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育》2008,(1):44-44
许嘉璐2007年11月23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这些年,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赞赏。十几年前我下乡视察教育时,还能看到“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桌子、共产党的孩子”,那时候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投入的问题。几年之间,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了,“两基攻坚”得以顺利进行,远程教育覆盖了西部农村的80%,孩子有房子住了,有比较像样的课桌了。然而,关于教师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素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我“荣幸”地成为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四(2)班的班主任。说是“荣幸”是因为早就耳闻并入四(2)班的邻村的这些学生纪律涣散,乱得出了名。尽管思想有所准备,但开学后学生的表现仍让我大吃一惊:随手丢纸屑、说脏话、上课做小动作、课间追逐打闹……。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06,(3):11-11
作家刘心武的研究引出一番学术争论。刘心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据说是“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开创出红学研究中新的“秦学”分支。但是,红学家们大多不屑一顾,更有一位批评者说:“学问越做越深,离艺术越来越远,离无聊虚妄却越走越近。”  相似文献   

6.
评课,作为老话题,重新提起,是感觉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故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科学家呢?目前人们还没有对科学家进行准确的定义,那些物理实验室里懂得如何去操作所有实验仪器的人,或者化学实验室里能够灵巧并能安全地处理各种化学反应的人,或者生物实验室里了解如何制作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的人,或  相似文献   

8.
如若你去调查我们的教师,大概没有一个人会公开宣称上课不需要教案,可以取消教案。因为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像打仗没有作战计划,表演没有剧本一样,最终必定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案?对此,我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2004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看望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时,语气殷切地说:要办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中谈到观摩课时说:“什么样的观摩课才是值得称道的观摩课呢?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看他是否留下了表演的痕迹.是表演但不着一丝表演痕迹,那是最高的境界.”(《光明日报》2013年3月27日)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课,作为老话题,重新提起,是感觉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故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反思。一、我们该舍弃的1.颂歌式。在评课中,除了学术问题,还有人情、面子、处世方式等影响着评课者的发言。因为能公开执教毕竟机会不多,对于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鉴于对权威的定论与崇拜,不敢妄加评判,所以尽挑好处说;而对于初涉教坛者,小荷才露尖尖角,也怕伤其自尊,小心翼翼以扶持为主,在一片赞扬声中,皆大欢喜,有谁会深思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2.理论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抢占着教育电台、教学杂志,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2.
庄华涛 《教育文汇》2014,(16):19-19
期末又要填成绩单了。成绩单面目如往,16开,4页,除去封面,便是“各科成绩表”“班主任寄语”“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建议”四栏,其中“各科成绩表”,分“平时”与“期末”两栏,均要求填等级分。打等级分,是为了避免孩子、家长计较分数,不过这种评价方式也不一定最理想。比如,将85分及以上认定为“优秀”,75分至84分认定为“良好”,假如两个孩子一个考84分,一个考85分,一分之差,等级就不一样。你说这两个孩子有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是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公开课有异化、泡沫化趋势,让教师十分反感。 一、我们需要有主题的公开课 公开课分示范课、研讨课、交流课等多种形式。某位教师的课上得精彩,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值得他人观摩学习,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向全校、全区、全市进行示范展示;某个学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值得推广,选有代表性的几节课供大家研讨,听取专家和同行建议,不断完善;一定范围内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交流对教学的不同见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自去年第9期起,连续5期刊登了关于教案问题的讨论文章,引起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数不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几百封来信、来稿,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备课是绝对不行的,但备课的方式很多,教案绝不是备课的惟一形式,我们应该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审视教案的功能和作用,教案改革势在必行。许多作者还就教案应该如何改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案,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该怎样评价一份教案的优劣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更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前几年就开始进行教案改革,并取得了成效。本刊将继续进行关于教案问题的讨论,欢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和教师积极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事实虽然不一定就能避免中学生的尝试错误,但一定能帮助他们躲避危险。当你还没有能力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你就应该只做你该做能做的事而不应该有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近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当前面对的,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新时期,这也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必须眼里有国际的动向,胸中有国内的全局。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连续参加了周边几个兄弟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前前后后观摩了近15节"公开课""优质课",不禁联想到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权且套用一下:精彩的课是相似的,平庸的课各有各的不足。笔者笼统地归纳如下:1、公式化了的当堂讨论当今的"公开课"似乎有种倾向,不设计"当堂讨论"的环节似乎就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度,就不是好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培养你的智慧。智慧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由地思想;没有恐慢、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20.
近日,办公室的老师聚在电脑前一起观看“录像示范课”。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倒是教师提供的精美教具、学具、图片、多媒体课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在感慨之余,有的教师就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一节课要用花多少的课余时间去准备?它的指导意义又在哪里?我们平时可能这样去效仿吗?这些现实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话题:一线教师最需要怎样的公开课?郭华教授认为诸如上述提到的公开课,只是教学的一个“特例”,对教学活动的实质性改造作用甚微,它的诉求,只有不断地回归到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