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s"是英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其用法很复杂,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也经常出现,最常见的是用作介词、副词、连词、关系代词等。为了把"as"的一些疑难用法搞清楚,本文主要从词法、句法和语义功能入手,对"as"的一些疑难用法进行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探索,重点弄清"as"一词在句子中的词性、词义变化以及该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词组、短语、句子的各种功能和用法翻译技巧,达到准确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和"经过"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经过"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原因是教材内中英文对译错位,而教学体系中又缺少详尽的对比分析和实用范例,古今词义衍化繁复也令教师和学生难以掌握.本文从词性的异同和语义变化的内在规律出发,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二者在具体交际场景的不同用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语用范例.  相似文献   

3.
“着”的虚词义用法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其用法和词义复杂多变。笔者选取《西游记》中的虚词“着”为对象.对其使用状况和语法特征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知语言学的传入并兴起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词义演变的轨迹对量词"头"、"只"的用法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容易混淆的用法作了一些探讨,力求能给出合理且充分的解释,以期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实际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说"把"     
本文梳理了常用词"把"的词义发展线索,以及历代义项的消长情况,考察了从先秦至现代汉语中"把"的诸种用法,勾勒了其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6.
推测动词"认为"是日常交流中一个常用词,用于表达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此前关于"认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同"以为"的异同比较而展开的(如李艳,2004;林新宇,2008;代元东,2009;金贞儿,2009;王爽,2010).他们大都只是将"认为"的词义和用法列举出来而并没有对其形成的机制做出根本的或者详尽的解释.基于语言本身的主观性,对"认为"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认为"词义和用法多样性的产生与人的视角、情感、和/或认识情态直接相关.这一探究有助于加深对"认为"的认识和运用,同时对其他推测动词的习得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释"矧"     
"矧"字由于本义及其引申之实词义用例少且较早淹没,文献上大多表现"为语词所专",本义与文献习见之虚词用法的连续性变化线索不显,其虚词用法的来源一直未明."矧"的本义应为"开弓、引弓",引申有"滋长、增益"的意思,由于它与"况"的本字"兄"都有"滋长、增益"之义,故文献中"矧"、"况"亦多通用之例,属义近而通."况"之"滋长、增益"义逐渐弱化,语法化而为虚词,文献用例颇多,人所周知.而"矧"字亦有如"况"一样的虚化过程.故"矧"、"况"的虚词用法亦多通用之例."矧"、"况"二词的"滋长、增益"之义虚化为"况且"这类虚词义,是语言中习见的平行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8.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词汇也在发展演变,"脱"就是其中一例。作为现代汉语使用的高频词汇,"脱"的词义纷繁丰富,既有实词义也有虚词义。从上古时代起,绵延至今,"脱"的词义和用法一直处在不断演变的历程中。本文梳理"脱"的词义演变脉络、并尝试探究其词义演变的原因。"脱"的词义演变主要是历经了词义引申和词义虚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all"与"都"     
文章通过对"ALL"与"都"在词性、词义、语法功能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个词在互译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这为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两个词的用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对于"都"字的用法使用有偏误的外国学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将"字在《诗经》中共出现60次左右,具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摹状词等不同词性。这些纷繁复杂的意义及用法,其实都源自于"将"的本义"祭献祖宗":其他各项动作义是该本义的略微引申,形容词和连词义的"将"源于动词义"率领",介词义来自于动词义"执持"。此外,"将"的句法位置对其目前保留的副词、介词义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词短语“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表示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给我”动词短语。“给我”动词短语句无论在句法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正确使用介词短语“给我”,有必要对其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和语用类型作分析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庄子》首用“股脚”一词,而后沿袭二千余年,使用颇广,然辞书及古人训解多失义,今人所著《庄子》注译类著作,多照录而已,不加训解。今通检《四库全书》正文及文注释,共得“股脚”用例约103条,考查其用法与结构,综该其义,释“股脚”为双音节复合词,其本义为“下肢”;《庄子》中“股脚”指称下肢中凹曲隐蔽之处。  相似文献   

13.
对《世说新语》中"挺动"一词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张万起、刘尚慈主编的《世说新语译注》对"挺动"一词的解释还有待考证。结合古籍中使用"挺动"一词的资料及《汉语大词典》的相关条目释义,"挺动"一词释为"振作、灵活"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义素分析是借自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方法,最初是用来分析亲属词的义位特征的,后来在语言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而“因声求义”作为一种训诂释义方法,主要是根据音近义通的原理系联根词与源词,找出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将义素分析的理论运用到“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28-30,92
在分析"子"的"时"的含义的基础上,对《日知录》中的一处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并在汉语历时词汇学的启发下,分析认为:现代汉语的"日子"乃历时上并列短语"日子"通过词汇化降格而来."日子"词汇化的环境和条件为:"日子"作为短语和词之间具有衍生关系,魏晋以降词缀"子"的成熟以及"词根 子(词缀)"这一强势结构对相关词的类化作用;结果:"日子"至宋代就完成了由短语至词的降格,具备了现代汉语"日子"的结构、意义及用法,从而也使人误以为"日子"在历时层面上就是附加式构词.  相似文献   

16.
释“捆”     
对于《孟子》中“捆屦”之“捆”的解释,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释为“叩椽”,一种释为“编织”,第三种将“叩椽”与“编织”合流。文章认为“捆”当释为“编织”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国家经济腾飞的今天,汉语语法家族又添新成员——“比N还N”结构。本文用大量实例,从构成、表意、语法功能、出现语境几方面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常"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常”的语法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条件:“非常”作为词组,意为“非同寻常”,其语义特征使其具备了演变为副词的基本条件;“非常+谓词性成分”的句法位置则是其最终形成的决定性条件;“非常+谓词性成分”使用频率的增多说明语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程度副词“非常”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草马”的“草”为何指家禽、家畜的“雌性”?曾良先生认为是“草”通“槽”。本文以为“草”指雌性,是由于“草”在性质、特征上,与“雌性”有诸多相似的缘故,它源于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20.
英语短语either...or表示选择关系或析取关系。逻辑中的析取关系分为相容析取关系和不相容析取关系两种,该短语究竟表示哪种析取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为这个争议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会话含意的可取消性质被视为区分语言单位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有效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我们得出结论:相容析取关系是either...or的语义意义,而不相容析取关系是它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