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童社会退缩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干预的内容和策略两个方面梳理了儿童社会退缩干预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干预研究存在针对性差和概化迁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据此作者认为干预研究应注意:(1)及时了解并反映儿童社会退缩病因学和行为特点研究所取得的进展,(2)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等中介变量,(3)将儿童行为改变与环境的重建结合起来,(4)充分发挥干预的重要代理人,如研究者、教师、同伴和家长的作用,(5)在判断干预效果时,重视社会效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常常表现出社会退缩行为,如胆小、害羞、孤独和不与人交往等。社会退缩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负面作用。产生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主要有重要他人态度、个体身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班就读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教育对策和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和班级生态系统,其中班级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及同伴欺负)和师生互动子系统(教师的移情、关怀和亲社会行为).在宏系统中,文化模式和文化态度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关注中系统和外系统的影响,考察微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系统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法,对遵义市某幼儿园一男童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形成该男童社会退缩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消除其社会退缩行为上,宜从家庭、幼儿园及儿童自身着手,科学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社会退缩具有从低到中等程度的稳定性,会对儿童发展与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同时会受到儿童年龄、性别与所处文化背景的制约。未来关于社会退缩的研究将着重从积极行为和文化的角度探讨社会退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游戏行为与其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以990名3~6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和学前游戏行为量表,考察学前儿童社会偏好对游戏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害羞和社交淡漠的学前儿童与他们的各游戏行为呈显著相关。害羞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缄默行为、安静退缩行为、活跃退缩行为,显著负向预测社会游戏行为;社交淡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缄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安静退缩行为、社会游戏行为和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为促进社会偏好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应该科学认识和干预害羞与社交淡漠的学前儿童,增加学前儿童的积极游戏行为、减少消极游戏行为,让儿童在自由、对话、创生、体验等具有游戏精神的活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退缩幼儿的好奇心明显偏低,并在好奇心总分及其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正常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或极其显著性差异。只有“害羞沉默”与“观察”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明显。退缩幼儿因其好奇心偏低而可能存在令人堪忧的发展隐患,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孙铃 《教育导刊》2006,(11):63-63
同伴交往是儿童学习社会技能的重要背景。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期缺乏社会交往是成长中的危险因素,社交退缩被看作儿童的消极行为表现。然而,很多临床研究者认为社交退缩只是儿童暂时的行为表现,能够自行调节,不需要特殊干预。社交退缩指交往场合中,儿童不跟其他人交往,独自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交退缩行为逐渐被看作复杂多维的现象,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退缩行为表现:抑制行为,指儿童的无所事事和观望行为,反映了儿童气质上的羞怯、抑制,既希望又害怕接近同伴的动机冲突;安静退缩,指儿童单独进行安静地探索或建构性游戏,…  相似文献   

11.
王杰从研究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到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的关系,后又转向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可以说,他在精心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美学理论研究的桥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王杰有意识地将其美学理论和民族审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厘清文化视域下教师研究的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2004年至今的有关文化视域教师研究的成果,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试图发现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的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五个子问题:1)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主要涉及了哪些问题?2)文化视域教师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群体?3)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4)文化视域教师研究成果在2004-2013年的年度数量分布特征?5)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在成果期刊类型上有何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学中量与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量的研究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障碍。质的研究比较深入细致、全面,进行了动态的考察。但却具有主观主义的倾向。两者在理论基础、认识路线、主体的参与程度、研究程序和逻辑以及资料特点和收集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把量的与质的研究结合起来是心理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白马藏族的语言已逐渐濒危,新时期以来有关白马藏语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依然存在着不足,尤其对白马藏族语言的实证性研究和微观深入的研究仍嫌薄弱。  相似文献   

15.
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较为关注的问题。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双语对认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另一些研究却没有发现这种优势。这些研究存在取样偏差和对双语定义方面的问题,以后的研究应该严密控制这些变量以揭示双语对认知发展的真正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西方政治心理学有关人格与政治行为的研究从公民转移到政治家 ,主要从认知方式、动机与领导绩效、一般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等探讨了政治家的人格特征对其领导行为的影响 ,取得了重要进展。最近的研究表现出两个基本趋势 :一是力图将公民的人格与政治家的人格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是改变了过去对政治行为的宽泛理解 ,而集中探讨政治家的人格特征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益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近20年来李益研究逐渐深入。学界在李益生平事迹的考证、诗集的整理、作品真伪考辨以及李益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李益研究也存在着考证结论缺乏确凿证据,部分研究建立在前人颇多瑕疵的结论之上,选题立论及论述单一重复,部分领域无人涉及等问题。李益研究拥有广阔的前景,有待于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对2000-2009十年间刊载在国内九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写作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的特点作以简要述评,结果表明:研究内容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关于检验写作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验研究已趋成熟,基于语料库的文本特征分析研究已成规模,关于写作过程的研究缓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胜任力的定义、构成要素和胜任力模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空白与不足,需要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方法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专数学专业发展的新形势,是课程建设中需要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以《初等数论》的教学、教研为例,在课程建设探索的意义、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以及具体的建设措施等方面,对"低起点,高素质"的高专数学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