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中外禁忌语与避讳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中外,各个民族,各种语言都有许多语言禁忌和避讳.言语不当,轻则失礼失志,重则人头落地.这种现象起源于原始社会中语言灵物崇拜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文明的时代,由于迷信而产生的禁忌词语逐渐消失.然而,新的不同类别的禁忌避讳语又产生了.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委婉词语以替代人们不愿直说某事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外不少语言学家曾从修辞、民俗、社会、心理等不同角度对语言中禁忌避讳词语的形成、替代和发展作过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图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对禁忌避讳词语的形成和变化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张倩 《考试周刊》2012,(74):19-21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方面,总是跟随着社会的热点事件,它贴合当代的草根一代,使得大众对它大力追捧,同时也对社会媒体和传统文化造成了影响和冲击。网络语言毕竟是双刃剑,它有独特的优点,有值得追捧的魅力,但也有其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和一些低级粗俗的内容。因此,对网络语言的正确认识和适当引导是必要的,同时也应发扬它积极有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们在交流中为了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言辞,而采用的一种含蓄或温和的语言表达形式。社会语言学是一个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联系社会研究语言现象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委婉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追逐一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成了大家孜孜以求的方向和目标。语言作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是精神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交流中有些需要避讳的地方,我们就必须巧妙地借助于委婉语去交流。本文首先简介委婉语的概况,其次举例常见委婉语实例,最后引出本文论点。从社会语言学的三个角度解析委婉语的成因:社会成因,文化成因和地区成因。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委婉语的来由,更好地使用委婉语以促进日常交流的顺畅和谐。  相似文献   

6.
涟源古属荆楚一带,其地有不少语言禁忌现象,体现为称谓禁忌、死亡禁忌、财运禁忌、生养禁忌等。它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且大脑的联想机制促生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的语言禁忌。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包括隐喻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可依的,即可以从人类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隐喻可以用来形成表层的衔接关系。读者先对语篇进行心理层面的认知,进而理解语篇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的策划包含多方面的因素,不同风格的广告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无论哪种形式或风格的广告语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都不得不考虑社会因素。本文就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社会阶层消费群体语言使用的差别进行阐述。在广告策划中运用社会语言学知识,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达到最大的广告效益。  相似文献   

9.
陈新 《双语学习》2007,(7M):174-175
短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交流方式,是人们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即从性别;收发信人之间的关系;语码转换三方面来分析短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笑话,是供人们消遣或交际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其主要功能是调侃、娱乐或讽刺。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语言学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本文从社会语言学中的几个角度——行业、年龄及语码转换,具体分析笑话,得出行业、年龄及语码转换与笑话形成及表达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短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交流方式,是人们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即从性别;收发信人之间的关系;语码转换三方面来分析短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言语禁忌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各个民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特有的禁忌语,本文将从场合、话题、参与者三个角度对合肥方言中的禁忌语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以超强的生命力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渴望其迎合部分人心理的同时。也不失语言的天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催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因说话人/受话人的个人特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其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电脑为媒介的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是信息时代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作为人际问的一种新的交际方式,CMC仍然脱离不了人类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这种交际方式将不复存在,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和语言变化三个方面,对CMC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指出,在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言语社区内,CMC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并且分析了CMC语言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是见证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显示器。央视春节联欢会节目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变迁。通过对历年春节晚会的经典流行语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春晚流行语与社会相互影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分析春晚流行语中语言偏离现象,进而探讨语言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谈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纪维 《陕西教育》2007,(10):63-63,62
近年来,听力理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同时人们也发现,想要提高听力理解,仅仅靠盲目的多听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和广大教师认为:听力教学,不仅应从语言自身和教学方法等反面入手,更应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做深入研究,揭示听力的心理活动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听力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教学既是核心又是难点.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的先决条件.本文将借助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概念来探讨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是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这种语言的使用与使用者本身及其生活紧密联系,不同人群语言使用状况不尽相同.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手机短信的使用,从中反映出短信使用者的许多社会特征,诸如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年龄以及心理状态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太原市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其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论述了太原旅游产品的英语宣传工作,并针对英语宣传中存在的一些脱离社会语言学的蹩脚的翻译例子进行纠正和引导,以求促进社会语言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