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国际大家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为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位,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以来,网民从单纯的上网用户,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到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考察30年中国网民发展历程,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本文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从网民群体的视角,深入互联网的每个阶段,梳理每一年代网民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分析各个阶段网民的群体画像,结合法律、科技、社会等多个视角洞察中国网民的演变。即:1990年代互联网资本热潮激荡下,先驱网民绽放理想与激情;2000年代网民逐渐成为互联网主体,开启大众化进程,弥合性别鸿沟;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爆发,迎来全民上网时代;2020年代大规模同时在线,引爆智能物联新阶段。本文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44-45
Web1.0时代到2.0时代到即时网络时代,分为三个阶段。这一变化的本身并不是因为重大技术创新,而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最重要是网民数量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全球网民达到6亿左右,网络门户就确定了,也是比较成型了。  相似文献   

4.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2,(7):2-3
我国手机网民达3.88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分析称,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  相似文献   

5.
谭砚文 《青年记者》2023,(24):101-103
互联网“计数”与“量化”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发起的对网络活动与网络行为等的计量行为。本文考察1995—2005年间主导性互联网平台论坛和博客的量化规则发现,互联网计数的初衷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一方面,计数让网民获得网络体验感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计数管理网民,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互联网计数的发展折射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经济史、治理史和网民使用史,为丰富互联网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吴甲利 《新闻传播》2009,(12):63-63
数据显示,全球网民总量达16.7亿人,全球互联网渗透率(网民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24.7%。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杨贵明 《中国广播》2007,(10):11-1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半年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手机网民数较去年翻了2.6倍,已有4430万人。因此,有人称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将是爆炸性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上海,网民的增长率和互联网的普及率等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截止去年底,上海网民数量为1110万人,网民增长率为33.7%;互联网普及率为59.7%,列全国第二;网页总数达到21亿个,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网页增长率超过400%,增长率排名全国第一,这些对上海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在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净化网络环境.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氛围.回顾互联网10年发展历程.网站具有媒体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从媒体特性看,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在超越传统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超过9400万.网民的比例很高.在大城市中已经达到40%.国民对互联网的依赖远胜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0.
探讨网络传播社会影响,青少年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比之于美国这样的互联网发展大国,中国网络呈现出发展快、年轻化的显著特征。近来国内外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2.21亿,宽带使用人数达1.63亿,固定宽带用户超过7100万,预计到2011年,互联网用户将达到6亿,几项指标均居于世界第一位。其中,18—24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1.8%,  相似文献   

11.
孔河 《中国传媒科技》2004,(1):50-52,58
国际著名的互联网调查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互联网用户以平均每秒钟增加7个用户的速度继续增长,比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高出几千倍,与此同时,每天新增的网站是1万个,每天新增的网页是260万个。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5910万,占全国总人口4.6%。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网民数达到1.2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9.4%。本文透过我国网民数增加的现象,分析了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认为互联网已成为网民的第一信息来源,互联网的媒体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1,(3):38-38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互联网电脑网民规模已达到469亿,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26亿。预计到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将达7.20亿,手机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首次超越电脑网民。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时代——第三次浪潮新景观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普及与深入的趋势已经充分显现。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给打开国门之初的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一万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互联网络蓬勃发展──写在CNNIC公布新统计结果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第八次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650万人,半年内剧增400万人;我国上网计算机数已达1002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已达128362个;WWW站点数达242739个;国际线路总容量为3257兆。这说明,目前我国网民的增速已由最初的高成长期进入稳健的增长期,互联网正从“科技发烧友”向大众化发展,互联网行业正步入逐渐成熟的商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E国E民     
据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0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将在1.2亿人至1.3亿人之间,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至10%,是英国人口总数的两倍;而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中国网民数量将达2亿多人,相当于美国的全国人口总数。庞大的网民群体构成互联网这个王国的组成分子和基本元素。我们称它为E国,把网民叫做E公民。  相似文献   

17.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2012年上半年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0.7%,相比2011年下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比例则增长至72.2%,  相似文献   

18.
博客自从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每年都会有新的发展。2003年是中国博客发展年,用户达到20万;2004年是博客商业化年,博客开始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现象; 2005年是博客大众化元年,博客开始从精英向所有网民和非网民普及,占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的10%左右;而到了2006年,中国则兴起了官员博客。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近年来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网民们逐渐开始通过新媒体关注各类网站播出的视频节目.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①2015年数字媒体使用时间占比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大陆用户每天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使用数字媒体,而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视频内容所占据.②而视频网站节目中有一类节目备受追捧,即网络自制脱口秀.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最新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其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16.6%,24岁以下的青少年更是占到51.7%的过半数比例。以上数据让我们在对互联网前景抱有信心的同时,不得不重新审视互联网新闻中的几个问题并着重研究其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