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信息处理模式李红光从语言的层次上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由浅到深可分为七个层次。我们知道,语言的构成层次包括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到语篇等四级,而语篇层次从横向上看包括语义、语用、语篇功能等三个方面。实际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分别注意了这...  相似文献   

2.
崔茂新先生不仅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而且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的《从一篇经典文本的误读看语文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新发现及相关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就是一个明证。在《思考》这篇文章中,他对《讲话》的文体性质、基本思路和概念间的关系,都提出了一些与现行语文教学参考书不完全相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新人耳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思考的是文学的社会启蒙、教育功能。从内容角度看,确如文学评论;从写作的目的和思路看,更应是一篇杂文。  相似文献   

4.
教研读《人是什么》这篇课,要能从无疑处生疑,进而细心揣摩,思考探究,自行解疑。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篇教学的思考王梅芳常听到学生,尤其是新生反映: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不一样,从一篇课文中学不到什么东西,也没有新的语法知识,仿佛只有词汇重要,听后引起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长期受中学的那种传统...  相似文献   

6.
杨秀山 《现代语文》2006,(7):117-118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大都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我就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位学生交上来一篇作文,我仔细看了看,这篇作文从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都有探究的价值。我觉得是一篇可供修改的坯子,我就把它打印了下来。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面对阅读的低效和无效,教师对于教学文本的解读需要从两个意识——文体意识和课程意识入手。文体意识是教师作为普通读者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然后渗透课程意识——立足于课标以及这篇课文在各个教材中定位并思考这篇课文"可以教什么",最后通过意识融合思考这篇课文"实际需要教什么"。以《背影》为例,具体从两个意识方面深刻解读并指出其实际的教学点。  相似文献   

8.
本课安排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序言单元,本课虽然要了解它与众不同的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把握其折射出的深刻哲理一提倡思想自由,对异见宽容。然而一般的人理解本课的宽容仅仅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来理解,但本人认为房龙在此处所讲的宽容更应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角度来谈,从这看应是对推动社会与科学进步的新思想、新事物的宽容,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这篇序言。基于这一思考,故把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俊  李宁 《教学与管理》2002,(10):31-31
贵刊在2002年第5期刊登的一篇题为《评课评什么》的文章,看后感触颇深,此文作者抛开了传统的繁琐的量化指标,但确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评课的。因此,笔者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换种角度来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课。  相似文献   

10.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这是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观赏到最好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啦,这当然有点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这篇文章叫──《陋室铭》,为什么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精品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一起来学习唐代刘禹锡的散文小品——《陋室铭》。(师板书课题、作者。)师: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从单元内容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由写老师的两篇课文组成。从习作内容看,导写部分首先带着我们回顾《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写得感人的主要原因;接着以表现师生情谊的情境试图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回忆;然后又以《我的班主任》片断为例指出本次习作的要点;最后对本次习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野军 《早期教育》2000,(2):27-27
从生活中买西瓜,开个三角口看西瓜的生熟,我受到启发,写出了这篇较有趣味的智力童话。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14.
舒晋瑜在《史铁生: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理由》一文中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教《我与地坛》便有此感。如果把《我与地坛》中作者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仅仅理解成《教师教学用书》说的“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如果说从文中对残疾人的痛苦描写中得到的感受仅仅是“不能歧视冷落残疾人”,我觉得这实在没有完整而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没有理解史铁生。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在经历第一次打击时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  相似文献   

15.
寻找语篇阅读的主题。主题句一般在语篇的开头。有的语篇没有明确的主题句,但我们只要把握其中细节的陈述,就能准确地找出语篇的主题。还有的语篇的主题要从语篇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来推出。辩认重要事实与细节。细节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语篇中具体内容的理解。对此,我们首先应找出语篇的中心思想,只有找到了它,才容易辩认支撑中心思想的重要事实和细节;其次,搜寻与事实和细节相关的文字材料,作好记号,然后边看边思考,注意不要受到原句某些近义或同义的表达方式的影响。提高语篇阅读推断的技能。我们先细读全文,以文字材料为依据,把…  相似文献   

16.
走进题目,迈出第一步师:(板书:窃读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别看题目只有三个字,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生:我觉得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是从记这个字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看了上面四行字,如果我让你猜这是什么,恐怕你即使猜出一千种答案.也绝对想不到会跟《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扯上什么关系,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四行字就是《夜莺的歌声》这篇课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如果你了解这篇课的内容,再回头对应着去看这16个字,想必你也会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8.
贵刊在2002年第5期刊登的一篇题为《评课评什么》的文章,看后感触颇深,此文作者抛开了传统的繁琐的量化指标,但确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评课的。因此,笔者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换种角度来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课。现在的课堂是一种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所以,评课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向以学评教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从学生的哪几个方面来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促小康工程”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教育局教育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一篇大文章。从何入手,我们在学习、实践、研讨中认为,正在广泛实施的“教育促小康工程”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工程。本文试从这一工程的实践谈些粗浅的思考。“教育促小康”工程,是在...  相似文献   

20.
中级阶段留学生语篇表达贫乏已经成为制约其汉语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如何充分利用中文课内的时间有效率地提高留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法的思考以及对随堂练习题设置的推敲,我们发现,中级阶段留学生语篇表达水平的欠缺与教学设计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打破以往从字词句到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顺序,提倡从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