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朝杰 《大观周刊》2012,(47):75-75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从法律层面落实下来,正体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非平等的法律关系,保证着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在消费者权力权利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实现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在法治社会中,更要加强消费者知情权的监管和维护,全面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环境下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四新 《图书馆》2002,(6):47-48,3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消费者的特点及其人身权、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朱敏 《大观周刊》2010,(46):48-48,68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在住宅消费中,购房者作为消费者不仅有权知道住宅的质量和使用方法,也有权知道未来使用住宅的安全性。开发商就有义务将房屋的真实情况提供给购房者,而不是弄一些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消费者。但我国对购房者的知情权的保障还不完善,需要政府完善法律,加强对诚信方面的建设,用法律来保护购房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论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个人基本情况信息、个人网络活动信息和个人网络空间储存的信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害主要表现为非法收集和非法利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拥有如下权利: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权、个人信息收集的选择权、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信息安全的请求权和个人信息使用的限制权。指出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需要建立起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法律规制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法律规制的缺乏,利用名誉权来间接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现状,解析“人肉搜索第一案”,提出从立法角度要注重个人信息自由流动和隐私保护并重原则、个人信息最小使用和民众信息意识觉醒等原则,并充分发挥行业规制,建立行业自律模式等方面保证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法律规制的缺乏,利用名誉权采间接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现状,解析"人肉搜索第一案",提出从立法角度要注重个人信息自由流动和隐私保护并重原则、个人信息最小使用和民众信息意识觉醒等原则,并充分发挥行业规制,建立行业自律模式等方面保证网络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戴正坤 《新闻窗》2006,(3):33-34
知情权一词愈来愈多的出现在新闻及法律的学术论文及专著中,论及重要性,专家及学者们都有一个共识:知情权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新闻方面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中,专家、学者、新闻界同仁们认为,大众媒体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最重要的手段,媒体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应该把满足公众知情权奉为己任作为追求。著名专家喻国明教授还认为: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从“喉舌论”到“知情权保障”。  相似文献   

8.
谢君 《云南档案》2014,(6):49-51
本文从正确看待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当隐私权与公共利益无关时,法律应特别保护隐私权,并通过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规范档案部门对知情权和隐私权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王卉 《新闻前哨》2013,(10):96-96,101
知情权是近几年传播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予以关注。尤其是随着公共舆论在网络中的凸起和一次次“网络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所引起的波澜,为我们进一步审视网络对知情权的推动提供了更好的观察视角。本文从公众知情权的角度入手,着重从网络传播的快捷有力、低门槛、隐匿性等特点来探讨其对知情权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洲法院通过司法判例确立“被遗忘权”,规定个人可以要求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运营商删除涉及其个人信息的网络链接。作为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利器”,“被遗忘权”也成为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桎梏,关闭了公民透视社会的窗户,加剧了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在“被遗忘权”设定的法律框架内,必须保留网络数据备份周期、给新闻报道留有“余地”以及规范其司法适用条件,实现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论知情权与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公民"四权"的实现.其中,知情权与表达权和大众传媒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四权"的提出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序幕,也基本上为中国新闻改革奠定了基调.新一轮新闻改革就要从维护公民的"四权"入手,从体制上建立一系列保障,确保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虽然在此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杨丽娟名誉权案与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杨丽娟诉《南方周末》侵害名誉权案的判决用语,提出质疑。作者认为,2007年有关杨丽娟追星的新闻炒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法院即使判决被告行为不构成侵权,也不应当颂扬其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也谈对人事档案的知情权和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 我国对人事档案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即人事档案由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入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以及录用、任免、工资待遇等材料组成,不属于规定归档范围的材料严禁归档。可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大体是知情的,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我国人事档案的范围是公开的,公民知道哪些材料要归人人事档案;(2)人事档案中一些材料是专为建档由本人亲自书写的,如履历材料、自传材料等;(3)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主要由个人书写,这些材料中单位或组织鉴定的内容个人是完全知道的,如入党(团)志愿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和考绩材料等;(4)人事档案中的一些材料是已经公开过而且在公开之前本人就已经知道其内容的,如政治历史情况审查结论、处分意见、奖励决定、任免职件等;(5)人事档案中的有些材料虽然本人未见过面,但与自己保存的同类材料内容是相同的,如学历学位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或成绩表、奖状(杯、旗)等。可以看出,人事档案中本人未过目和不知情,只有组织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和政治历史情况审查、处分中的原始证明材料等少数几种。所以,说我国公民对本人的人事档案毫不知情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5.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6):121-138
People move for reasons as varied as economic necessity or the desire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oving can be an extremely stressful life event. Libraries can reduce the stress of relocation by providing to those mov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area to which they are relocating. Source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appropriate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history, geography, demography, cost of living, climat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cultural,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s of different areas, especially smaller cities and tow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An awareness of relevant contemporary legal thought in the area of privac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day in light of what appears to be an increasing hostility to the notlon of individual privacy. The following bibliography considers privacy in terms of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and should prove useful to scholars, practitioners, and those seeking to gain more knowledge about this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area of law.  相似文献   

17.
一、接近权的理论探讨 (一)接近权的概念及提出 受众接近媒介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广义的受众接近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  相似文献   

18.
The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viru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upon the lives of people everywhere. One aspect of this impact can be seen in the invasion into areas that had hitherto been believed by most to be private: sexual activity/preferences, medical records/testing, etc. An intensely personal and private tragedy has become, because of its nature, a matter of public concern. The bibliography which follows addresses the privacy concerns of those infected with the AIDS virus.  相似文献   

19.
20.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和隐私权是相对立的法学范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矛盾既可以体现在平等主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不平等主体之间。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应该遵循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则、可克减性原则以及主体参与和磋商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