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收藏与著录、辑佚、影印、研究等四个方面阐述傅先生与《永乐大典》的关系,从而揭示先生为保存、保护与研究《永乐大典》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编纂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之 《图书馆》2000,(5):69-71
论述了<永乐大典>的成书过程和编纂特点.  相似文献   

4.
四库馆<永乐大典>所缺卷次,有两种目录详细记载.目录证明四库馆时<永乐大典>缺二千四百零四卷的记载有误,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的记载更加可靠,亦为考量<四库全书>中"水乐大典本"价值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5.
解缙与《永乐大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才子廉臣解缙为官清正的生平事迹以及由他主持纂修的巨型类书《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基本内容和历史兴衰。  相似文献   

6.
《永乐大典目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所收典籍多为宋元旧本。然大部分现在已经散逸。《连筠移丛书》中刊刻的《永乐大典目录》,提供了了解《大典》全貌的钥匙,我们得以窥见各卷的大致内容。但其刊刻经过学人皆语焉不详。文章查阅大量材料,发现了刊刻者杨尚文之墓志,以及抄录者张穆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冯金牛 《图书馆杂志》2003,22(2):80-80,68
我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书中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古代典籍8000多种,是中化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整部《永乐大典》的数量十分巨大,纂修时只抄写了一份。至嘉靖年间(1522-1566),“好古礼文”的嘉靖皇帝下谕旨令馆臣抄录了一个副本。于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存在两个重要版本;永乐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之新史料,以时间为序,甄录有关《永乐大典》副本下落的史料,并予以简略的分析,尝试对《大典》副本的流散史作更为详细而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永乐大典》修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官方组织编修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它初名《文献大成》,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1407年)完成。书成以后,明成祖朱棣,亲赐书名为《永乐大典》。  相似文献   

12.
13.
《永乐大典》是明初编纂的著名类书,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朱棣认为“古今事物散于众书,不易检阅”,他打算把经、史、子、集各家之书,分类编辑,而且以音韵为序,以便于检索。于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解缙主持,参与编纂的有一百四十七人,次年即成。但朱棣认为收辑“尚多未备”。  相似文献   

14.
《永乐大典》中保存有大量古佚方志资料,早在清前期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清代未见利用《永乐大典》辑本方志刊刻行世,方志辑佚成果大多融入各地后修方志中,以致现代学者对清人在这方面的辑佚成就评价不高。从方志中可以看到一些清人从《永乐大典》中勾稽古佚方志的事例,如李绂辑宋代临川地方志、周永年辑明初东昌志、孙星衍辑松江府史料、袁锡光辑宋《嘉定袁州志》、李天秀校勘《华阴县志》等,可补充对《永乐大典》辑佚史、流传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诗话总龟》是现存宋人编辑的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摭拾旧文,多资考证”,是研究中国古代诗史和文艺批评史极具价值的参考文献。该书南宋曾有刻本,久佚。传世最早刻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刊本,但写刻草率,讹舛、脱漏之处甚多,未为善本。今于《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中,见卷八O三至卷八O六“诗”字韵内辑有该书部分内容,与今本对勘,多有佚文,可补今本《诗话总龟》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说文解字》大家桂馥—起买田建“借书园”。他们把自己的藏书,放在借书园,就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人可以在此读书、借书和抄书。周永年的举动让世代读书人感念不已。因此,著名目录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认为借书园“实为18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之滥觞”。  相似文献   

17.
《永乐大典》正本的流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升 《图书馆建设》2003,(1):107-110
本文对《永乐大典》正本在明代的流传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明其各个阶段收藏的地点及变化缘由,认为《大典》正本最有可能是亡于明末战乱。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1月1日,《永乐大典》中的一册二卷在莱州市面世。这是迄今为止世上仅存的门制类卷本,也是建国后国家从民间直接征集到的惟一的《永乐大典》佚卷。本文重点介绍了原莱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孙洪基先生及其发现宝典佚卷的经过。  相似文献   

19.
从编纂起因、编制体例、纂修人、资源开发(含辑佚)与散佚等5个方面,对1979—2012年间《永乐大典》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初步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蒲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42-79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