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6,(8S):39-39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统计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书籍装帧艺术的年鉴《中国装帧艺术年鉴-2005(历史卷)》,经过数年的策划编辑已于2005年11月出版发行。《年鉴》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新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装帧艺术工作大事和各地的装帧工作;汇集了著名的老装帧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和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获奖作品、全国美术作品获奖书籍装帧插图作品、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以及专家学术观点;选编了书籍装帧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2.
刘杰  张磊 《兰台世界》2013,(24):152-153
民国时期的著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中国早期的装帧设计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推动中国现代装帧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曹辛之是我国书刊出版界享有盛誉的书刊装帧艺术家,其人其事在业界早已流传,对其装帧艺术成就的研究也有见诸媒体,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调研发现,关于曹辛之作为书刊装帧艺术家的编辑思想来源很有研究价值.但还鲜见深入研究报道.值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探究曹辛之的出版装帧思想来源,可以为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参考,也藉此缅怀这位值得尊敬的新中国第一代出版装帧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章桂征论装帧·论章桂征装帧》是一本装帧很精美的书。一位中青年装帧家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优秀作品,固然可贵;而同时在装帧理论研究中辛勤探索而有所建树,就更加难能。重视书刊装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这是书刊美术编辑提高装帧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章桂征同志成功的奥秘。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是任何有天赋的作家和艺术家,离开了认真、勤奋的劳动态度和执着的艺术追求,都是难于成功的。我相信,从事书刊美术设计工作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章桂征在设计书籍封面时那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顽强的艺术追求。他无论设计小说、诗歌或是刊物封面,甚至版式设计,都是如此。这些年全国图书品种增长很快,给装帧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封面设计作品;但也有不少粗糙的、平庸之作。这不能不说与设计者的态度与素养有关。  相似文献   

5.
装帧栏目如何办———几位装帧艺术家寄语本专栏张慈中:要有超前意识,不要一般就事论事。我们现在一般的文章多,真正给人启迪的文章少,希望贵刊《装帧园地》专栏能区别一般刊物,多刊登些有价值,有导向作用的文章,有探索和研究价值的文章,多指出一些问题。吕敬人:...  相似文献   

6.
﹃巴楚石匠﹄王文华秦明瑛“七一”前夕,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欢庆香港回归,一位身居三峡的艺术家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他将一份装帧精美、富含历史意义的《古钱见证历史》纪念卡,作为回归大喜的珍贵纪念(编号为1839、1840、1842和199...  相似文献   

7.
陈之佛是近代中国一位才华横溢的装帧艺术家,他将工艺美术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其装帧艺术融绘画于装饰之中,更多运用了设计及装饰元素,在近代中国装帧艺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及贡献。  相似文献   

8.
陶元庆是我国著名装帧设计艺术家,自从为译著《苦闷的象征》设计封面后,他在装帧设计领域一发不可收拾,开创了书林封面设计先河。陶元庆的装帧艺术发迹与鲁迅的支持有直接关系,其风格在当时中国文艺界也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装帧艺术家刘丰杰的新著《现代装帧艺术》,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杜出版,这是他继十年前出版《书籍美术》一书后,为我国装帧艺术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该书是我国迄今出现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装帧艺术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友爱的回忆──曹辛之同志逝世周年纪念王仿子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进进出出许多装帧界的熟面孔,唯独没有曹辛之,使我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顿的感到他一走带给装帧界的寂寞.我和曹辛之是生活书后的同事。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全民周刊》,我...  相似文献   

11.
机遇与挑战──第十届北方十四省市区书籍装帧艺术研讨会掠影刘增禾15用21日北方14省、币、区84位装帧艺术家应邀作客山乐,出席由山东省出版总社、山乐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北方十四省布区书国装帧艺术研讨会。中国装帧艺术委员会常自己主同里水山先生、...  相似文献   

12.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章桂征书籍装帧艺术》,这是装帧艺术界的一件喜事。没有高妙的装帧就没有精采的出版,没有出版界的支持,装帧事业也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书籍装帧是一门有特色、有广大艺术容量的艺术,同时又是与印刷出版紧密相连的艺术。因此,装帧艺术家必然产生于出版物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装帧艺术新起点──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述评张光“中国装帧2术有一个什么样的副景,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去实现?”这显著8装帧2术家张西中在北京展区座谈会上的盛昌。它同的出代表了中国出版业领导和广大装帧工作者对中国装帧2术未来的期盼。刚结柬的第四届...  相似文献   

14.
封面是书刊装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国装帧艺术家曹辛之,曾在他的《装帧工作者之歌》中这样写道:“一本书如果没有封面,不经过装帧,就象一个人赤身裸体——没有穿衣裳。作者给书以生命、智慧、思想……,我们来为他设计形态,配上合适的服装。”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精心制作、严格遴选的1200件装帧作品。场面蔚为壮观,气势不凡,反映了当今书籍装帧艺术的最高水平。五六十年代我国书籍插图在国际上的辉煌灿烂令人追忆。但是、我国的图书装帧艺术特别是图书插图艺术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在正处于我国文学图书插图艺术出版的低谷时期。为重振、提倡这门艺术,以响应许多老艺术家的呼吁和广大读者的期待,我们特组以下文章。10月间日至17日,在中国美术馆,由新闻版署主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  相似文献   

16.
1986年6月,西北西南九省(区)装帧艺术研讨评奖年会在贵阳举行,大伙住在郊外美丽的花溪,每天黄昏,三三两两的散步林间溪边,我认识了好多位知名的装帧艺术家,其中有来自成都的陈世五同志,他总是笑容满面,谦和之极,偶尔发言,引人深思,他的装帧作品构制奇特,受人尊崇。  相似文献   

17.
高信 《出版史料》2007,(1):61-65
莫志恒书装的“开明”风致 在二三十年代林林总总的出版社书店书局中,相对而言,设有比较专门人员的或约请艺术家进行装帧设计的并不多,对封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中间,开明书店是比较重视的一家:她自1926年创办到1953年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二十多年间,作为一种风格鲜明的书店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在中国现代书装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装帧艺术,固然要靠艺术家们的聪明才智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构思,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装帧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条件。一个装帧设计家往往可以凭借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装帧材料,运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去提高书籍装帧的设计效果。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装帧材料在提高书籍装帧艺术和出版物外观质量中越来越显示着重要的作用。 (一) 这些年来,国内一些书籍装帧材料加工厂,为出版单位提供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文化科学知识的载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诚然,读好书,特别是读一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好书,那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书籍的装帧设计是一专门学问。每本书的出版,都凝聚有书艺编辑的心血。重庆出版社的金乔楠同志就是一名书艺编辑,2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封面和插图,同时,还把艺术实践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发表了若干篇论文.获得了全国同行的赞许。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中国风格的尝试──山西省首届装帧艺术展一瞥战毓萁1995年8月9日在太原市举办的山西省首届装帧艺术展览,荟萃了我省1986年以来各出版社在全国不同范围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省以上奖的196种(套)优秀装帧艺术作品。这次展览选出的作品,不仅有涵意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