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认为作为政府、社会、高校及毕业生自己等各方面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共同努力,做好各自的工作,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悄然出现了一股就业“回流潮”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回归,同时也是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健康理性的资源流动对大学生个人及内蒙古地区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尚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实习立法,毕业生在企业实习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无法可依”,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伤害救济。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应建立毕业生企业实习人身意外伤害救济制度:毕业生实习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时,实习企业应该承担安全保障责任,高校应该承担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两者可以通过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购买包含两种不同责任的“高校毕业生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后该费用由政府承担,来化解赔偿责任的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走出校园,接受社会的挑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之策,成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窦效民 《河南教育》2013,(11):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关心、高校担心、老百姓揪心的一大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此,郑州轻工业学院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六个一”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都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根据江苏省1992-2010年的统计资料,从毕业生就业结构入手,重点研究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江苏“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毕业生学科结构的对策措施,以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末,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拉动内需、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开始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规模,并导致数年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8.
为全国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www.myjob.edu.cn)(简称“就业网”)6月13日上午在教育部开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通仪式并强调,“要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指出,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为就业服务的重要措施。各地方、各高校要加快各自就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能力、高校专业设置等,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实习预就业”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做好“实习预就业”教学工作,需要参与各方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加强管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也在逐年攀升.2002届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的115万增加了30万,而与此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由校园市场、公益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四种基本模式组成。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校园市场、公益市场和社会市场属于有形市场模式,而网络市场属于无形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以来,特别是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基于社会资本增值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是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长沙理工大学的实践探索,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效能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他们顺利就业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盾量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发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质"的变化.高校毕业生从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一个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趋势;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校与普通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尤其严峻.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中面临的问题,积极寻找出路,这对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路子,谋求地方高师院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由于各自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专业基础、就业期望值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本文介绍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种心理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祷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和中央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教育部长周济将这一问题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本文通过对当代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择业误区的分析,探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观方面的问题,得出以邓小平价值理论为指导,培养当代大学毕业生科学择业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薪酬待遇高期望”VS“低工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500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资就业”等新闻媒体炒作,大学生“薪酬跳水”、“毕业就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不及民工水平”等信息不断见诸媒体,甚至有人预言,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已悄然来临。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是否已不再青睐?应届大学毕业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是否已经降至谷底?理想与现实中间的落差究竟应该如何调适?本文仅从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们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数字反映问题——就业问题研究专家视野中落差(丁大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大学毕…  相似文献   

20.
王壮 《职教论坛》2004,(2):15-16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积极的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提升到现在的15%,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随之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的供需矛盾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供需平衡打破,买方市场显现,再到买方市场趋强三个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三角形的靠近顶端的层面向下移动--部分毕业生就业在“精英“岗位层面,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在“非精英“岗位后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精英“岗位或“白领“职位类的高级工作岗位,也在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现代化的过程中变化,模糊了传统意义的“蓝白领“的界限和标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将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序列.这种就业层次的下移和位移数量的加大,已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从“精英“悄然走向大众化时代.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时代,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