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纵观蔺相如的智勇,总觉得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蔺相如所希望的与所作的努力,只是不受骗、不受欺、不被侵、维持现状而已。这是一种处弱立安的选择,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发愤张扬,表现出令人感佩的智勇行为。蔺相如是一个处弱立安的人物,为人不事张扬。他不像战国时期其他的策士智者,求功名,重利禄,纵横捭阖,搅动时局,而只是求安定,息事端,保一方平安。这是蔺相如的人生选择,《列传》中对他事迹的叙述也正是这样定位的。开头写蔺相如只是一个宦者令缪贤门下的食客,他不是去投靠赵国当时的公子平原君或其他有权势的贵族豪门,而是寄食于太…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4.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廉颇和蔺相如的刻画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欲扬先抑,利用多种反差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二是抓住细节,通过重笔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讲到“将相和”这一情节时,大多教师都会说,这里表现的是蔺相如的“高义”。这一点,蔺相如的门客说得非常清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但我们知道,蔺相如不仅是“高义”的“上卿”,他还是个“勇士,有智谋”的人,这一点,他的老主人缪贤已经有过评价。  相似文献   

6.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说话放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仿佛“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但是到了中年之后,却变得语言迟钝,沉默寡言,仿佛木偶一般。对此前后变化,判若两人。中年闰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小说已陈说详明,毋庸赘述。中年闰土见了阔别多年的“我”,为什么没有作声,而问起他的家境又“只是摇头”呢?以言者之见,经封建制度无情摧残后的闰土,如此举动更符合人物形象,更能有力地表达他心中的苦楚,深刻地反映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蔺相如考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代名相,因“完壁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而名垂千古.他已作为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团结的楷模而著称于世.在“赵国史热”的今天,蔺相如的祖先、墓冢、后裔等一系列问题,自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今就这些问题做一小考,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以司马迁的生死现和士节现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壁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日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9.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完璧归赵》中,运用多种文学手段,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成功塑造了蔺相如这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不畏强敌的爱国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以司马迁的生死观和士节观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个丰满而完美的鬼魂形象,一是对其外形特征的描绘;二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把鬼魂作为戏剧人物实写出来,并且把它与人们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鬼魂形象连为一体,这就容易为读者(观众)所接受,于是这一形象就自然地入戏了。  相似文献   

12.
我遇蔺相如     
眼前的这位人物,一身考究的文官服,中等身材,昂着头,俨然非等闲之辈。我仔细打量他,好不容易才从脑海深处掘出这样一个名字:蔺相如。对,这正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中出尽风头的蔺相如。于是,我迈进几步,像文人那样对他作了个揖,恭敬地问道:“请问,您是蔺相如吗?”“何人?”他厉声应道。我一惊,忙改口,称道:“sorry,应该是蔺上卿吧。”他一脸的鄙夷,打量着我这个装束奇怪、语气奇怪的小家伙,问道:“有何贵干?”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群像中,诸葛亮是罗贯中倾力塑造的。作者在对诸葛亮形象的刻画中,主要运用了衬托手法来显示其非凡与神奇,从而寄寓了他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尊重知识,重用才德兼备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莫言说:“所谓作家,就是在诉说中求生存,并在诉说中得到满足和解脱的过程。与任何事物一样,作家也是一个过程。”阅读《史记》,我们时时都能听到司马迁笔下人物的诉说,其实也就是太史公借人物之口的诉说。  相似文献   

15.
客观地说,这两年浙江高考的改革步伐是平稳过渡,符合“稳中求变”的原则。但纵然如此,随着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大,文言文部分,“游记”“论说”“杂记”“书信”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愈来愈受到考试院专家的钟爱——2005年浙江考的是游记《书褒城驿壁》,2006年是随笔《蚊对》——我们不妨冒昧推测:虽然  相似文献   

16.
又被爸爸逼去读教科书了,唉!我拿起语文书,漫不经心地读起来:《将相和》……读着读着,我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想法:蔺相如太莽撞了!不信?你去读读《完璧归赵》,蔺相如开始的确动了一下脑筋,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但后来他居然威胁秦王,说什么再走几步就把自己和和氏璧撞在柱子上!他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佩服,但就不能想一个好办法让两国共同拥有这块璧吗?  相似文献   

17.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描写了蔺相如维护赵国利益,同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对同僚则又不与争列,步步退让的事迹。他在同秦王的斗争和对同僚的退让中,威礼相加,十分讲究说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负盛名的犹太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传统犹太文化的影响,贝娄在《赫索格》一书中对马德琳进行了歪曲和改写,从而体现出作家贝娄也没能摆脱传统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圈子。本文就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对马德琳的刻画而对贝娄本人的女性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惜春是贾氏四春中最年幼者,擅长绘画是她独特之处,从中国绘画与佛教关系的大背景,从惜春与方外人交往的分析中,指出独擅丹青展示了惜春的形象,画与禅的相通,是皈依怫门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曹操作为反面形象,由来已久,在一些魏晋小说中,已见端倪;而在《世说新语》中,曹操的反面形象,已具雏形。《三国志》和三国戏中的曹操形象正是从此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