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后出郭     
俯仰[2]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3]烟空。城角[4]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5],又满阖闾宫[6]。【注释】[1]高启,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应召撰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又擢户部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后因为苏州知府魏观作《上梁文》一事,获罪腰斩。高启博学工诗,天才高逸,为"吴中四杰"之一,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吴中四杰     
<正>"吴中四杰"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的并称,因四人或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或在吴中生活多年而得名。四人由元入明,诗作多为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高启(1336—1373年),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人。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后因受其友魏观牵连,被处以腰斩。高启认为文学创作应"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  相似文献   

3.
高启生平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启少有诗名,身处元末乱世,所作诗歌哀时愤世。隐居不仕,自葆其真又未能忘怀世事。入明后被征修《元史》,后辞官归隐,却受魏观案牵连被斩。我们从其诗文中可以看到他悲剧性的人生道路和鲜明的思想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正>徐贲(?—1379年),字幼文,号北郭生,四川人,后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明初画家、诗人。张士诚抗元时,徐贲避居蜀山(今江苏宜兴)。明洪武七年(1374年),被荐入朝,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徐贲犒劳失时被下狱,转年被处死。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合称"吴中四杰",亦被列为"明初十才子"  相似文献   

5.
高启为明初大家,一生诗文极富。历来崇尚高启诗文者也不乏其人,故他的诗文被传抄刻板付梓流行于世的也较纷杂,今将他的诗文版本加以探源考辨,这对研究高启诗文也不无裨益。 高启一生写了两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入《江馆集》、《娄江吟稿》、《吹台集》、《凤台集》、《姑苏杂咏》、《槎轩集》、《扣舷集》和《凫藻集》。元至正丁末(1367)年,他将移居青丘后即十年离乱时期所写的《江馆集》、《娄江吟稿》共七百三十余首诗辑为《缶鸣集》。因他自谦“未敢与昔之名家者比”特取《楚辞·卜居》中的“黄钟毁弃,瓦缶雷鸣”之意而命名的。并请先辈胡翰、名流王祎、好友谢徽为其书写了序。与此同时,吴中四杰之一即高启诗友徐贲也辑成高启的《缶鸣集》,并请高启的另一好友王彝为其书作序。于是高启的《缶鸣集》就有两种手抄本并行于世。  相似文献   

6.
可能是自小受伯父朱正元教授的影响和熏陶,我便考入了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从事中学教学30余年,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我伯父的教育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伯父出身贫寒,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上学读书.他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5年考取公费出国,至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1939年学成后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怀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放弃优厚的待遇,优越条件的科研工作,毅然回到祖国,应聘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后任物理系、理化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他调至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  相似文献   

7.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姑苏,自古以来孕育了不少名人学士,而名人学士又不断地为姑苏增添新的光彩。明初诗坛巨星高启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苏州)人。他家世政治地位不高,但雄于财;到高启时,家道衰微,生活较艰难。“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贫贱为客难,寝食不获宜”  相似文献   

8.
越南人的城隍崇拜城隍崇拜,是越南古代重要的传统民俗之一。所谓城隍,《辞海》说:城隍,就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北齐幕容俨在吨(今河南信县南)亦建有城隍神祠一所,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934)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并加以祭祀。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断,即…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3,(5):149-149
2012年9月,亚当受《中国好声音》节目邀请,成为酋位在该节目上表演的国际艺人。决赛时,在千万现场和电视观众面前激情表演了个人代表作《你想得到什么呢》(Whataya Want FromMe)和《非法入侵》(Trespassing)。11月,他又再次出现在亚洲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0.
<正>《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祖籍钜鹿(今属河北),后迁居相州内黄(今属河南)。少孤贫,不事生计。见天下大乱,出家为道士,好学多通,尤属意纵横之说。  相似文献   

11.
《元史》成书已有六百多年,经明、清两朝到现在有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按刻印先后,概述于下。洪武本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第二次开局修篡《元史》竣工,当年十月十三日,宋濂在《元史目录后记》中说:“今镂板讫功。”这就是《元史》的祖本,通常称为洪武本。可能是因为急于求成,脱稿才及三个月,就已“镂板讫功”,难免粗疏,易致损阙漫漶。以后南监又因陋就简,并未重刻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的血统”,这是近年来一些书刊的一个话题。然而在具体问题上或有错误,或语焉不详。本文对毛泽东始祖毛太华戍滇的地点及离滇时间进行初步考证,认为毛太华洪武十四年入滇,因此其离滇不可能在洪武十三年;其在滇戍守之地不是澜沧县,而是澜沧卫(今永胜县)和云南中卫(今昆明地区)。  相似文献   

13.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籍贯,历来说法不一。过去一般认为他是河阳人(今河南省孟县),但一九七八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却认为是南阳人(也在今河南省孟县境  相似文献   

14.
诗人高启死于非命有多方面原因.世谓其诗作《宫女图》暗讽宫闱秘事而招来杀身之祸,实纯属穿凿之谈.明初复杂的政治环境让诗人产生了惶恐无助的心态,随之其辞官不就的行为,被朱元璋视为不与新王朝合作的举措.“魏观案”事发后,高启的诗文中的一些触犯忌讳的语句让明太祖动了杀机.朱元璋制造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还希望警告那些仍然感怀于元朝与张士诚政权仁泽的江南士子.此心愿落空后,明太祖开始使用暴力手段镇压士人不与新王朝合作的言行.  相似文献   

15.
汪超宏 《文教资料》2001,(5):141-146
瞿佑(1347—1433)的《香台集》,研究者们一直以为已经失传,如周夷(周愣伽)先生《剪灯新话》(外二种)《前言)说,瞿佑的作品“现在只有《剪灯新话》、《归田诗话》、《咏物诗》三种流传,其他多半亡佚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在新版《前言)中,又说:“他除《剪灯新话》外,对《诗经》、《春秋》、《通鉴》、乐府、词、曲都有研究,写了很多研究著作和诗集,现在只有《归田诗话》、《天机云锦》、《咏物诗》等几种流传下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徐朔方先生《瞿佑年谱》也说:“今所存者,…  相似文献   

16.
贝金铸 《现代语文》2006,(11):14-15
王令(1032—1059),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亲失养,寄食于游宦广陵之叔祖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王令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他一生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业,往来于瓜洲、天长、高邮、江阴等地。王安石对他极为赏识,认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王逢原墓志铭》)(1),誉之曰“窃以谓可畏惮而有望其助我,莫逾此君”(《与崔伯易书》)(2)。正因为才高命蹇,加上他无心仕进,其理想抱负一寓于诗歌之中,自有一股回肠荡气之风,其千古名作《暑旱苦热》就足以孤篇横亘全宋:  相似文献   

17.
郭尚先(1785—1833),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城关书仓(今莆田城厢区凤山街书仓巷)人。尚先年轻时就以“博洽”知名。嘉庆十二年(1807),举福建乡试第一人。十四年(1809),成进士,改庶吉士,奏习国书(满文),与林则徐同馆,为相国卢荫溥所器重,常共集卢家畅谈掌故,相得甚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十八年(1813),充贵州乡试正考官。二十年(1815),充国史馆纂修、文颖阁总纂,修《治河方略》、《大清一统志》等书。二十一年(1816),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二十四年(1819),充广东乡试副考官。回京后,充《明鉴》纂修,…  相似文献   

18.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冯至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1921年,他考入京大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1927年4月,冯至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相似文献   

19.
祢衡的悲哀     
徐珍 《高中生之友》2013,(12):14-15
祢衡(173—198年),亨正平,平原郡(今山东临邑)人(《山东通志》载祢衡为今乐陵人)。东汝末年名士,文学家。与孔融等人亲善。  相似文献   

20.
李曾伯乃南宋后期诗人、词人,今考证其生平著述及版本流传如下:淳祐十二年(1252)夏,李曾伯自刊《可斋杂稿》三十四卷于荆州家塾杞梓堂。宝祐二年(1254),李曾伯于荆州又成《续稿》八卷,收录两年间新作。《续稿后》则收录宝祐二年(1254)至景定二年(1261)七年间之新作。后,其子李杓于咸淳六年(1270)将文集三刊于书市,印成中笥本。然是集现已无刻本传世,今所见均为清抄本。又有嘉定十三年(1220)至绍定三年(1230),李曾伯在蜀,曾与老儒王揆合作《班马字类补遗》,然宋版《补遗》今已不存于世,今《班马字类》五卷提行本(附补遗)主要有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涉闻梓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