奉命行事、命题作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写,忙乎半天,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记者参加一次会议,或者跟领导调研、或者参加某项检查回来,就写了事件本身,而且是千篇一律的标题,干巴巴的文字,信息含量和新闻价值有限,大量有血有肉的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东西被舍弃了.  相似文献   

18.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怀揣新闻理想的我选择了新闻学专业副修。临毕业时,老师亦真亦假地说:"你们以后谁做了娱记,就别说自己是学新闻的。""娱乐报道就不是新闻吗?"在心头飘过一丝小疑虑后,我仅仅报之一笑,毕竟娱记是看似很遥远,也很不靠谱的一件事。想不到的是,多年后,我竟成为娱记大军中的一员。虽然我充其量只能算半个娱记,忙里偷闲还要写各种副刊稿件,但每当别人问起跑啥口时,我总是  相似文献   

20.
记者写一篇新闻稿并不是难事,但要把新闻稿写出新意并不是简单的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要有出彩的标题。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二要有简洁精练的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精华、灵魂,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场白,导语担负着统率全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