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黑人男性成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托尼.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男主人公奶娃如何在南下寻宝旅程中日渐成熟,从一个黑人纨绔"富二代"成长为担当家族种族大任的成熟男人,以及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藉此试图构建黑人精神家园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紫色》是美国黑人作家爱丽丝.沃克最成功的作品,通过对种族问题和性别歧视问题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自立自强走向新生的历程进行的社会现实写照,描述了女主人公茜莉的成长历程。本文通过分析茜莉从缺乏自我意识的黑人少女到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女性的成长过程,探讨该书作为一部成长小说的主题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知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深刻地探讨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生存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黑人女性渴望翻越种族歧视的藩篱获得白人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她们渴求摆脱性别歧视获得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对《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的四位黑人女性的分析,展示她们进退维谷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4.
黑人女性传统是反映黑人文化及黑人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部分.莫里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社会各层探讨研究黑人女性传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与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反映的就是饱受摧残的黑人种族在奴隶制被废除后所经历的苦难。这篇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莫里森以丰富的表达手法为读者表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宠儿》中女主人公赛丝的创伤表现进行分析,再深入剖析她内心创伤的恢复过程,进而窥探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思想以及作品中的黑人精神。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男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揭露了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与压迫,书写了被白人歪曲、抹煞的黑人历史:描述了百年来黑人因为长期遭受歧视而陷入文化身份危机.从三个方面分析黑人文化身份的丧失原因,一是白人在生活中对黑人话语权的剥夺,二是黑人对话语权的自我放逐,三是黑人在文化夹缝中扮演着求生存的双重性身份.话语衍...  相似文献   

7.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姆莱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作为第一个描写黑人女性身份诉求的女性作家,赫斯顿曾经被历史无情的遗忘。今年是黑人民权运动50周年,赫斯顿的作品因展现黑人文化和超越时代的民族意识,重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她的文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的具体解读,揭示了赫斯顿对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的启示作用,并探讨了赫斯顿独特的创作特色及其文章中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将黑人妇女的解放、黑人妇女文化价值的弘扬,视为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责任。黑人社区的暴力事件是黑人作家作品中的一条重要线索,而在在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透过父亲对女儿的暴力鞭打,艾丽斯沃克给我们传达的,是黑人女性在黑暗世界中对两性相互理解的探索和对未来光明的追寻。  相似文献   

9.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赫斯顿打破了卑贱的黑人妇女形象的固有模式,塑造出一个在二十五年间三次婚姻中不断寻找自我的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珍妮。小说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奠定了框架。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学、进化论、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美洲黑人的运动天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性别歧视和压迫很久以前就存在,而女性往往是受歧视和压迫的一方,因此多年来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盛行。但是有色人种妇女比白人妇女面临更多的困境,她们遭受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提出了更适合黑人女性及其他有色人种女性的解放思想——妇女主义,其长篇小说《紫色》很好地体现了妇女主义。它强调黑人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获得独立和自由;提倡黑人女性之间要相互团结以对抗性别歧视;黑人女性要与黑人男性联合以对抗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只有如此,黑人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笔触把美国一个重要的方面推到了世界读者的面前。同时,她也是美国公认的一位最称得上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困苦中挣扎的黑人女性群体,展示了她作品的深刻民族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的黑人母亲群体形象解读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是活跃在当今文坛上的黑人女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坚持称自己为“黑人女作家”,她凭借这样的身份,有效地打破了弱势群体沉默的处境,打击了语言暴力,将实现对诸如黑人女性弱势群体的关照为己任,想要为她们进行心灵修复,最终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宠儿》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宠儿》中,托妮塑造了典型形象塞丝,引发了黑人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也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民族的担忧和关怀,意义深远,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戏剧起步晚,发展缓慢,影响也远不如黑人小说、诗歌,但也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二战前美国黑人戏剧处于起步阶段,萌生后慢慢地渗透到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去.虽然道路还很长远,但是那些戏剧作品也发出了自己微弱的声音,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它们.无论是激进的反抗、寻根、寻求自我发展的黑人戏剧,还是相对妥协、缓和的黑人戏剧,其都有着鲜明...  相似文献   

15.
身份认同是美国黑人文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主题。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描述了美国黑人在探索身份认同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文章主要针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世纪黑人民权运动的开展,以及近年来黑人在娱乐业的崛起,黑人英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十分敏感,备受争议。有关黑人英语起源的研究先后产生过三个学派,即:"语言缺陷派"、"方言派"、"克里奥派"。文章综合分析了这些学派观点,认为黑人英语主要是一种社会方言,但由于社会文化原因,围绕黑人英语起源的争议还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凯恩河》追溯了作者拉丽塔·塔德米家族三代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压迫下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本文拟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凯恩河》中三代黑人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伦理,以探讨作者对黑人女性生存伦理的思考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黑人女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还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处于权力的边缘地位,沦为失去自主性的非人存在。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创作实践中依托黑人女性的特殊经验,坚持"女性主义"的行动策略,将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置于文本的中心主体位置。其作品深刻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所遭受的多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性霸权社会中建构自我的艰难历程,彰显了黑人女性鲜明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对平等的两性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以女性视角描写本族裔女性,创作了一系列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成为完整了解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纵向总结了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划分了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总结各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黑人女性主义的形成背景、实质内涵以及评论形式。笔者通过引入代表性个案,从媒介学角度对黑人女性主义在中国跨文化传播路径、接受现状、文学评论以及学术氛围的探析,欲论证其可操作性及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