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我读小学时曾担任“红领巾义务读报员”,我区有张农民报,居然把人民日报的大块文章和上级重要精神改写成快板、韵句,奉献给自己的读者,大受农民欢迎;后来我参与县报工作,也在语言通俗化上作过努力;近些年在高校任宣传和教学工作,发现一些语言明快生动的家乡县市小报常常为学生珍藏,并引用在作文、讨论和演讲之中。这使我多年来一直在琢磨:县市报纸应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其特色首推俗语效能。俗语,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通俗的语言,二是指通俗而广泛流行的相对定型的语言,包括谚语、俚语、口语、成语等结构简练、带有形象色彩、反映人民群众经验和意愿的语句。“话要俗说才能传得远”,  相似文献   

2.
通常,报纸是一种城市文化,其主要读者在城镇;县市报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其主要读者在农村。当成千上万的农民手捧属于农民自己的县市报时,我们发现,作为城市文化的报纸,已不再是城市居民所独享的文化,现代农民也同样享受着城市文明的成果。从事县市报工作的人们为此感到自豪,也因此感到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3.
县市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以“三个”为主,即服务对象以“农”为主,新闻来源以“土”为主,文章格局以“豆腐块”为主。服务对象以“农”为主。县市报的主要读者在哪里?在农村,是农民。一个县市人口少的有几十万,多则百多万,但80%以上居住在农村。根据许多县市所提供的信息表明,订阅县市报的农户占总订户70%以上。我们知道,县市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农  相似文献   

4.
追求个性特色克服一般化徐友俊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县市报更是如此。在报业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县市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即将来临,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县市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笔者以为,瞄准自身的读者市场———进村入户,是县市报振兴的途径之一。心系“三农”是前提当前,报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县市报的出路在哪里?农村家庭才是县市报的广阔市场。如何才能占领这个市场,使县市报进村入户,前提是心系“三农”。江泽民总书记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既然农村工作如此重要,县市委的主要工作又是农村,那么,作为县市委机关报的县市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积极认真地为“三农”…  相似文献   

6.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7.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农村传统的经济工作规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使农村干部和群众面临着新的选择。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县市报如何围绕市场经济的特点,加重、加大对农业的宣传,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小康目标这对于70%的读者是农民的《瓦房店报》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首先要着眼于观念的转变 县市报面向市场,贴近农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要求,也是县市报新闻宣传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在我国报业队伍中是一个户数众多的大家族,全国达到500多家。但县市报的实力却参差不齐,一部分达到了温饱,有办公、生活用房,有印刷设备,有交通工具,发行在2万份左右或更多一点;少部分温饱有余,正在奔小康;而相当部分还处于“贫困”状态,急需寻求新的发展。面对逐步趋向激烈的报业竞争,县市报如何迎接挑战、跃上新的发展台阶,笔者认为应抓好个性特色、市场份额、综合实力三大要素,以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个性特色:县市报的立身之本 讲党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各级党报的共性。同时,各级党报也大体上有着各自的个性。县市党报在中央、省、地三级党报的覆盖下生存与发展,就更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在报刊之林中,在党报群体中就难以立起自己的形象、确立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县市报更是如此.在各路大报压境,五花八门的小报满天飞的情势下,县市报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斥版面.县市报报道一般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看,传统的“正统”观念,还是社会上不少人衡量县市报的一把尺子.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同志把报纸作为文件的载体,采用违背新闻规律的手段干预新闻报道.从报社内部来分析,造成报道一般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式简单化、公式化.在家想点子、出门找例子;领导讲话强调什么,就到下面去找什么、“概念十例子”,依样画葫芦.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报道一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报道角度单一,不顾新闻价值而单从工作角度着眼的报道比比皆是.第三,采编队伍素质不高.第四,采编人员作风不深人.那么,县市报报道要克服一般化,凸现自己的个性特色,该从哪里人手呢?第一,围绕社会热点,精心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冲击波.县市报小,但小报也可造大势.在一段时间里,围绕某一社会问题,集中版面,集中力量,全方位、多侧面地开展战役性报道,可使报纸宣传有声有  相似文献   

11.
任何报刊,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就不会有生气,作为一张不起眼的小县报,更是这样。 我们在办《户县报》时,力求在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能使《户县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风格、风味,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 、突出农村特色,为广大农民读者着想。 县上的工作重点是农村。突出农村特色,是办好县报的立足之本。因之,我们在办报中,急农民之所急,想  相似文献   

12.
面对省报、地市报的扩版增容,晚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行,县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是重要的应对举措。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县市报优势县市报作为地方党报,地方性是其立身之本。只有做强地域特色,强化自身优势,才能打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县市报的地域特色,是指地方报独特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报纸定位是地方性的——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读者定位是地方性的——主体读者是本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突出县市…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以“三个”为主,即服务对象以“农”为主,新闻来源以“土”为主,文章格局以“豆腐块”为主。服务对象以“农”为主。县市报的主要读者在哪里?在农村,是农民。一个县市人口少的有几十万,多则百多万,但80%以上居住在农村。根据许多县市所提供的信息表明,订阅县市报的农户占总订户70%以上。我们知道,县市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农村工作的重心又是放在农业上。很自然,作为县市委机关报,必须围绕县市委的工作中心进行宣传,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真心实意地想农业事,说农业话、办农业事、做农业的文章,把“农”字作为主题歌来唱,并要把它唱好。要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介绍致富经验,提供各种适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15.
地方农民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适宜?有人认为:地方农民报是给农民看的,在语言上“纯方言”化能给人以亲近感,而且可显得朴实,因而主张愈“土”愈好。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语言大众化才是地方农民报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语言大众化,才能适应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已有县市报百余家,大多是县市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从宏观看,是国家、省、地(市)报纸的补充;从微观讲,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由于发行范围多限于本县市,因此,奠定了县市报的地方性特色。作为县市报的副刊,在整个报纸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地方特色更不容忽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谓地方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民俗发展空间上所显示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我曾参加了在湖北襄阳报社召开的全国部分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今年10月,我又参加了在浙江诸暨召开的县市报业务研讨会。事隔两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我们的县报在改革宣传方面的思路进一步开阔了;改革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报纸和广大基层的读者更贴近了。从常熟市报《对外经贸》专栏说起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县市报纸一般早已改变了各部门工作简报的面貌,他们注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寓指导性于服务、信息和知识之中。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19.
处在最基层的县市报,要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应该是一张地方性、开放性、服务性并重的报纸,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 县市报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它的生长点就在于以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牢牢吸引自己特殊的读者群,成为一张地方性很强的严肃的报纸。 县市报的地方性,决定了县市报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怎样突出地方特色?关键是离得近更要贴得近。县市报离党委近、离读者近,灵活性强,这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里说的近,不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近,关键在于在思想上、情感上、…  相似文献   

20.
地方农民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适宜?有人认为:地方农民报是给农民看的,在语言上“纯方言”化能给人以亲近感,而且可显得朴实,因而主张愈“土”愈好。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语言大众化才是地方农民报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语言大众化,才能适应复杂庞大的读者群,而“纯方言”化恰恰只是迎合了占很小比例的一些读者。我觉得有的农民报在文章语言使用方面,过分追求“土”,从而使报纸显得有些粗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