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对时效性与政策性要求很高的公共必修课,如何贯彻高校"大思政"原则,创新教育共同体理念成为时代必需,而构建"时政教育共同体",探索"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时政论坛"的"三维教学模式"改革,破解传统教学在资源与队伍的制约,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生态建设,强调党、国家、社会与学生的"共存、共享、共赢、共长",能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主要是以教授民众识字和宣传政治为基础目标的农民文化教育,即民众教育。以往在研究该时期的宁夏教育时,更多地集中于宁夏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教育,而忽视民众教育在推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鸿逵当局针对建省后宁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状况,积极采取政策措施,大力推行民众教育。本文重点考察和分析了马鸿逵政府推行民众教育的背景及内容,并客观评价了民众教育对当时宁夏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爱国人士,是民众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民众教育思想渗透出诸多终身教育理念,并提出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模式,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积极的民众”教育,弥补了终身教育实施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镇江民众教育馆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建立后不久就开展了电化教育,该馆的电化教育工作走在当时民教馆的前列,其一系列推行电化教育的措施都具有开创性,其率先开展的"电播教学"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众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早期播音教育乃至整个电化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早期播音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回溯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百余年时间里历经初建期、发展期、低谷期和繁荣期。这之中,由吴俊升、张君劢、姜琦等学者就“我国教育哲学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哲学论战”,可谓开启了教育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先河。此后,我国教育哲学在中西文化融合内化基础上致力于外在超越,在不断探索中走上了自觉建构的历程。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哲学亟须寻求自我新生。至于如何实现,必然是要在寻根溯源基础上赓续前行,在横向各派哲学之广域对话与纵向各时代哲学之传承融合交错中实现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7.
俞庆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为改造社会,复兴民族,她一生致力于民众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其民众教育的始终.她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郭秉文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的校长,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知名大学的校长,在国际教育界早已是一名积极的文化、教育的传播者甚至是世界和平的使者。他去欧美游历考察教育,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带到中国;热情邀请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来华讲学考察,争取获得国外经验和资金的帮助;还积极参加世界教育组织,介绍中国教育情况,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对此,基于"五微五阵地"的矩阵式微博体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了"大话时政"微论坛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在微博上发表政论、辩论观点、分享见解和表明立场,并通过该活动,明晰定位延思想引领新阵地、契合需求拓成长服务新阵地、管理扁平辟组织动员新阵地、创新交互开独立思考新阵地、强化联动创工作创新新阵地,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借鉴国外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以来 ,中国的新教育通过不断地学习别国先进经验而逐步发展起来 ,特别是进入2 0世纪以来 ,中国教育向国外教育学习又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潮。通过对这百余年教育历史进程 ,特别是三大学习高潮的回顾 ,考察国外教育对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总结中国在学习国外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将为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立足本国国情 ,借鉴汲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 ,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四次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先从计划提出的背景、当时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以及提出的建设目标或解决方案等方面分析了美国迄今为止的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并从中归纳出美国教育信息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教育是伴着"五四"儿童本位观的确立而诞生的。"儿童本位"是"五四""立人"思想的深化,但儿童本位观在诞生之初,语文教育便背上了推翻所有旧文化的功利性包袱,而且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被政治话语所牵制,这就决定了20世纪语文教育逐步背离"儿童本位",而走向"文以载道"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人们总是聚焦于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其职业生涯中应该被给予的责任与义务,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而应该有的生存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民办学校教师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度较低,产生了职业倦怠,对自我的发展也不确定,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意义存在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进程中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时,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还非常模糊,且深受康有为的影响.流亡日本后,在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中,梁启超开始摆脱康有为的窠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后,又与时俱进,走上了共和政治的坎坷征程.  相似文献   

15.
回归本真的教育——一种教育本体的词源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本真的教育回归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笔者试图从教育解释学、词源学的角度阐明教育的真实意蕴.孟子的"君子三乐"是汉语界教育一词的最早出典."君子三乐"是孟子的有意安排,其价值序列体现了孟子对教育本体的追问.教育的价值必须以人的天性伦常和天理良心为根本和依据.教育的本质规定是"正己达人".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社区的本地民众因不堪其扰,对旅游活动和游客产生对抗情绪。本文从承载力、经济、自然与文化等角度分析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旅游地民众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西新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创建并实际领导的、隶属第二战区国民党晋绥军建制的一支特殊形式的人民抗日武装。它名义上归属于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山西军队系统,实际上一直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产物。在八年抗战中,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山西太岳区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山西新军从一支以学生为主的部队转变为以工农为主的战斗力强的部队,并且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山西新军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这种良好的民众基础是通过多方努力建立的,牺盟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众动员对山西新军的发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育运动”具有实施主体民间性、教育对象全民化和教育内容适用性的特点。它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在于:民间力量应该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以成人为主体的农村社会的全体成员;农村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合当前农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对21世纪初期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调研、分析;从社会、经济、人口、教育诸方面发展预测入手,推断出21世纪初期广东省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平台上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21世纪初期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回顾历史,当教育处于自在阶段时,是不存在教育内容观的,也就是在教育内容上没有有意识的选择。教育进入自为阶段以后,行动自觉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目的观,人们才对作为手段的教育内容有了有意识的选择。知识是教育内容的基本内核,所以,教育内容的选择实际上就转化为对知识功能的选择。不同的知识功能是由不同类型的知识来实现的,教育思想家会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来选择具有一定功能的知识进入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观的历史演变可以说明这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